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化学   8篇
力学   2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3篇
物理学   4篇
综合类   17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1.
卢天健  徐峰 《力学学报》2010,42(4):719-732
研究目的是开发一种数学方法来计算传热过程、热引起的力学响应以及相应的疼痛等级, 从而对临床上应用的各种加热疗法之间的差别进行定量评估. 采用基于有限差分法的数值模拟方法, 基于无限大和均匀化假设, 分析了各种热疗法中皮肤组织的温度、烧伤和热应力分布. 研究发现: 充血对热损伤的影响很小, 但对皮肤的温度分布影响很大, 而这又反过来显著影响由此产生的热应力场; 对于激光加热, 光波越短则峰值温度越高, 但峰值更接近皮肤表面温度; 激光和微波加热所产生的热应力集中于表皮顶层, 因为发热量沿皮肤深度方向呈指数衰减; 薄角质层(常常被忽略)对皮肤组织的热力学响应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82.
徐峰  文婷  卢天健 《力学学报》2008,40(5):619-628
由热刺激而引致的皮肤疼痛是在日常生活以及医学上广泛应用的热治疗手段中常见的问题. 然而,有关皮肤热疼痛的物理机制并不明晰,也很少有模型分析. 该文提出了一种量化皮肤热疼痛感知的统一模型,涵盖3个相互关联的环节:(1)有害刺激的外部调节模型,将有害刺激通过神经脉冲转化为电能;(2)信号传输模型,将这些神经信号从皮肤的转换位置传导到脊髓和大脑;(3)神经信号在脊髓和大脑中的接收与调节模型. 利用这些模型,可以建立起有害刺激(如热刺激)和皮肤疼痛感知之间的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83.
目的:运用随机对照方法比较2种不同厚度稳定型合垫的治疗效果.方法:3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给予不同厚度稳定型合垫治疗.通过对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最大开口度、肌肉压诊(MP)、关节压诊(JP)、饮食情况的分析,对比不同厚度合垫对疼痛的缓解情况.结果:4~5mm厚合垫治疗3个月后对疼痛的缓解程度比2~3mm厚合垫快(P<0.05),在开口度和饮食情况方面没有差异.结论:4~5mm厚的合垫疼痛缓解更快,可以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84.
本研究探讨全麻联合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麻醉下实施老年腹腔镜阑尾手术的麻醉效果。选取实施全麻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患者160例,采用前瞻性随机试验方案,将纳入患者分为超声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均采用静脉全麻方式下腹腔镜手术治疗,超声组患者在上述麻醉方式基础上联合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麻醉,对照组在上述麻醉方式基础上联合解剖方式定位下腹横肌平面阻滞麻醉,术后两组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结果显示,超声组在超声引导下实施腹横肌平面阻滞的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超声引导下实施阻滞更加精准,超声组的阻滞起效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5);在麻醉相关药物(丙泊酚、瑞芬太尼)的用量方面超声组均低于对照组,超声组患者的麻醉药物使用量更低(P<0.05);术后6 h、12 h静息状态下的VAS评分超声组均低于对照组,术后2 h、6 h、12 h咳嗽状态下VAS评分超声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全麻联合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麻醉较解剖定位下腹横肌平面阻滞操作更加精准,麻醉效果更好,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更低,舒适度更高。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经额部、颞部入路的神经外科病人术后的疼痛情况以及氯诺昔康用于此类神经外科病人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36例择期经额部、颞部入路的神经外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二组:氯诺昔康组(L组)镇痛药物为氯诺昔康每mL0.8 mg;对照组(N组)术后当病人主诉疼痛明显,难以忍受时予口服颅痛定30mg.记录各组病人术前及术后4、16、24、48 h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脉搏氧饱和度及瞳孔变化.记录各组病人术后4、16、24及48 h的疼痛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及术后的凝血指标和术后发生恶心呕吐的情况.结果:L组病人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术前与术后各时段点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N组病人术后4 h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较术前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均未出现明显的呼吸抑制,Ramsay镇静评分均不超过3分,在术后各时段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16 h L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N组(P<0.05),术后24、48 h二组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未镇痛组的病人在术后24 h内有10例需要使用颅痛定.两组病人术前术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在正常值范围内.L组和N组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情况出现,各组的呕吐发生率均为33.33%.结论:经额、颞部入路的神经外科病人手术后存在术后疼痛,且大多发生在术后第1 d.氯诺昔康能为其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疗效,术后镇痛中无明显的呼吸抑制、镇静及凝血指标异常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6.
为探讨木瓜蛋白酶诱导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模型中病理指标的动态变化,于第1、4、7d注射木瓜蛋白酶诱导OA模型,由第10d开始,分别于造模结束后第1、2、3周采用Elisa法测关节滑液中IL-1β含量,游标卡尺测肿胀程度,测痛仪测压痛阈值,观察脚掌印记测行走疼痛记分,大体观察软骨表面损伤并评分,甲苯胺蓝、沙黄O染色以观察软骨组织病理学变化并进行了Mankin's评分.结果表明:模型组第1、2、3周的IL-1β含量升高,第2周达峰值;第1周肿大严重,2、3周回落;第1周痛阈降低,2、3周升高;各周疼痛记分逐渐升高;各周大体观察评分和Mankin’s评分逐渐升高.说明木瓜蛋白酶诱导OA模型初期(1~2周),出现伴有IL-1β增多、关节肿大、痛阈降低的急性炎症反应,第2周后炎症缓解,但软骨损伤仍不断加重,并反映为步态变化.  相似文献   
87.
通过结扎大鼠L5脊神经建立神经病理性痛模型.手术后第3日开始皮下注射酮色林(0.3 mg·kg-1)或其溶剂DMSO(体积分数为0.8%),每d1次,2周后灌流、取材,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显示神经结扎后L4背根神经节(DRG)和脊髓背角Ⅰ-Ⅱ层nNOS的表达均上调.然而皮下注射酮色林阻断5-HT2A受体,使L4 DRG和脊...  相似文献   
88.
根据社会学习理论和社会比较理论,考察看到他人成功或辛酸的生活经历是否影响人们的疼痛耐受性.研究结果发现,看到他人成功生活经历的被试以及看到他人辛酸生活经历的被试,都比看到他人正常生活经历的被试报告更高的疼痛耐受性.研究结果在不同的样本群体(实验1采用员工样本,实验2采用大学生样本)和不同的启动实验范式下(实验1被试看的材料是一个服务员的生活经历,实验2被试看的材料是大学生的生活经历)都得到证实,表明人们能够适应性地选择不同的路径来进行自我调节和应对疼痛.  相似文献   
89.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