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综合类   8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采用低渗、滴片和硝酸银染色技术,对棕色田鼠的联会复合体和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轴的形成过程及其两者问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联会复合体起始于偶线期,成熟于粗线期,于早双线期到中双线期解体;而中期Ⅰ染色体轴是在晚双线期才开始形成。二者之间存在一个无任何轴性结构的时期。联会复合体与中期Ⅰ染色体轴是减数分裂染色体中先后出现的两种不同的轴性结构。  相似文献   
53.
用人工室内饲养和野地观察的方法,对棕色田鼠的食性食量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棕产啃食多种农作物和大部分田间杂草,约有16个科近40种,棕色田鼠日食量平均为31.84g,对某种食物日食量存在有显的季节变化,日食量与体重呈正相关,且同一年龄且(除幼体组外)的雌性鼠比雄性鼠平均日食指数高。  相似文献   
54.
棕色田鼠精母细胞中联会复合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表面铺展法制备棕色田鼠精母细胞联会复合体标本,经硝酸银染色作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在减数分裂前期 I X 和 Y 染色体的形态和行为同常染色体有明显差异; X Y 染色体的配对起始于早粗线期,成熟于中粗线期,在晚粗线期先于常染色体解联会; X 染色体未配对区域自身折叠,形成发夹状结构  相似文献   
55.
根据系统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运用系统动力学分析软件STELLA,建立了具有年龄结构的东方田鼠(Microtus fortis)种群动态变化模型.通过模拟分析,研究了该种群数量变化的特征,探讨了洞庭湖区东方田鼠种群增长的一般性规律,并对鼠害灾变过程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东方田鼠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的增长具有较大影响,而初始种群数量不是鼠灾发生的关键因子.提出了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恢复洞庭湖区生物多样性,特别是在洲滩增加东方田鼠的天敌等生态策略是最理想的防控鼠灾措施.  相似文献   
56.
陕西洛南中晚更新世根田鼠化石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陕西洛南张坪洞穴群中发现的根田鼠化石M icccrotus oeconomus。方法运用经典古生物学方法,包括化石解剖、系统描述、形态对比、统计归纳。结果M3舌侧3褶沟4褶角;m1有4个封闭的三角,第5个与前帽贯通,后环位于齿列纵轴上;m3唇侧3褶角;M3和m1的长度、宽度从第6层洞到第1层洞逐渐变大,第6齿峡(Is6)的宽度变小。结论化石的主要特征可与周口店第1地点的M.epiratticeps相对比,主要测量值在现生种的变异范围之内,确定为中更新世以来不同时段的根田鼠化石,其颊齿趋于增大,第6齿峡趋于变窄。  相似文献   
57.
《科技知识动漫》2009,(4):15-15
通常田鼠是不会被人们注意的,也许当田鼠出现在路人的视野时,路人的一声尖叫下,这些小动物就会落荒而逃。然而,近日在英国河流中的一只田鼠却吸引了路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58.
1990—1992年在豫西灵宝县程村乡、寺河乡用毒鼠磷、溴敌隆、敌鼠钠盐和甘氟四种药物进行田间、果园杀灭棕色田鼠试验.结果表明,溴敌隆、毒鼠磷均取得98%以上灭效.由于使用毒鼠磷成衣低、见效快,以毒鼠磷为基料配制成复方毒鼠磷,采用0.5%复方毒鼠磷毒饵进行大面积灭鼠,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9.
布氏田鼠空间分布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鼠种群高密度时期,洞群为均匀分布.位于洞群中心的土丘通常被小叶锦鸡儿灌丛覆盖。分析布氏田鼠空间分布格局的适宜样方单位面积为10m×10m。鼠种群、雄鼠以及雌鼠都是聚集分布。繁殖季节,幼鼠以个体群为基本分布单元呈聚集分布,亚成体鼠以个体群为基本分布单元呈随机分布,成体鼠以个体为基本分布单元呈随机分布。布氏田鼠的聚集分布是由其繁殖方式和社群关系所致,而不太可能是栖息环境所致。鼠种群聚集分布强度从春到秋无显著性改变。  相似文献   
60.
不同季节的不同光周期、褪黑激素和温度对布氏四鼠的体重、体温、以及RMR和NST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除体温外,均有明显的性别差异,说明雌雄动物适应性产热能力和产热调控机制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