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80篇 |
免费 | 120篇 |
国内免费 | 1156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1880篇 |
晶体学 | 7篇 |
力学 | 74篇 |
综合类 | 33篇 |
数学 | 140篇 |
物理学 | 235篇 |
综合类 | 148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篇 |
2023年 | 60篇 |
2022年 | 55篇 |
2021年 | 99篇 |
2020年 | 79篇 |
2019年 | 70篇 |
2018年 | 45篇 |
2017年 | 81篇 |
2016年 | 93篇 |
2015年 | 77篇 |
2014年 | 164篇 |
2013年 | 164篇 |
2012年 | 183篇 |
2011年 | 150篇 |
2010年 | 171篇 |
2009年 | 181篇 |
2008年 | 198篇 |
2007年 | 171篇 |
2006年 | 141篇 |
2005年 | 154篇 |
2004年 | 169篇 |
2003年 | 133篇 |
2002年 | 124篇 |
2001年 | 131篇 |
2000年 | 130篇 |
1999年 | 107篇 |
1998年 | 111篇 |
1997年 | 101篇 |
1996年 | 84篇 |
1995年 | 87篇 |
1994年 | 57篇 |
1993年 | 53篇 |
1992年 | 43篇 |
1991年 | 62篇 |
1990年 | 40篇 |
1989年 | 27篇 |
1988年 | 23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57年 | 2篇 |
192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8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91.
含脱羧脱氢松香基的1,2,4-三唑并[3,4-b]-1,3,4-噻二唑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抑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POCl3为催化剂和脱水剂,3-取代-4-氨基-5-巯基-1,2,4-三唑4和10分别与脱氢松香酸1反应制得14种未见文献报道的3-取代-6-(4′-脱羧脱氢松香基)-1,2,4-三唑并[3,4-b-]-1,3,4-噻二唑衍生物]5a~5e和11a~11i;所有化合物的结构均经IR、1H NMR、13C NMR 和MS测试技术分析确认。 抑菌活性测试表明,目标化合物对白色念珠菌(C.Albicans)、大肠杆菌(E.Coli)、藤黄微球菌(M.Luteus)和痢疾志贺杆菌(S.Dysenteriae)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2.
合成了双光子荧光探针2,5-二氰基-1,4-二[2′-(4′-苯并-12-冠-4)乙烯基]苯(1),并进行了红外、质谱及元素分析。探针1在单、双光子荧光发射中对金属离子显示了相似的选择性,双光子过程中的选择性略优于单光子过程,并对Fe3+显示出高度选择性识别。探针1对Fe3+的单、双光子荧光强度随Fe3+浓度的升高而急剧降低;单、双光子荧光滴定过程中探针对Fe3+的络合常数分别是:5.70±0.03(logK11)与4.74±0.05(logK12)、5.76±0.04(logK11)与4.81±0.07(logK12)。探针1的双光子吸收截面(δTPA)随溶剂极性增加而减小,在甲苯与乙腈中的δTPA分别是2198,1125GM,探针与Fe3+络合后其双光子吸收截面显著减小。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1可以作为Fe3+探针应用到单光子激发荧光与双光子激发荧光检测;可以用开发单光子荧光探针的策略来设计应用于生物成像的双光子荧光探针。 相似文献
93.
94.
95.
氮杂冠醚取代的单Schiff碱的合成及其钴(Ⅱ)配合物的氧加合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苯并 10 氮杂 15 冠 5出发 ,经 2~ 4步反应合成了氮杂冠醚取代的单Schiff碱HL1,HL2及其异构体HL3 ,HL4.并以元素分析 ,IR ,1 HNMR和MS进行了表征 .在不同温度下 ,测定了它们的钴 (Ⅱ )配合物的氧合反应平衡常数及热力学参数ΔH°和ΔS° ,并与合成的非冠醚类似物CoL2 5 ,CoL2 6和CoL2 7比较 ,考察了配体芳环上取代的氮杂冠醚环及其取代位置对氧加合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
97.
