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78篇
  免费   1645篇
  国内免费   3781篇
化学   5964篇
晶体学   109篇
力学   816篇
综合类   328篇
数学   2002篇
物理学   3598篇
综合类   16587篇
  2024年   163篇
  2023年   495篇
  2022年   605篇
  2021年   686篇
  2020年   524篇
  2019年   513篇
  2018年   300篇
  2017年   451篇
  2016年   615篇
  2015年   845篇
  2014年   1640篇
  2013年   1212篇
  2012年   1428篇
  2011年   1518篇
  2010年   1492篇
  2009年   1391篇
  2008年   1618篇
  2007年   1384篇
  2006年   1191篇
  2005年   1166篇
  2004年   1143篇
  2003年   1011篇
  2002年   1024篇
  2001年   924篇
  2000年   780篇
  1999年   637篇
  1998年   578篇
  1997年   542篇
  1996年   515篇
  1995年   514篇
  1994年   434篇
  1993年   391篇
  1992年   315篇
  1991年   308篇
  1990年   305篇
  1989年   316篇
  1988年   156篇
  1987年   91篇
  1986年   61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30篇
  1982年   1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3篇
  1940年   3篇
  1932年   1篇
  192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钴(Ⅱ)-5-取代邻菲罗啉-α-氨基酸三元配合物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在25.0±0.1℃,I=0.1mol·dm-3KNO3存在下,采用pH法测得了5-取代邻菲罗啉的质子化常数以及钴(Ⅱ)与5-取代邻菲罗啉、α-氨基酸的二元、三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结果表明三元配合物的稳定性与5-取代邻菲罗啉的质子化常数、取代基常数均存在直线自由能关系。并用三元配合物稳定性的表征值logKM、△logK,讨论了三元配合物的稳定性,发现钴(Ⅱ)与配体5-取代邻菲罗啉之间也存在着d-p反馈π键。该π健的强度对三元配合物稳定性有着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42.
Two title compounds, 4,4'-diformyl-diphenoxyethane (compound 1, C16H14O4)and 4,4',4'-triformyl-triphenoxytriethylamine (compound 2, C27H27NO6), were synthesized by condensation of 4-hydroxybenzaldehyde with 1,2-dichloroethane and tris2-chloroethylamine, respectively in dimethyl formamide in the presence of anhydrous potassium carbonate. The crystal data are: monoclinic, P21/c, a = 7.571(2), b = 12.608(3), c = 7.357(2) ', = 105.823(6)o, V = 675.7(2)'3, Mr = 270.3, Z = 2, Dc = 1.328 g/cm3, F(000) = 284, (MoK = 0.096 mm-1, R = 0.0537 and wR = 0.2189 for compound 1; and monoclinic, P21/n, a = 11.7162(6), b = 9.0042(6), c = 22.908(2) ', = 99.505(1)°, V = 2383.5(3) '3, Mr = 461.50, Z = 4, Dc = 1.286 g/cm3, F(000)= 976, (MoK = 0.091 mm-1, R = 0.0464 and wR = 0.1462 for compound 2. The molecule of compound 1 dialdehyde is located at the crystallographic inversion center nearby the midpoint of C8-C8A single bond. The three chains in the molecule of compound 2 trialdehyde are of non-crystallographic pseudo-C3 symmetry, and each of them is quite planar.  相似文献   
243.
采用不同方法由三铳盐合成新型的聚电解质前聚物及可溶于有机溶剂的侧链溴代聚对苯乙炔前聚物,发现侧链烷氧取代基上的铳盐并不参与聚合,所得前聚物加热都可转化为聚对苯乙炔。  相似文献   
244.
Cellulose-tris(3,5-dimethylphenylcarbamate)(CDMPC) were synthesized as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chiral stationary phase(CSP). The successful resolution of four chiral pesticides on the CSP was realized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temperature on the separation was studied.  相似文献   
245.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光度滴定法测定硫酸软骨素钠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一种测定硫酸软骨素的新方法。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在KH2 PO4 Na2 HPO4 缓冲溶液中、乳化剂OP共存下与硫酸软骨素反应形成离子对缔合物 ,溶液转变成稳定的乳化液。用光度滴定法测定硫酸软骨素。用标准加入法做回收试验 ,回收率为 99.9%~ 10 0 .2 % ,相对标准偏差0 .32 %~ 0 .4 0 %。方法应用于外贸样品测定 ,结果满意 ,方法准确、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246.
有关Co(Ⅱ)、Ni(Ⅱ)萃取分离的研究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Preston报导了硫氰酸季铵盐(Q~ SCN-)萃取Co(Ⅱ)、Ni(Ⅱ)的平衡研究,认为Co(Ⅱ)的萃合物组成为Q_2Co(SCN)_4.本文用上升液滴法技术考察了Co(Ⅱ)/0.10mol·L~(-1)SO_4~(2-)/QSCN-煤油体系在298±1K条件下萃取速率R与CoSO_4、SO_4~(2-)和QSCN浓度的关系,确定了正向初始萃取速率方程,拟定了速控步骤。  相似文献   
247.
蔡元坝  戴亮等 《结构化学》1990,9(4):315-321
本文从结构化学角度,阐述了标题化合物的EI质谱断裂行为,这些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基本上按分步断裂分别失去羰基,直至获得[CH3CCo3[PPh2CH2PPh2)]^ 和[CH3CCO3]^ ,然后,这些残基和含膦配体继续断裂,失去Ph,PhP,Ph3P,C7H7,C6H6,C2H2,H2和Co等,生成各种相应的三核,二核和单核钴的碎片离子。  相似文献   
248.
研制新型全自动红外测油仪。通过对进样系统、萃取系统、吸附过滤系统和检测系统自动化和集成化设计,实现了对水中油分的全自动检测。仪器的测量范围为0~200 mg/L。自动进样器取样体积误差在1%以内,仪器示值误差在样品浓度不大于10 mg/L时为0.1 mg/L,样品浓度大于10 mg/L时为0.9%,仪器重复性为0.2%(n=6),零点漂移为–0.1 mg/L,示值漂移为0.6%,最小检出浓度为0.1 mg/L,两种水样测量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28%和0.91%(n=11),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6.8%和96.1%,检出限为0.006 mg/L。该仪器测量准确,性能稳定,能够降低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有机物危害,为环境监测提供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249.
三苯甲基醚直接转化成丙酮化合物的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瑾  钟振声  刘爱骅 《有机化学》2005,25(6):738-740
介绍了一种新的高效的由三苯甲基醚直接生成丙酮化合物的方法, 也就是使三氟乙酸条件下脱三苯甲基的反应和生成丙酮化合物的反应在一个反应瓶中同时进行, 使脱三苯甲基作用后生成的醇继续反应得到高产率的丙酮化合物. 这种方法对于分子中同时含有对酸敏感的其他官能团的三苯甲基醚分子的脱保护非常有用.  相似文献   
250.
用制备的纳米氧化铜直接合成三乙氧基硅烷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胡文斌  李凤仪 《分子催化》2004,18(5):361-365
合成了纳米氧化铜催化剂并进行了表征,对催化剂在溶剂中以硅粉与气态乙醇反应合成三乙氧基硅烷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硅粉粒度、不同溶剂对反应的影响.并与CuCl催化剂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