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化学   19篇
综合类   9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4篇
综合类   18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Tn7转座子是一种定点插入型转座子,固定地插在细菌的glmS基因下游的attTn7位点,而glmS基因与细胞壁的合成有关,存在于所有的细菌中,所以Tn7转座子可以插入到所有细菌的染色体,因此Tn7转座系统已被开发为细菌基因组改造的重要工具。为了方便对大肠杆菌、迟钝爱德华氏菌和鳗弧菌的改造和研究,探讨应用Tn7转座子对其基因组进行改造的操作步骤,并利用阿拉伯糖启动子pBAD诱导的Flp/FRT系统建立了高效、快捷的抗性消除方法。  相似文献   
72.
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海洋细菌,是一种嗜盐菌,主要来源于鱼、虾、蟹、贝类和海藻等。一般健康人副溶血性弧菌的感染率为0.3%,而接触鱼蟹类较多者感染率为2.5%,渔民的感染率为34.8%,肠道病病人感染率为31.6%。  相似文献   
73.
我国海水养殖贝类弧菌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述了弧菌的致病机理,对我国主要养殖贝类的危害以及对其检测方法的进展,提出了养殖贝类弧菌病的一系列防治措施,另外对贝类弧菌病的研究方向也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74.
一种引起脊尾白虾红体病病原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7月,浙江舟山某试验场暂养的脊尾白虾暴发一种较为严重的传染性疾病,病虾身体发红,额剑发黑,反应迟钝,摄食减少,一周内发病死亡率达到30%左右,并有迅速蔓延趋势。从病虾的血淋巴液和肝胰腺中分离到一株优势细菌XS1207005。人工感染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健康脊尾白虾有较强的致病性,且感染发病的脊尾白虾与自然发病虾有相同的临床症状,确定该菌株为脊尾白虾红体病的病原菌。采用常规生理生化指标测定、16S rDNA和热激蛋白HSP60(heat shock protein)基因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分类鉴定,序列分析结果表明,16S rRNA基因序列与弧菌属相应的序列同源性最高;HSP60基因序列与哈维氏弧菌相应的序列同源性为99.6%,而与其他弧菌属细菌的HSP60基因同源性均小于91%,结合生理生化测定结果,确定菌株XS1207005为哈维氏弧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先锋噻肟、复方新诺明、利福平、先锋必、菌必治、氟哌酸、复方欣及氧氟沙星等8种药物对该菌株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5.
弧菌是自然界菌群中的一部分,作为一种有害菌不仅可以感染常见的水产品,有些弧菌更是对人体有一定的致病性。随着近些年水产养殖的不断扩大,由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引起的鱼病不胜枚举,不仅给养殖行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同时对人类生命安全也存在着巨大威胁。本文对卵形鲳鲹源创伤弧菌感染宿主细胞的机制进行研究,目的是阐明创伤弧菌对宿主细胞的致死机理,为未来研发抗病菌功能产品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通过确定创伤弧菌胞外产物(Extracellular products,ECPs)的蛋白浓度,以不同的蛋白浓度为基准,利用光镜观察和细胞活力CCK检测技术测定创伤弧菌ECPs对细胞的毒性。然后使用Hoechst 33342染核观察及DNA ladder来进一步确定其致死机制。根据细胞毒性结果,卵形鲳鲹源创伤弧菌ECPs对宿主细胞有很强的细胞毒性。Hoechst 33342染核结果发现实验组出现了凋亡小体,这与STS处理的阳性对照组中细胞变化相一致。但是ECPs处理后的宿主细胞未出现明显的DNA ladder。卵形鲳鲹源创伤弧菌对宿主细胞具有明显的毒性,再通过理化性质的检测,可以初步确定创伤弧菌导致卵形鲳鲹细胞死亡是通过凋亡途径发生的。未来将针对凋亡途径的具体通路进行深入研究,为控制病菌的感染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6.