将取代色满酮(1)与芳肼反应生成的腙与HNCO发生[3+2]环加成反应,加成产物(2)经氧化得到偕偶氮异氰酸酯(3).化合物3在HBF4的催化下发生环化-重排反应,得到新颖的三环系2-氧代-1,2,4-三唑并[3,2-d][1,5]苯并氧氮杂化合物5a~5g. 相似文献
98.
A series of polybenzoxazoles(co)polymers bearing crankshaft units in the main chain was synthesized by the conventional solution polycondensation of 4,6-diaminorescinol dihydrochloride, terephthalic acid (TA) and 2,6-naphthalene dicarboxylic acid(NDA). All of the polymers show lyotropic liquid crystal behavior in polyphosphoric acid (PPA) and methanesulfonic acid (MSA). The polybenzoxazoles exhibit an excellent thermal resistance although the crankshaft monomer has been introduced into the polymer backbone. The temperature for the 5% weight loss of all the polymers is above 600 ℃. The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ries of the polymers has a high crystallinity. The introduction of NDA makes a slight decrease in the thermal resistance of the polymers. The maximum absorption peak in the UV-Vis spectra can be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amount of 2,6-naphthalene units in the polymers, which indicates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 of the polymers as optoelectrie materials. 相似文献
99.
以不同烷基取代的二噻吩并吡咯(DTP)为π桥,连接吲哒省并二噻吩(IDT)中间单元和氰基茚酮(IC)或二氟代氰基茚酮(2F-IC)末端基团,设计并合成了6个窄带隙的非富勒烯受体材料。 其中,IDTDTP-C2C2-H和IDTDTP-C2C2-F中的DTP单元以1-乙基丙基为侧链,IDTDTP-C6C6-H和IDTDTP-C6C6-F中的DTP单元以1-己基庚基为侧链,IDTDTP-C12-H和IDTDTP-C12-F中的DTP单元以十二烷基为侧链。 6个分子均具有较窄的光学带隙(1.37~1.44 eV)。 相比于以IC为末端基团的分子(IDTDTP-C2C2-H、IDTDTP-C6C6-H和IDTDTP-C12-H),由于氟原子的拉电子效应,以2F-IC为末端基团的分子(IDTDTP-C2C2-F、IDTDTP-C6C6-F和IDTDTP-C12-F)具有红移的吸收光谱,以及更低的最高分子占有轨道能级(HOMO)和最低分子空轨道(LUMO)能级。 以宽带隙聚合物聚[2,6-(4,8-双(5-(2-乙基己基))噻吩-2-基)-苯并[1,2-b:4,5-b']二噻吩-alt-5,5-(1',3'-二-2-噻吩)-5',7'-双(2-乙基己基)-苯并[1',2'-c:4',5'-c']二噻吩-4,8-二酮](PBDB-T)为给体材料,制备了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 PBDB-T:IDTDTP-C6C6-F共混薄膜具有较高且更平衡的空穴/电子迁移率,以及良好的形貌,基于PBDB-T:IDTDTP-C6C6-F的有机太阳能电池获得了6.94%的能量转换效率,开路电压为0.86 V,短路电流密度为13.56 mA/cm2,填充因子为59.5%。 相似文献
100.
几种新的3,7-二取代二苯并五元环状溴嗡盐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4,4'-二硝基联苯在浓硫酸中与溴化钠及过硫酸钾反应,直接生成3,7-二硝基二苯并溴五环盐(5).5经SnCI~2-HCI还原得到3,7-二氨基二苯并溴五环盐(6),由6制得重氮盐溶液分别与氯化亚铜,溴化亚铜及碘化钾反应得到3,7-二氯二苯并溴五环盐(7),3,7-二溴二苯并溴五环盐(8)及3,7-二碘二苯并溴五环盐(9).5-9均匀新化合物,其结构经^1HNMR.MS.IR证实.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