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0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23篇
化学   86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3篇
综合类   9篇
数学   5篇
物理学   130篇
综合类   369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1.
512.
<正>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科学家研制出了一种体光伏材料,用其制造的太阳能电池板成本低、效率高。40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希望能研制出体光伏材料,其除了能利用紫外线的能量外,还能利用可见光和红外线的能量,新材料的问世终于让他们如愿以偿。新材料由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德雷克赛尔大学的科学家携手研制而成,其有三大突出优势。首先,它制造出的太阳能电池板比目前占据市场主流的硅基太阳能电池板更薄。第二,其原材料比目前高端薄膜太阳能  相似文献   
513.
光子浴     
设法将微波、红外、激光、紫外等电磁波段结合起来,大大扩展了波长范围,同时兼顾微波良好的穿透性,红外线的热效应,激光的高强度以及紫外的光化学作用,构成一种新的阳光.经过程序控制,可以适时合理地照射室内空气、饮用水、洗澡水、食物等,让这些东西在新的"阳光下沐浴",从而高效,方便,经济全面地杀菌消毒,使人们的生活环境更清洁,生活更方便,身体更健康.  相似文献   
514.
用纳米氧化锌与水溶性聚氨酯配制功能整理剂,其中粒径100nm以下的纳米氧化锌粒子达到95.22%.研究其对棉、丝织物抗皱、抗紫外线及抗菌的性能,结果表明:整理后的棉、丝织物回复角提高,抗皱性改善,且有较好的强力及白度保持率;经纳米氧化锌水溶性聚氨酯整理剂整理的纯棉织物,10次水洗后的紫外防护因子(UPF)等级达到50 ,整理剂放置30d后,再经轧烘焙整理织物的UPF保持率分别为95.39%和95.11%,UPF等级保持不变,整理后的棉织物有明显的抗大肠杆菌抑菌圈.  相似文献   
515.
Q&A     
《科学世界》2013,(4):92-93
Q:日光灯、节能灯会发出紫外线吗?A: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先大致了解日光灯、节能灯的工作原理。在日光灯和节能灯的灯管内壁上涂有发光材料,灯管内充有微量的氩和稀薄的汞蒸气。通电后灯管内的灯丝发热,发射出电子。通过镇流器的作用,管内会产生瞬间高电压。电子碰撞氩原子,氩原子获得能量后又撞击汞原子,汞原子吸收能量后其外层电子跃迁到高能级。高能级不稳定,要自发地向低能级跃迁,跃迁时就会发出波长约为253.7纳米的紫外线,正是这些紫外线激发涂在内壁上的荧光粉发光。其实节能灯,日光灯的区别,主要就在管内壁涂的发光材料和镇流器上。节能灯采用三基色稀土材料,发光效率非常高。但价格也较高;普通日光灯则使用  相似文献   
516.
紫外线照射微藻的遗传学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不同时间下紫外线照射塔胞藻(Pyramimonas sp.)后产生的遗传学效应.结果表明,随着紫外线照射时间的延长,藻细胞的生长繁殖能力下降,细胞内叶绿素、蛋白质的含量呈下降趋势;细胞体积变化不大,多糖含量高于对照样品.当按照原处理方式继续培养后,发现藻细胞逐渐对不良环境产生了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517.
PET织物纳米TiO2抗紫外线整理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纯PET长丝织物浸轧焙烘纳米TiO2整理液,使织物表面附着纳米TiO2颗粒,并对织物表面形貌用SEM观察,发现纤维表面覆盖有一层纳米级颗粒,呈局部分散与团聚的不均匀状态.用紫外线防护系统测试织物,发现整理后织物具有较好的抗紫外线效果,且当纳米TiO2含量在1.5%时,抗紫外线效果最好.对织物皂洗20次后测试其抗紫外线效果,发现织物具有较好的耐洗性.对整理前后织物服用性能测试对比发现,纳米TiO2整理织物对织物服用性能几乎无影响.  相似文献   
518.
利用快速高分辨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RRLC-Q-TOF-MS)联用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考察在中波紫外线( Ultraviolet B, UVB)辐射前后,大鼠尿液中内源性代谢物谱的变化,研究UVB辐射导致急性光损伤的生理机制。急性光损伤大鼠模型由窄谱中波紫外线光源(TL-01,峰值312 nm)照射,采用离心沉降后四倍稀释法处理尿液样本, Supelco Ascentis? Express C18色谱柱,水(含0.1%甲酸)与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测定。利用主成分分析( PCA)法、聚类分析( CA)法等对辐射前后的大鼠尿液样本进行代谢轮廓分析,寻找对分组贡献大的差异代谢物及通路,并阐明其作用机制;运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PLS-DA)法建立预测模型,考察此模型在UVB致光损伤模型诊断上的预测能力。多元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与UVB模型组能够获得很好地区分,通过将差异代谢物与数据库、串联质谱数据及标准品比对,发现并鉴定出11种潜在生物标记物,表明UVB辐射可影响正常大鼠的鞘脂类代谢、核酸代谢、亚油酸代谢、氨基酸代谢等通路,这些差异代谢物对UVB辐射致光损伤类疾病的诊断具有较好的预判能力。  相似文献   
519.
520.
黑色素对λ溶原菌及其紫外线诱导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嗜麦芽假单胞菌135制备的L-多巴黑色素对溶原菌E.coli(λ)及其紫外线诱导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种黑色素对该溶原菌的生长无影响,也不诱导形成λ噬菌体颗粒,但对该溶原菌的紫外线致死作用具有保护效应,0.9g/L黑色素的保护效应近似于100%;黑色素对溶原菌的紫外线诱导性有抑制效应或增强效应,0.3g/L黑色素对溶原菌的紫外线诱导性的抑制效应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