为了对菌株S7胞外溶藻活性物质进行分离鉴定,首先对溶藻细菌S7所分泌的溶藻活性物质进行分离和纯化,进而采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和质谱对该活性物质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表明, 甲醇洗脱组分的溶藻效果最强,紫外光谱扫描结果显示溶藻细菌S7溶藻活性物质可能含有3~5个共轭的不饱和键;红外光谱扫描结果显示活性组分中可能含有羟基、饱和烃基和芳香醚;三维荧光光谱扫描结果显示溶藻活性物质有两个较强的荧光峰λex/λem,峰值分别出现在264/436 nm和378/369 nm处;质谱分析结果显示活性组分中含有6种物质,它们的分子量分别为163.1、246.3、274.3、318.3、404.5和475.4。  相似文献   
77.
利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得到鲤鱼(Cyprinus carpio L.)NLR-C基因cDNA全长。经qRT-PCR检测发现,NLR-C基因在鲤鱼血液和脑中表达最高,在头肾、鳃、后肠和口腔上皮中有较高表达。采用鳗弧菌(V.anguillarum)刺激后,NLR-C mRNA在肝、脾、头肾和后肠中的表达有不同程度升高。结果显示,NLR-C基因参与鲤鱼天然免疫应答过程,具有抵御病原微生物侵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8.
对一株溶藻弧菌噬菌体φV039C进行了生物学特性和全基因组序列的研究。经透射电镜观察可见,噬菌体φV039C头部为正廿面体结构,直径58.9 nm,具长105.2 nm的尾部;采用双层平板法检测,其最佳感染复数为0.1;通过一步生长曲线计算可得,噬菌体φV039C的潜伏期为20 min,爆发期为10 min,裂解量为163 pfu/cell;利用第三代单分子测序平台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其基因组全长43 405 bp,G+C含量为42.95%,74个开放阅读框(ORF)主要为噬菌体的结构、DNA复制和裂解有关的基因;在NCBI数据库中进行基因组比对,发现与其最接近的长尾噬菌体科的溶藻弧菌噬菌体NF和副溶血弧菌噬菌体Seahorse的覆盖率仅为11%(覆盖区域的相似度分别为92.2%和93.3%),此外,基于裂解酶构建的系统进化树也表明,φV039C与二者处于距离最近的分支。由此得出,溶藻弧菌噬菌体φV039C是一株新型的噬菌体,分类上应归属有尾噬菌体目长尾噬菌体科。  相似文献   
79.
通过对水华鱼腥藻活体进行荧光光谱分析,确定了其藻蓝蛋白特征荧光波长,建立了水华鱼腥藻生物量与藻蓝蛋白特征荧光强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同时,在改变蓝藻生长的条件下,研究不同环境因素(温度、光照条件和pH值)对溶藻细菌S7溶藻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荧光光谱法检测的藻蓝蛋白荧光强度可以反映水华鱼腥藻的生物量,其操作简单且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环境因素对溶藻细菌S7的溶藻效果影响较大,在不同环境因素下,其溶藻效果由强到弱依次为:不同温度时,30 °C>35 °C>40 °C>25 °C;不同光照条件下,黑暗>光循环>全光照;不同pH值时,pH 5>pH 10>pH 6>pH 9>pH 8>pH 7.  相似文献   
80.
Bacterial quorum sensing (QS) has attracted much interests and it is an important process of cell communication. Recently, Bassler et al. studied the phenomena of QS regulated by small RNAs and the experimental data showed that small RNAs played important role in the QS of Vibrio harveyi and it can permit the fine-tuningof gene regul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homeostasis. According to Michaelis-Menten kinetics and mass action law in this paper, we construct a mathematical model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induced QS by coexist of small RNA and signal molecular (AI) and show that there are periodic oscillation when the time delay and Hill coefficient exceed a critical value and the periodic oscillation produces the change of concentration and induces QS. These results are fit to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 the meanwhile, we also get some theoretical value of Hopf Bifurcation on time deday. In addition, we also find this network is robust against noi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