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0篇
  免费   202篇
  国内免费   438篇
化学   268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8篇
数学   7篇
物理学   641篇
综合类   23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用345 keV的Kr15+和340 keV的Kr17+离子以45fi角入射n型GaAs单晶(100)面,测量了表面形貌的变化和发射的375—500 nm Ga I和Kr II的特征光谱线.Krq+(q=15,17)离子轰击后表面形貌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入射离子的电荷态q.离子沉积到靶表面的能量引起Ga原子激发,其辐射光谱为Ga I 403.2 nm和Ga I 417.0 nm.入射离子中性化过程中俘获GaAs导带电子形成高激发态原子,通过级联退激填充3p,4d等空穴,P壳层电子跃迁发射谱线为Kr II 410.0 nm,Kr II 430.4 nm,Kr II 434.0 nm和Kr II 486.0 nm,Kr II486.0 nm为较强谱线.实验结果表明,入射离子与GaAs单晶相互作用发射的可见光产额与入射离子的电荷态密切相关,较高电荷态Kr17+离子入射产生的光辐射产额大约为Kr15+离子的两倍.  相似文献   
82.
83.
本文从唯象的Λ-α相互作用位和12C、16O的独立α粒子模型波函数出发,采用折迭位方法,求出了Λ-12C、Λ-16O等效相互作用位的解析表示,在此基础上计算了超核13C、17O的低激发态能量和自旋轨道耦合效应所引起的13C第一激发态的能级劈裂,并对Λ-12C、Λ-16O等效相互作用位和13C、17O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84.
杨克炎  夏克定 《中国物理 C》1990,14(11):1007-1013
本文导出了手征介子-夸克Soliton的量子涨落方程,并计算了介子-Hedgehog重子的散射相移.我们发现:手征介子-夸克模型(CMQM)对涨落是稳定的,并有共振态出现,其共振宽度与实验值符合较好,但共振能量仅是实验值的一半.  相似文献   
85.
《发光学报》2013,(4):535
一、《发光学报》是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会主办的,以凝聚态物质中的激发态过程研究为专业方向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它的任务是反映各学科间该专业研究领域的科研和技术成就,及时报道国内、外的学术动态,开展学术讨论和交流,提高从事各学科间该研究领域工作的专业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为提高我国该学科的学术水平服务。  相似文献   
86.
利用转移反应11B(d,p)12B和12C(d,p)13C抽取12B<—>11B+n和13C<—>12C+n重叠函数的核渐近归一化常数,计算了12B和13C核中价中子密度分布的均方根半径及其在核外的几率.实验结果表明,12B的第二(Jπ=2),第三(Jπ=1)激发态和13C的第一(Jπ=1/2+)激发态为中子晕态,而13C的第三(Jπ=5/2+)激发态是中子皮态.考察了库仑势和角动量对晕形成的阻碍效应.提出了均方根半径对于有效核子分离能的统一的标度定律.  相似文献   
87.
88.
张卫华  莫宇翔  李家明 《物理》2006,35(5):362-366
在量子数亏损理论框架下,利用多重散射自洽场方法和Feynman传播子算法研究了高分辨的F2分子超激发态结构;该超激发态能够解离为正负离子对F^+(^3P2,1,0)+F^-(^1S0).理论分析能够清楚地标识其振动分辨谱,并很好地与实验测量符合.文章还阐述了发展分子超激发态结构研究的前景.  相似文献   
89.
为了对候选光敏剂竹红菌甲素(HA)进行改性并保持其优异的敏化特性,对HA的光谱特性和激发态性质作了进一步的指认。系统研究了HA在不同液相体系下的吸收和荧光光谱,对指认HA的光谱和电子跃迁的机制提出了新的依据,结果表明,吸收带I产生于π-π*跃迁,吸收带Ⅱ和Ⅲ产生于P-π共轭所导致的L→aπ跃迁的电子振动结构;荧光发射带I和Ⅱ是产生于同一跃迁机制S1(L,aπ)→S0的正常荧光的振动结构。  相似文献   
90.
使用SAC/SAC-CI方法,利用D95(d),6-311g**以及cc-PVTZ等基组,对B2分子的基态(X3Σg-)和第一激发态(A3Σu-)的平衡结构和谐振频率进行了优化计算.通过对3个基组的计算结果的比较,得出了D95(d)基组为3个基组中的最优基组的结论;使用D95(d)基组,利用SAC的GSUM(Group Sum of Operators)方法对基态(X3Σg-),SAC-CI的GSUM方法对激发态(A3Σu-)进行单点能扫描计算,用正规方程组拟合Murrell-Sorbie函数,得到了相应电子态的完整势能函数;从得到的势能函数计算了与基态(X3Σg-)和第一激发态(A3Σu-)相对应的光谱常数(Be,αe,ωe和ωeχe),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