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0篇
数学   3篇
综合类   100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通过对崇祯皇帝的典型塑造,真实地反映了处于封建末世的亡国之君的黑暗统治,深刻地揭示了在绝对君权统治的制度下,专横独裁的封建统治阶级穷凶极恶的反革命本质;真实地反映了处于封建末世的亡国之君的垂死挣扎,深刻地揭示了在农民起义的沉重打击下,外强中干的封建统治阶级必然灭亡的历史规律;真实地反映了处于封建末世的亡国之君的变态心理,深刻地揭示了在皇权秩序分崩离析的形势下,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阶级悲剧的矛盾性格和世纪末情结,从而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成功地创造一个活生生的独具特色的封建末世亡国之君的典型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32.
经过东周五百余年战争洗礼,华夏共同体普遍深植了功利主义思想,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大一统的秦汉国家所以能维持,必定是内部各大利益集团的利益基本维持了平衡。把秦汉历史放入共同体框架内考察,在当时其内部存在着自耕农、地主与皇帝及其政府三大集团的利益博弈,而共同体就在这三方博弈中运行、盛衰。秦之二世而亡,汉之盛衰起伏,表明的是在这个共同体内部,只有当皇帝切实代言自耕集团的利益时,共同体才能平稳前行,同时也暗示了官僚职业化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33.
一箭解困     
木子 《数学大王》2011,(5):31-34
“睢阳,河南省商丘市的中心城区,是商丘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商业中心。——以上摘自百度百科。唔——”大臣甲下面的话被一只鞋拍进了肚子。“你居然敢在朕的奏折里植人广告!”虽然安庆绪脸上的微笑带着春天般的温暖,大臣甲却抖得像数九寒天光着身子站在荒郊野外似的:这位新登基的皇帝刚杀了上一任皇帝兼自己的亲爹安禄山,谁站在他面前都会像羊见到狼——只想着逃命要紧。  相似文献   
34.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诚求批评的皇帝。他从理论到实践充实和改进了历代皇帝蚋谏的传统设置,自觉地把臣民时他的批评作为制约自己和正确决策的机制。  相似文献   
35.
皇帝们的心理都是相同的,他们既不喜欢下级品德高尚,又不喜欢下级才能卓越,而是认为这两种下级都是潜在的威胁。  相似文献   
36.
书生与帝王     
文人与帝王,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角色,就其作用来讲,实际上亦无高下之分,只是人们极易看到帝王身享荣华富贵、手操生杀大权,而看不到学者文人是无冕之王,是社会精神的主宰罢了。不过,必须看到的是,学者书生或是文人雅士是与帝王格格不入的,文人书生也绝对做不了开国皇帝,其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37.
拂袖间的沉思,茶是青的,水是清的。耳边萦绕的,是那早已远去的歌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如此悠远,又这般迫近,仿佛绽雪的梅瓣,淡淡的,却又  相似文献   
38.
明英宗年间,北方最大的敌人就是蒙古。某次,一位名叫也先的蒙古贵族率领大批兵马来犯。高估了自己能耐的明英宗,竟然接受了一位更天才的臣子王振御驾亲征的提议,结果,在土木堡这个地方遭蒙古人袭击,不但全军覆没,而且皇帝还被蒙古人俘虏了。  相似文献   
39.
萨苏 《世界知识》2014,(15):64-68
<正>日本学者怎样评价甲午战争,怎样看双方当时的优劣?2014年4月,日本专修大学教授大谷正先生这样回复了笔者的疑问:"分析日本获胜的原因,首先要从政治制度来说。中国是皇帝制度,民众的权利没有被认可,也没有参与国政的途径。所以中国的民众不知道战争为何而打。与此对应,日本在开战五年前就制定了宪法,选出国民代表参加国会,参与国政。虽然日本当时也是天皇、藩阀制  相似文献   
40.
中外闻名的清华大学为什么以清华来命名呢?那是因为该大学所在地原为清代的皇家园林——清华园,所以就以园名作为大学名了。清华园之名乃清代咸丰皇帝所赐。清华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