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05篇
化学   345篇
晶体学   9篇
综合类   10篇
物理学   53篇
综合类   2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91.
The conversion between anamorphoses of the dihydrated glycine complex was studied by means of B3LYP/6-31++G**. It was found that proton transfer was accompanied by hydrogen bond transfer in the process of conversion between different kinds of anamorphoses. With proton transfer, the electrostatic action was notably increased and the hydrogen-bonding action was evidently strengthened when the dihydrated neutral glycine complex converts into dihydrated zwitterionic glycine complex. The activation energy required for hydrogen bond transfer between dihydrated neutral glycine complexes is very low (6.32 kJ·mol-1); however, the hydrogen bond transfer between dihydrated zwitterionic glycine complexes is rather difficult with the required activation energy of 13.52 kJ·mol-1 due to the relatively strong electrostatic action. The activation energy required by proton transfer is at least 27.33 kJ·mol-1, higher than that needed for hydrogen bond transfer. The activation energy for either hydrogen bond transfer or proton transfer is in the bond-energy scope of medium-strong hydrogen bond, so the four kinds of anamorphoses of the dihydrated glycine complex could convert mutually.  相似文献   
492.
张蕾  段正康  朱宏文  尹科 《色谱》2017,35(11):1165-1170
以对甲苯磺酰氯(PTSC)为衍生剂,建立了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二乙醇胺脱氢产物中亚氨基二乙酸(IDA)和甘氨酸(Gly)含量的分析方法。IDA和Gly与衍生剂在碱性(pH 11)条件下于45℃反应15 min,进行柱前衍生,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对衍生产物进行定性分析。衍生化产物采用VP-ODS色谱柱(200 mm×4.6 mm,5μm)分离,以0.03 mol/L醋酸铵溶液(pH 5.5)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体积比为87∶13),进行等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并采用配有紫外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检测波长为235 nm。该法在IDA质量浓度为900~2 100 mg/L、Gly质量浓度为20~100 mg/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IDA和Gly的检出限(LOD)分别为0.089 7 mg/L和0.026 2 mg/L,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8.7%~99.3%和98.0%~99.5%,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89%~1.23%和0.95%~1.11%(n=3)。该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准确性高的特点,可用于工艺生产中IDA和Gly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493.
刘畅  于歌  黄翠英  王长生 《化学学报》2015,73(4):357-365
优化得到了碱基腺嘌呤、胸腺嘧啶、尿嘧啶、鸟嘌呤及胞嘧啶与甘氨酸二肽分子形成的28个氢键复合物的稳定结构并计算了结合能, 探讨了五种碱基与甘氨酸二肽分子间氢键作用的最佳位点. 本文研究发现: 每种碱基均可以通过不同位点与二肽分子形成氢键复合物, 腺嘌呤、胸腺嘧啶、尿嘧啶、鸟嘌呤及胞嘧啶分别最倾向使用A3、T1、U1、G3及C1位点与甘氨酸二肽分子形成氢键复合物; 碱基分子某位点的质子化反应焓变越负所形成的氢键复合物越稳定, 去质子化反应焓变越小所形成的氢键复合物越稳定; 由氢键复合物的结合能计算得到的稳定性次序与由碱基分子质子化和去质子化反应焓变推得的稳定性次序一致.  相似文献   
494.
氨基酸类高分子药物合成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无机强酸催化酯化反应,合成了聚乙烯醇(PVA)与甘氨酸、丙氨酸的聚合物。对反应条件进行了考察,获得了具有高转化率、高纯度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以DMSO为溶剂,PVA浓度在3%以下,pH为3—5,温度控制在120℃一130℃,反应10h一16h后,甘氨酸转化率达44.1%,丙氨酸转化率达33.9%。  相似文献   
495.
