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2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39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111篇 |
综合类 | 1篇 |
物理学 | 25篇 |
综合类 | 236篇 |
出版年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13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10篇 |
2013年 | 16篇 |
2012年 | 15篇 |
2011年 | 20篇 |
2010年 | 20篇 |
2009年 | 19篇 |
2008年 | 22篇 |
2007年 | 17篇 |
2006年 | 17篇 |
2005年 | 20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甘草多糖超声提取工艺及数学模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的根及根状茎为常用中药[1],甘草多糖(g1ycyrrhiziapolysaccharide,GPS)是甘草重要的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明显的抗病毒和抗肿瘤作用[2~4]。自1964年Revers发表甘草提取物可医治胃溃疡以来,各国学者对甘草化学成分提取研究十分活跃,但多数只注重三萜类化合物和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5~7],而提取GPS的研究较少[8,9]。超声技术用于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具有明显的优势,此技术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有效成分的提取率,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溶剂,简化提取操作,在天然药物有效成分提取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10]。本文以甘草为原料,采用超声法对甘草中GPS的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优化的超声提取条件,建立了甘草多糖的超声提取的数学模型,对进一步优化操作条件具有重要意义。仪器、试剂及原料:KQ250DB型超声波清洗仪(昆山市超声波仪器有限责任公司);UV4060紫外分光光度计(AmershamPharmaciaBiotech,瑞典);Virtissentry8SL型冷冻干燥机(TheVirtisCompanyGardiner,美国)。葡萄糖、浓硫酸均为分... 相似文献
102.
超滤膜技术用于甘草总黄酮的分离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采用5%的乙醇溶液进行提取,以膜通量为评价指标,讨论了不同条件下膜通量的变化,确定了最优的纯化工艺,操作压力为0.6 Mp,操作温度25~30℃,操作时间30 min,提取液浓度在原浓度的基础上稀释3倍,膜过滤后总黄酮含量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103.
荷花碱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多种光谱技术研究了在pH7.40的Tris-HCl缓冲体系下,荷花碱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荷花碱对牛血清白蛋白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且为静态猝灭。用Stern-Volmer和Line weaver-Burk方程处理荧光猝灭数据,得到反应的结合常数在293K时为1.70×104L/mol,结合的ΔH°=-20.2kJ/mol,ΔS°=12.0J/(K.mol)。该药物与血清白蛋白之间的作用力为疏水作用和静电作用。根据F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求得荷花碱与BSA相互结合时,其供体-受体间的距离为2.59nm。用圆二色谱等手段表明结合对蛋白的构象产生了影响。同时考察了中药活性成分甘草次酸和脂肪酸对结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4.
105.
Studies on Triterpenoids and Flavones in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By HPLC-ESI-MSn and FT-ICR-MSn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HPLC-ESI-MSn)研究了甘草提取物中的七种化合物,四种三萜类化合物和三种黄酮类化合物。通过多极串联质谱(ESI-MSn)和多极串联傅里叶变换回旋共振质谱(FT-ICR-MSn)法研究了它们的碎裂规律。通过比较保留时间和质谱数据对上述七种化合物进行了归属,并阐述了其可能的质谱裂解途径。以上结果显示ESI-MSn和FT-ICR-MSn是非常有效的分析三萜类化合物和黄酮类化合物结构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6.
将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4)加入到高效液相色谱流动相中,研究其对甘草酸(GL)及其衍生物甘草次酸(GA)和单葡萄糖醛酸基甘草次酸(GAMG)色谱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加入离子液体后的流动相能够明显改善色谱峰形、减少峰拖尾、增大峰面积和峰高、提高检测灵敏度,并缩短GL,GA及GAMG 3种化合物的同时检测时间,提高检测效率。优化色谱条件为:InertSustain C18(4.6 mm×250 mm i.d.,5μm)反相色谱柱为分离柱,柱温40℃;甲醇-1.0 mmol/L[BMIM]BF4(体积比81∶19,乙酸调至pH 3.0)为流动相,流速0.7 mL/min,进样体积20μL,检测波长251 nm。GL,GA及GAMG在5.00~1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检出限分别为0.02,0.04,0.09 mg/L;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0.1%,98.0%,98.2%,RSD为0.18%~0.43%。同时测定GL生物转化体系中3种组分,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7.
108.
本文采用溶剂萃取法和甲基酯法提取三种新疆甘草籽油,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定性分析.从种子油中分离并鉴定了 20种成分.主要成分有十五烯酸,棕榈酸,硬脂酸,十八烯酸,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新疆"三种药用甘草籽油"PUFA:SAF的比例均为9.82:10.13:9.09均大于2,可见甘草籽油有利于降血脂,具有较高的发育... 相似文献
109.
甘草多糖螺旋结构的原子力显微镜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甘草多糖的微观结构进行观察, 实验结果表明, 甘草多糖主要由葡萄糖、阿拉伯糖和半乳糖组成. 甘草多糖分子的稀溶液铺展在Ni2+处理的云母片上, 经干燥, 乙醇固定后, 获得稳定、重复的图像. 甘草多糖分子具有高度分枝的结构, 并且糖链间形成环状、柱状或近似于螺旋状的结构. 甘草多糖链呈多股紧密的螺旋结构, 这种现象可能与该多糖中分子间的Van der Waals相互作用以及糖链间氢键缔合有关. 相似文献
110.
本文研究甘草次酸、 甘草酸和胆酸的二胺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引发谷氨酸苄酯-N-羧酸酐的开环聚合, 合成了在端基具有不同肝靶向识别基团的聚谷氨酸苄酯. 该材料可能具有肝细胞主动靶向作用, 为进一步的肝靶向药物控释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