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3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1篇
化学   1篇
力学   180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8篇
物理学   15篇
综合类   1510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991.
为了研究308线某滑坡的治理效果,对其变形与稳定进行了监测。滑坡形成机制复杂其变形受多种因素影响,具有相当的模糊性和灰色不确定性,利用灰色预测模型对滑坡进行预测。由监测资料的预测结果表明,治理后该滑坡是稳定的,预测结果和实际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992.
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广义加法模型(GAM)和分类与回归树(CART)3种统计方法, 对深圳市的研究区域进行了滑坡灾害的危险性评价;利用Kappa值和ROC曲线,结合危险性评价结果图对3种方法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3 种方法在选取主控因子以及确定因子影响程度等方面各自具有的特点。在研究区域的条件下,GAM 的效果优于Logistic回归模型和CART,Logistic回归模型和CART的效果大致相当。Logistic回归模型和CART可自主选择主控因子,通过GAM 可定量研究因子的影响程度以及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93.
高陡边坡深部变形的光纤传感监测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光纤传感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滑坡监测方法,即采用微弯机制的强度调制光时域反射技术,对边坡变形进行全分布式传感监测。  相似文献   
994.
我国滑坡灾害点多、面广,活动频繁,每年都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是我国地质灾害主控灾型,监测与预测预报是滑坡灾害防灾减灾的重要途径.首先,系统讨论滑坡监测内容与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归纳并对比分析各监测技术的利弊特征与适用条件.其次,从空间预测与时间预报两个方面,总结滑坡测预报模型的最新进展,并分析各类预测预报模...  相似文献   
995.
根据拉日铁路加深地质工作阶段所收集的拉萨-日喀则段滑坡不良地质资料,分析、归纳了该段线路走行范围内滑坡分布、成因上的共性及规律,建立了滑坡危害区划,给出了相应的工程处理对策,为拉日铁路的顺利建设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96.
结合兰渝铁路某处滑坡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水文条件、气象及地震条件等环境地质条件,研究了滑坡体空间形态,从有利于滑坡发生的内外因两方面,对滑坡形成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评价和预测,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997.
采用RNG k-ε紊流模型与VOF方法对散粒体滑坡涌浪进行数值模拟。通过与已有试验结果对比分析,发现数值模拟得到的滑坡体水下初始堆积形态、首浪高度与试验结果吻合度较好。目前针对河床泥沙淤积下的滑坡涌浪研究较少,基于此,本文建立了不同淤泥厚度及颗粒直径下滑坡涌浪的三维数值模型,分析了滑坡入水后涌浪高度、水位空间分布及泥沙流态变化。结果表明:初始涌浪高度随淤泥厚度增加先减小后增大,随颗粒直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998.
黄河上游戈龙布滑坡位于积石峡水电站库区内,经过现场调查可知,戈龙布滑坡为一大型滑坡,整个滑坡体积达到5040万m3,一共分为4个区。研究表明,戈龙布滑坡成因机制为滑移-拉裂型,滑坡在黄河右岸经过高速远程下滑过后撞击上游山体,部分滑体越过黄河堆积于左岸并堵塞黄河达数百年,堰塞湖内有厚度达30余米的纹泥沉积,初步分析滑坡坝的高度在100m左右,库水深在70m左右,滑坡堵江时代在Q4时期。滑坡坝溃决后导致黄河改道,残留的滑体分别位移黄河的左岸和右岸。  相似文献   
999.
位于近坝库区的茨菇滑坡,在水库正常蓄水后有近1/3坡体浸没于水位面以下,蓄水前后的滑坡稳定性对工程影响很大。滑坡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滑坡成因机制为弯曲折断-滑移的地质力学模式。本文进行了对滑坡区扰动样滑带土在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的剪切强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粘聚力与含水量相关性好,而摩擦系数则变化不大。结合极限平衡及有限元数值计算,对茨菇滑坡在蓄水前后天然、暴雨及地震工况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蓄水前滑坡处于稳定状态,水库蓄水以后,天然工况及暴雨工况下滑坡仍然处于稳定状态,地震工况下,滑坡的稳定性系数在1.0以下,滑坡可能失稳破坏。  相似文献   
1000.
摘  要  岩质滑坡发生时间的适时超前预报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之所以长期不得其解,主要是缺乏对滑坡成生机理的明晰认识和未建立正确的量化模型。本文根据我国长江三峡工程库岸和西南山区积累的大量滑坡实例调查资料并参考国外的一些研究成果,排除了地形控制论与地层控制论观点,阐明了滑坡形成的必要条件是斜坡具有易滑结构;滑坡发生的充分条件是有一定强度的诱发因素作用。故而诱发因素的动态变化对滑坡发生的时间具决定意义。
鉴于地下水诱发的岩质滑坡分布最广,为建立正确的水力启动模型,本文归纳了近代典型岩质滑坡的主要特征:(1)滑面是导水性差异最大的贯通面;(2)滑体长度大而厚度小,长厚比多在20左右;(3)滑坡前缘段先启动;(4)临滑前在前缘段有渗水、冒水或喷水现象;(5)出水宽度之和远小于前缘段总宽度。根据这些特征和水力学、水文地质学的成熟理论指出jennings(1970)等人提出的岩质斜坡稳定性模型存在下列问题:(1)未表明贯通面上岩体重力分布状况;(2)空隙水压力的分布特征与前述滑坡现象和水力学原理相悖;(3)未考虑通水率问题。然后,本文按顺向坡中的易滑超倾坡和椅状坡两个类型建立了斜坡稳定性模型和滑坡水力启动临界值(基本)计算公式。提出潜滑面的综合内摩擦角和通水率的确定方法:(1)滑坡反算;(2)对无水压滑坡滑面倾角和渗水边坡通水率进行观测统计;(3)剪切试验和简易水文地质试验;(4)物探方法。
本文还讨论了新模型的实用意义和应用范围,并对解决这类复杂地质灾害问题的研究途径发表了作者的认识,强调了积累经验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