周佳栋  曹飞  张小龙  杨颖  应汉杰  韦萍 《有机化学》2009,29(8):1272-1277
报道了一种采用谷氨酸席夫碱Ni(II)配合物共保护L-谷氨酸α-氨基和α-羧基合成谷胱甘肽(γ-L-谷氨酰-L-半胱氨酰-甘氨酸)的新方法. 首先由手性助剂——2-[N-(N’-苄基-脯氨酰)氨基]二苯甲酮(1)、六水合氯化镍和L-谷氨酸反应, 得到谷氨酸席夫碱Ni(II)配合物2, 产率为98%; 进而采用二异丙基碳二亚胺(DIC)/1-羟基-苯并三氮唑(HOBt)复合缩合剂法与S-苄基-L-半胱氨酸反应, 得到S-苄基-γ-L-谷氨酰-L-半胱氨酸席夫碱Ni(II)配合物3, 产率为90%; 接着同样采用DIC/HOBt复合缩合剂法与甘氨酸反应, 得到S-苄基-γ-L-谷氨酰-L-半胱氨酰-甘氨酸席夫碱Ni(II)配合物4, 产率为95%; 然后稀酸水解配合物4, 得到S-苄基-γ-L-谷氨酰-L-半胱氨酰-甘氨酸(5), 产率为70%; 最后采用甲酸铵催化转移氢化脱除S-苄基, 得到谷胱甘肽(6), 产率为87%. 中间产物和终产物的结构经由旋光, 1H NMR, 13C NMR和HRMS表征.  相似文献   
496.
本文用中和法合成了基于烷基咪唑的甘氨酸离子液体[C3mim][Gly](1-丙基-3-甲基咪唑甘氨酸离子液体)和[c4miml[Gly](1-丁基-3.甲基咪唑甘氨酸离子液体),在298.15K下,0.0400-0.5000molkg^-1浓度范围内测定了不同浓度[C4mim][Oly]和[c3mim][Gly]离子液体水溶液的密度和表面张力,得到了溶液等张比容的实验值,提出了预测不同浓度溶液等张比容的经验方程,利用这个经验方程和李以圭等人提出的溶液表面张力模型,分别估算了这两种离子液体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其估算值和实验值在误差范围内很好地吻合.  相似文献   
497.
498.
α-氨基酸的不对称合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α氨基酸的不对称合成是合成方法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而发展出来的方法成为不对称合成领域中的典范。本文着重从合成方法学角度出发,总结了α-氨基酸不对称合成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499.
建立液液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生物样品中Cu(Ⅰ)方法。200μL血清及细胞匀浆、细胞膜液等样本与200μL 30%三氯乙酸混匀后,离心去蛋白,取上清液400与1500μLpH为12.5的甘氨酸-NaOH-缓冲溶液混至pH约为9,加入含1000μL 0.05%2,2′-联喹啉的正戊醇溶液,旋涡振荡1 min,静置分层后取有机层500μL置于2 mL特氟隆消化管,于95℃烘箱烘6 h挥发有机溶剂,冷却至室温后分别加入200μL硝酸和双氧水,80℃水浴消化,室温加入600μL 1%硝酸后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的结果为Cu(Ⅰ)含量。另取100μL血清(200μL细胞匀浆、细胞膜液)置于2 mL特氟隆消化管,于80℃烘箱烘5 h至样品干燥,冷却至室温分别加入200μL硝酸和双氧水,80℃水浴消化后,室温用1%硝酸稀释成1000μL,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总铜含量。方法检测限:0.04μg·L-1,相对偏差<5%。回收率:95%~102%。用此法检测了一些无机样品和生物样品。测定的结果表明,宫颈癌患者血清Cu(Ⅰ)比正常人要高,总铜含量差别不大。一些无机样品如自来水、农夫山泉水、尿液含Cu(Ⅱ)离子不含Cu(Ⅰ)离子,而生物样品如肝细胞及肝细胞膜含有Cu(Ⅰ)离子不含Cu(Ⅱ)离子。本法可以在混有Cu(Ⅱ)离子的情况下测定Cu(Ⅰ)离子,且10倍Cu(Ⅱ)离子浓度存在下测定痕量Cu(Ⅰ)离子无干扰。  相似文献   
500.
止汗剂活性组分甘氨酸铝锆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松  于月华 《江西科学》2007,25(2):158-161
综述了止汗剂活性组分甘氨酸铝锆盐的制备与分析方法。以锆盐、铝盐和甘氨酸为原料可以制备出止汗效果良好的甘氨酸铝锆盐。可以采用GPC-ICP、HPLC和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等手段分析甘氨酸铝锆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