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篇
化学   7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4篇
物理学   4篇
综合类   115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01.
概念整合理论为中国古诗英译中意象的认知和翻译提供了新视角,在意象翻译的概念整合过程中,译者必须兼顾形式整合、意象整合以及文化意象整合,解释各种意义生成的路径,并进而解释翻译中整合创造的可能性和合理性。通过以乐府《杂诗》为例,分析其中意象的认知与翻译过程,该理论验证了其在解读中国古诗意象过程中的认知解释力和在意象翻译过程中的认知创造力。  相似文献   
102.
意象是古诗词的灵魂,是赏析和翻译古诗词的关键.为了使原文和译文达到一样或类似的审美效果,译者要对意象做适当的处理.在翻译古诗词的过程中,原文中的意象应尽量保留.当保留原文意泉可能引起译文读者误解或转交意象可以更好地体现原文时,需做适当的转换.  相似文献   
103.
翟永明是后朦胧诗和女性诗歌的代表诗人。她的诗歌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即“黑色时期”和“白色时期”。她黑色时期的诗歌大量地运用黑色意象群,并大量地抒写梦幻,从女性的视角来观察女人的命运;她白色时期的诗歌则大量地运用白色意象群,从一个完全不同的视角来看待一切。总之,翟永明前后期的诗歌,由于采用了独特的视角、个人化的思考以及独特的表现手法,因此她的诗歌获得了一种美学上的独特力量。  相似文献   
104.
浅析《李尔王》中的象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尔王》的悲剧不仅是老年人的悲剧,而且也是整个社会几代人的悲剧。这种深度只有通过象征的手法才能达到,《李尔王》因此也就超越了一般戏剧的时空观念而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诗的魅力。读必须涉及人剧本的象征主义的激流中,才能对《李尔王》这部作品有更好、更深刻地体会和理解。  相似文献   
105.
本对中西方“象”的概念进行了史的考察,并结合中西方各自的化背景对“象”的演进作了简单的梳理,在此基础上重点地对“意象”(形象)在异化模式中的选择、构造、形态等方面作了理论的论说。  相似文献   
106.
李芙蓉 《科技资讯》2006,(22):108-109
剖析王维山水田园诗作,探索其诗歌的审美特质,研究其禅宗思想对诗歌创作的影响,揭示王维诗歌意境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107.
在中国古典诗词里,雨由自然界的表象上升为艺术意象后,往往成为涂抹着诗人浓烈感情色彩的一种意象,这或许也就是荣格所说的包含着集体无意识的一种原始意象吧。本文从雨给人带来的愁苦和欢乐两种不同情绪来分析古诗词中的雨这一意象。  相似文献   
108.
西方实体主义哲学以“是什么”作为实体思维的核心,并把一切存在都设定为实体来研究,以探讨其本质。这一思维方式构成了书法实体美学意象之“力”意象的哲学基础,并影响到整个书法形式美学意象的研究,使“书法的美学内容或美学意蕴就是书法的形式构成本身”这一命题得以可能。  相似文献   
109.
由于东西方两种文化、汉英两种语言的巨大差异,以及诗歌的特殊形式,意味着两者语言之间必然存在着不可译性。翻译古诗词时,在很多情况下,应发挥创造性——应根据诗歌意境、作者意图,或解释大意,或表达寓意,或转换辞格,或改变搭配词语等等。在诗歌翻译过程中,当直译原诗意象不能再现原诗意境时,就要进行意象重构。但意象重构不能脱离原文语境,用以重构意象的词语必须与语篇中其它相关意象词语形成语意连贯。  相似文献   
110.
李商隐诗歌充满了生命意识,这种生命意识表现为以主体自觉理性思索和真切情感体验为基础,以咏物、咏史为寄托,在物我融合中体认人生短暂悲剧、社会忧患中追求个体生命理想和意象非逻辑组接中生发无穷多义,用融入个体生命的诗歌形式展示了自己的才情才力和幻灭中追求生命不息的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