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2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185篇
化学   245篇
力学   5篇
综合类   85篇
数学   40篇
物理学   51篇
综合类   260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96篇
  2008年   216篇
  2007年   184篇
  2006年   151篇
  2005年   154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认识病毒     
病毒是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仅能在活细胞中繁殖,是已知的微生物中较晚被发现的一类。直到电子显微镜应用后,人们才观察到病毒。病毒具有如下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72.
藻类病毒研究40年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述了藻类病毒研究40年来的重要发现。前期研究着重于病毒的分离和生物学特性,20世纪80年代后一度研究陷于停顿,90年代发现蓝藻病毒在海洋中的重大生态意义后,近年来又掀起藻类病毒研究的热潮,我国在藻类病毒方面的探索研究还只是刚刚起步,由于水体的丰富多样,以及“水华”和“赤潮”的严重爆发,我国研究藻类病毒的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73.
将茎尖接种与MS 6-BA0.5—1.0mg/L IAA0.2mg/L的培养基,形成丛生芽,将丛生芽切块接种于MS IAA0.2mg/L的培养基上,形成幼苗,经检测,得到无病毒植株。再通过切断扦插于MS IAA0.2mg/L上生根,得到大量脱毒试管苗。  相似文献   
74.
断奶仔猪腹泻的病因及其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断奶仔猪腹泻主要包括仔猪生理发育不成熟,断奶应激,出生时母源抗体水平较高,以后逐渐降低,抵抗力差及肠道对饲料蛋白的过敏反应等方面病因,并讨论了其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5.
郑子修  李靖炎 《江西科学》1997,15(3):149-153
离体培养试验表明,小鼠颌下腺表此生长因子对离体培养猕猴胚胎眼角膜上皮组织具有显著促进细胞增殖和分化的效应。培养4d的实验组角膜上皮的厚度,上皮细胞增殖层烽以及上皮组织中基底层细胞核与表层细胞核两者的比率均较正常猴胚角膜增长3倍。与此同时培养4d的实验组角膜上皮厚度和上皮细胞的层数,都达到成年猴正常角膜上皮的结构水平。  相似文献   
76.
人和动物的多瘤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多瘤病毒分类于乳多空病毒科,DNA肿瘤病毒。病毒无囊膜,直径40nm~45nm,有3种~4种衣壳蛋白,基因组为约5000对核苷酸组成的双链闭合环状DNA。病毒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目前已从人、兔子、小牛、鸟类、啮齿类和灵长类等动物分离到多种多瘤病毒。各病毒内部有共同的属特异性抗原,但大多数病毒表面蛋白无血清学交叉反应。病毒在容许细胞中增殖良好,能使非容许细胞发生转化,在转化细胞中病毒DNA以整合到宿主染色体的方式存在。多瘤病毒感染有严格的种特异性,在自然宿主内大多数病毒呈隐性感染,但人和虎皮鹦鹉多瘤病毒对宿主有一定致病性。本文就有关多瘤病毒的感染和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77.
报告46份AFP粪便标本用Lα、RD和Hep-2三种细胞作病毒分离,阳性率分别为26.09%、60.87%、43.48%。同步分离出脊灰病毒Ⅰ型3株,Ⅱ型2株,Ⅲ型4株,Ⅰ+Ⅱ型1株,Ⅰ+Ⅲ型1株,混合P2+E1株。脊灰病毒总分离阳性率为28.95%。非脊灰肠道病毒分离阳性率分别为0%、36.96%、23.91%。从6份第1次分离结果阴性的高危病例和高度临床病例粪便标本重新分离出1株Ⅲ型脊灰病毒和3株非脊灰肠道病毒。应用Lα细胞不仅能作型别鉴定,而且能区别脊灰病毒和非脊灰肠道病毒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78.
食蟹猴(Macaca fascicularis) B病毒相关抗体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人单纯疱疹病毒为抗原,用玻片免疫酶法(EIA)检测来自广西中越边境地区及广西灵长类研究中心的食蟹猴B病毒相关抗体。发现食蟹猴B病毒相关抗体的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野外捕获混养级阳性率为83.4%;野外捕获组阳性率为49.8%;自繁分笼群养组阳性率为14.6%。三组中,不同性别之间相关抗体阳性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B病毒相关抗体阳性率的差异极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9.
报道了粉纹夜蛾5BI细胞在转瓶系统悬浮培养及血清浓度,细胞接种浓度,非离子表面活性剂Plurnic-F-68等对细胞生长的影响与作用,实验结果显示:5BI细胞能够搅拌条件下,在含5%血清培养基中正常生长增殖,当血清浓度降至2%时。细胞生长速率产生较明显变化,PluronicF-68对细胞生长有显著的保护作用,5BI细胞适宜于悬浮培养和进一步放大培养。  相似文献   
80.
为探讨新生儿黄疸患儿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关系,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132例新生儿黄疸患儿血清进行HCMVDNA病毒检测,结果阳性14例,阳性率为1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