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0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73篇
化学   345篇
晶体学   11篇
力学   9篇
综合类   6篇
物理学   54篇
综合类   32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741.
建立气相分子吸收法快速测定工业废水中硫化物的方法。水样经乙酸锌溶液固定后转化成硫化锌沉淀,硫化锌沉淀与盐酸反应转化成硫化氢,用载气将硫化氢气体载入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的吸光管中,于202.6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吸光度与硫化物质量浓度之间的关系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硫化物质量浓度在0.02~10.0 mg/L范围内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6,方法检出限为0.005 mg/L。采用所建方法分别对水质硫化物标准样品、硫化物标准溶液和加标工业废水平行测定6次,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3%~7.9%。对水质硫化物标准样品和硫化物标准溶液进行测定,测定值与标准值基本一致,相对误差为-5.0%~2.3%。含硫和不含硫工业废水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5.6%和80.1%。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工业废水中硫化物的检测。  相似文献   
742.
报道了直接电解硫化钠水溶液产生多硫化物溶液的研究电解槽采用阳离子隔膜分为阳极与阴极室,阳极液为Na2S水溶液,阴极液为NaOH水溶液(1mol/dm3)分析了影响电解槽槽电压各成分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电解温度在61℃时,槽电压可控制在0.9~1.2V之间,电流密度20~30mA/cm2之间,阳极过电位在0.4V以下研究了电解温度、电解时间、硫化钠溶液浓度及电流密度对多硫化物生成效率的影响只有电流密度的大小对生成效率有较明显的影响,而且电流密度在30mA/cm2以上时多硫化物的生成效率显著下降在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较为合适的电解操作条件图5,参8  相似文献   
743.
化石能源的过度使用造成CO2大量排放,导致了环境问题,同时引发了能源危机.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缓解上述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光催化CO2转化技术因绿色环保、成本低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安全可控而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推动光催化CO2转化技术发展的关键在于高效光催化剂的精准设计与合成.目前,已经发展了多种光催化剂.铟基三元金属硫化物因具有合适的能带结构、较宽的吸光范围和独特的双金属位点而成为光催化CO2还原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独特的双金属结构使其具有更丰富的活性位点,同时可以调控对关键中间体的吸附和解吸,进而提高CO2反应活性,并精准调控目标产物的选择性.然而,缓慢的电子传输行为和高载流子复合效率阻碍了CO2还原反应效率的提升,因此,目前距离实现光催化CO2还原技术的工业化应用仍有较大的差距.为了克服上述难题,科学家们对铟基三元金属硫化物进行了大量研究,以期通过修饰改性进一步提高催化效率和选择性.然而,目前有关铟基三元金属硫化物在光...  相似文献   
744.
过渡金属硫化物(TMDs)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电学性质,在电磁波(EMW)吸收领域表现出巨大的优势。在过去的三年中,人们对基于过渡金属硫化物的电磁波吸收材料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截至目前为止,此领域全面而系统的文献综述仍然较少。研究过渡金属硫化物基吸波材料的形貌结构、相、组分和电磁波吸收性能之间的相互联系具有重要意义。本综述致力于从以下角度分析研究过渡金属硫化物基电磁波吸收材料:TMDs的吸波特性调节策略以及基于TMDs的杂化电磁波吸收材料的最新进展。此外,本文还总结了这些代表性进展的电磁波吸收机理和组分-性能依赖关系。最后,对目前这一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45.
制备具有氧空位的钙钛矿结构的Ba0.97Ca0.03Sn0.08Ti0.92O3-δ(BCST)材料并将其作为多硫化物的固定剂,通过强的化学键合作用抑制多硫化物(LiPS)穿梭。作为促进LiPS转化的催化剂,BCST/KB/S (KB为科琴黑)正极在0.1C下提供了1 164.3 mAh·g-1的初始放电容量,以及优异的循环稳定性。经过800次的充放电循环后,平均每次循环的容量衰减率仅为0.052%。  相似文献   
746.
通过分析游离氯对硫化物项目检测结果的影响,并对比固定剂接触时间、使用不同试剂、脱氯时长、不同处理方法等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证实了脱氯对于检测含氯水样中硫化物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为更准确地测定水中硫化物项目进行了方法优化。  相似文献   
747.
748.
采用疏水性多孔滤膜对水样进行气液分离预处理,优化的预处理条件为:加入抗氧化剂除掉体系中带入的氧,设置加热温度为90℃,加热时间为60 min,50%(体积分数)磷酸溶液总量为20 mL(单次加酸量为2 mL)。采用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所得溶液中硫化物的含量。结果表明,硫化物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050~0.700 mg·L^(-1),检出限为0.003 mg·L^(-1)。方法用于测定有证标准物质,测定值在认定值的不确定度范围内,相对误差为-1.9%~-1.6%;按照标准加入法对实际样品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0.6%~95.0%,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2.5%~4.6%。  相似文献   
749.
锂硫电池是极具应用潜力的下一代高能量密度电池体系之一。然而,其充放电中间产物多硫化锂的“穿梭效应”不仅消耗大量电解液,还导致硫活性物质利用率低、循环寿命短,是锂硫电池产业化进程中的主要瓶颈之一。引入催化剂加速硫活性物质转化速率,减少多硫化锂在电解液中的累积浓度,是抑制穿梭效应的有效解决策略。高效的催化剂应具备丰富的催化活性位点,以确保高效吸附多硫化锂并加速其向不溶的充放电产物转化。本文制备出硫掺杂石墨烯表面原位负载的双金属硫化物NiCo2S4(NCS@SG)并将其作为催化剂应用于锂硫电池的中间层。相比于单金属硫化物(CoS),NiCo2S4催化剂具有多活性中心催化位点,可以更好地吸附多硫化锂并促进其向放电产物快速转化。应用上述中间层后,电池的充放电比容量、库仑效率和循环稳定性得到了明显提升。当硫的负载达到15.3 mg·cm-2时,经过50次循环后,具有NCS@SG中间层的电池获得了高达93.9%的容量保持率。上述结果表明,设计双金属基催化剂是优化锂硫电池催化剂活性和反应效率的...  相似文献   
750.
使用电导率高的硫化铜作为添加成分,与理论比容量高的硫化镍结合,通过一步氢气泡模板电沉积法在铜箔基底上制备了一种具有三维花状多孔结构的Ni-Cu-S电极材料。该结构提高了材料的比表面积,增加了材料的活性反应位点,从而加快了电荷传输,提高了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在三电极体系中,Ni-Cu-S电极材料的比电容可达1.57 C/cm2,倍率性能为80.2%。使用Ni-Cu-S电极材料(正极)和活性炭(AC)(负极)制备了不对称超级电容器,在双电极体系中对其进行性能测试,其比电容为0.91 C/cm2,在5.32 mW/cm2的功率密度下具有0.89 mWh/cm2的高能量密度。经过7 000次充放电循环后,电容仍保持初始值的89.7%,显示出了良好的循环稳定性。结果表明Ni-Cu-S是一种高性能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