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4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28篇
化学   85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数学   6篇
物理学   121篇
综合类   36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451.
以硫酸为浸出剂,提取锌渣氧粉中的锌,形成精制ZnSO4溶液为锌源,NaOH溶液为沉淀剂,采用低温开放溶液法制备出纳米氧化锌,研究锌碱摩尔比、反应温度、不同初始锌离子浓度对产品晶体结构和形貌的影响,确立控制条件:初始Zn2+浓度0.1 mol·L-1,锌碱摩尔比1:5,控制62℃条件下恒温搅拌反应1 h,制备出锥形的六方晶系纤锌矿结构纳米氧化锌,颗粒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100 nm.ZnO的形成是以负离子四面体ZnO2-2为生长基元,由Zn(OH)2到ZnO"结晶-溶解-再结晶"过程.制备的氧化锌在紫外光区280~400 nm波段有很强的吸收性,在可见光区有较好的透过率,具有良好紫外光遮蔽性和可见光透过性,可作为紫外线吸收剂使用.  相似文献   
452.
应用植物油淋洗可去除土壤中高浓度多环芳烃,为进一步去除多环芳烃,采用高级氧化(臭氧氧化、过氧化氢和紫外线联合氧化)对两种含多环芳烃植物油进行处理,并考察了运行参数对多环芳烃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具有氧化植物油中多环芳烃的能力,对蒽和荧蒽的氧化能力强于菲.用紫外线、10%过氧化氢,在pH=3的条件下处理MO植物油,总多环芳烃的去除率最高,为81%;按此条件对含高浓度多环芳烃EO植物油处理8 h,总多环芳烃去除率为76.5%,达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53.
在UV-B辐射下,培养群体和单细胞的铜绿微囊藻,研究了外源的SNP(硝普钠,NO供体)、AsA(抗坏血酸)对铜绿微囊藻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抗氧化保护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UV-B辐射的增强,群体和单细胞微囊藻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先上升后下降,POD(过氧化物酶)、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也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经过2 h照射后,抗氧化酶的活性都大于对照所发生的变化,而群体的抗氧化酶始终保持着比单细胞更高的活性,这说明群体比单细胞更能耐受UV-B胁迫.同时SNP处理组所测得的数据均比对照组和AsA处理组大,这说明SNP能更好地协助铜绿微囊藻耐受UV-B辐射.  相似文献   
454.
UV—B辐射对2种海洋微藻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同位素标志法,研究了UV-B辐射增强对三角褐指藻、扁藻核酸和蛋白质合成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三角褐指藻对UV-B辐射增强的耐受性高于扁藻;UV-B辐射增强抑制扁藻的生长和DNA的合成;低剂量的UV-B辐射刺激三角褐指藻的生长和DNA的合成;高剂量则表现出抑制作用。同时,随着UV-B辐射的增强,2种海洋微藻RNA和蛋白质的合成速度下降,其中扁藻合成速度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三角褐指藻,表明三角褐指藻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对UV-B辐射增强的敏感性低于扁藻。  相似文献   
455.
紫外线辐射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紫外线辐射(日光和紫外灯照射)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经过日光紫外辐射处理的小麦叶片和未处理的叶片的干物质重量分别是14.33%和10.90%。叶绿素含量分别是1.34和1.25mp/g·FW;硝酸还原酶活性分别是15.52和9.52μgNO2-/g·h。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是20.84和15.15μg/g·FW;叶片经冰冻后浸泡液的电导率分别是840和740μΩ/cm;叶片甲醇提取液的O.D300分别是1.39和1.24,过氧化物同工酶的活性高于对照。经过紫外灯照射的材料和对照,上述指标也有相近的变化趋势。本文就紫外辐射对植物生长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456.
A review of GaN-based optoelectronic devices on silicon substrat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roup Ⅲ-nitride material system possesses some unique properties,such as large spectrum coverage from infrared to deep ultraviolet,wide energy band gap,high electron saturation velocity,high electrical breakdown field,and strong polarization effect,which enables the big family has a very wide application range from optoelectronic to power electronic area.Furthermore,the successful growth of GaN-related III-nitride material on large size silicon substrate enable the above applications easily realize the commercialization,because of the cost-effective device fabrication on the platform of Si-based integrated circuits.In this article,the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GaN-based materials and light-emitting diodes grown on Si substrate were summarized,in which some key issues regarding to the material growth and device fabrication were reviewed.  相似文献   
457.
热敏纸是人们熟知的一种票据用纸。其制造原理就是在优质的原纸上涂布一层热敏涂料。在涉及到热敏纸上的指纹提取检验时,目前所采取的方法主要是通过传统的化学显现、熏染显现、荧光试剂、加热成像显现等方法对其进行处理,但随即带来的问题就是不可避免地对检材造成了破坏。本文介绍了针对一种热敏纸上未处理指印的无损光学显现方法。通过利用365nm的紫外光对检材进行照射,同时通过700nm的滤光镜进行观察可以完成指印的显现,在实验过程中利用光谱成像系统结合红紫外数码相机拍摄,最终实现指印的无损显现和固定。同时探讨了在室内存储、户外存储、喷淋水、涂抹油污4种不同条件下该方法显现热敏纸指印的效果。  相似文献   
458.
生活中光化学反应无处不在。蓝晒印相是光化学反应的经典应用,因其经久不衰的蓝色深受人们喜爱。本实验立足于蓝晒的光化学反应特性,设计了不同方案分层次进行蓝晒照片制作、光化学反应原理、紫外线防护等科普实践。为了凸显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创新设计的“蓝晒与紫外线”实验可直观展示防晒的原理及效果。本实验操作简便、安全环保、观赏性强、兼具科学性与艺术性,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能够激发参与者对化学学科的兴趣,传播化学创造美好生活的理念。  相似文献   
459.
以地面站观测为参照,分析香港地区2005-2013年间MISR气溶胶光学厚度产品和(A)ngstr(o)m指数的不确定性,通过辐射传输方程模拟该不确定性对香港地区夏季和冬季地方时06:00-18:00之间紫外线指数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溶胶光学厚度的不确定性在夏季和冬季对紫外线指数造成的偏差最大分别为0.55和0.36,(A)ngstr(o)m指数不确定性在夏季和冬季对紫外线指数造成的偏差最大分别为0.13和0.11.对比世界卫生组织划分的紫外线危害等级,不论是气溶胶光学厚度还是(A)ngstr(o)m指数的不确定性,所引起的紫外线风险等级的最大偏差为一级,夏、冬季基本上都不会影响对民众发布的紫外线风险分级.因此,可认为使用MISR气溶胶光学厚度产品以及(A)ngstr(o)m指数计算紫外线指数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460.
在锦橙的紫外线灭菌保鲜的试验基础上,根据紫外线对微生物作用的分子机理,建立了紫外线灭菌的物理模型,所得结论与试验及现有理论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