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4篇
化学   18篇
综合类   9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4篇
综合类   18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以琼胶酶活力为主要指标,采用单因素与响应面相结合的方法,对降解琼胶的海洋弧菌NTi(Vibrio natriegens NTi)发酵产琼胶酶的摇瓶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α-乳糖对菌株产酶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NH+4不利于菌株生长和产酶。培养基分别以3. 3 g/L琼脂、6. 33 g/L酵母膏为唯一碳源及氮源,添加20 g/L的Na Cl,发酵海洋弧菌V. natriegens NTi产琼胶酶的效果最佳。发酵过程中的p H值、接种量、装液量、温度、发酵时间最优值分别为6. 5、2%、32 m L、27℃和24 h。优化后,该菌产琼胶酶活力达到2. 81 U/m L,比优化前增加了230%。  相似文献   
22.
结合形态学和16S rRNA 基因测序的方法,对一株溶藻细菌 M T22进行菌种鉴定.结果显示, M T22菌体呈杆状,革兰氏染色阳性,产芽孢.在LB平板培养基上,菌落呈白色、圆形.16S rRNA 基因序列分析表明,与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的序列同源性达99%.  相似文献   
23.
以患有腐皮综合征的度夏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为对象,从其体壁病灶处分离纯化获得一株病原细菌.通过传统细菌鉴定方法对病原菌的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和培养特征进行研究;以16SrRNA基因测序为基础,结合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 MS)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菌株在分类上属于伯麦罗氏弧菌(Vibrio pomeroyi);人工感染实验验证了不论是注射感染还是浸浴感染,该菌株均能导致仿刺参发病甚至死亡.此外,将本次实验获得的伯麦罗氏弧菌菌株SUS(V.pomeroyi SUS)与伯麦罗氏弧菌的其他菌株,如V.pomeroyi LMG20537T(典型菌株)、V.pomeroyi 929进行比较,探讨了来自不同海域的菌株生理生化特征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伯麦罗氏弧菌为南移度夏仿刺参腐皮综合征的病原菌,而且表明MALDI-TOF MS技术结合微生物数据库MALDI Biotyper系统的鉴定方法准确、便捷、重复性高,非常适合于传统鉴定方法易混淆的种类鉴别,这为南移仿刺参的疾病检查和预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4.
控制海水网箱养殖鲈鱼皮肤溃疡病的药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海水养殖鲈鱼皮肤溃疡病病原菌-哈氏弧菌Vharveyi对24种化学疗剂及15种中草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环丙沙星、氯霉素、庆大霉素、头孢盂多、磺胺+TMP、磺胺甲基异恶唑等6种化学疗剂及地榆、石榴皮、五味子等3种中草药抑菌作用较强,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药物联用效果试验。  相似文献   
25.
环境因子对青海弧菌生长和发光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采用了多因子正交试验与单因子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环境因子对青海弧菌性长和发光的影响,发现各因子对青海弧菌的生长和发光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其中甘油对生长的影响最大,而对发光的影响最大的却是氮源。根据各因子的影响情况,本文提出了有利于青海弧菌生长和发光的致好的培养基配方及培养的温度条件,并试着对环境因子对青海弧菌生长和发光的影响机制作了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26.
鲈鱼苗烂鳃,烂尾病病原菌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1997年4 ̄5月,对花鲈鱼苗期细菌性烂鳃和烂尾病的病原菌进行了研究。从具有明显症状的病鱼的病灶组织分离到2株致病菌C-1和W-1,经人工感染及从人工感染发病鱼体再分离的W-4和W-5菌株的再感染试验结果表明,所分离的细菌为鲈鱼苗烂尾,烂鳃病的致病菌。  相似文献   
27.
对浙江省发病凡纳对虾进行了弧菌分离、鉴定, 对分离菌株进行了API-20E生化鉴定, 不耐热毒素基因tlh、致病基因tdh、trh和毒力基因pir的PCR检测, 以及高致病性副溶血弧菌对小鼠致病性研究结果显示, 150个分离菌株中共检出tlh基因菌株61株(40.67%), ap阳性菌株21株(14.00%); 189个固定样品中检出副溶血弧菌阳性样品108个(57.14%), ap阳性样品24个(12.70%); 所有tlh阳性样品中均未检出tdh、trh毒力基因; ap阳性副溶血弧菌灌胃小鼠死亡率为20%, 且其培养上清液有弱溶血效价. 表明副溶血弧菌在浙江省凡纳对虾弧菌感染中占有重要地位, 高致病性副溶血弧菌在副溶血弧菌中占较高比例, ap阳性副溶血弧菌对小鼠具有一定毒力和溶血性.  相似文献   
28.
泥鳅溃疡病的病原菌分离和组织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患溃疡的泥鳅中分离出病原菌4株,分别为:02-7-01、02-7-02、02-7-03、02-7-04。其中02-7-04经人工感染健康泥鳅,表现出较强的致病力,出现症状与自然发病鱼相同,证实这株菌为泥鳅溃疡的病原菌.根据其菌体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和生化反应,初步鉴定为致伤弧菌.对溃疡的组织病理观察,肌肉细胞坏死,大量炎细胞浸润;溃疡部位皮下肌肉组织水肿及炎细胞浸润;致病菌从肠道侵入而导致肠粘膜坏死,大量炎细胞浸润.定量药敏实验结果表明:该致病菌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诺氟沙星、头孢呋新、头孢哌酮、头孢他定、头孢曲松敏感;氨苄青、氧哌嗪、头孢唑啉耐药.  相似文献   
29.
藻类的大量繁殖对饮用水源、养殖业、旅游业以及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溶藻细菌作为一种生物控制手段,在控制藻类爆发方面显示出了极大的潜力。课题组前期分离获得一株金黄杆菌属溶藻菌Chryseobaterium sp.S7,研究发现该菌株具有明显的溶藻作用,作用方式为通过分泌溶藻物质进行间接溶藻,为进一步揭示该菌的溶藻特征及机理,以铜绿微囊藻为目标藻种,运用UV-Vis,EEMs,FTIR和FCM技术,分析Chryseobaterium sp.S7溶藻过程的光谱特性。实验结论如下:将菌株发酵液与藻液共培养7 d,利用UV-Vis和EEMs技术对藻细胞Chla含量与PC荧光值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藻细胞Chla含量在第1 d便开始下降,表明在短时间内,细菌胞外溶藻物质便可快速作用于藻细胞,第7 d时Chla去除率为59.37%。藻细胞PC荧光值也呈现下降趋势,与Chla变化趋势表现为一致性,表明在溶藻过程中伴有Chla和PC的减少。FTIR分析结果显示:藻细胞结构中的C=O, C-H,O-H键分别在1 647,2 927和3 475~3 437 cm-1处的吸收峰强度明显减弱,表明藻细胞内的多糖物质和蛋白质结构可能被破坏,处于2 500~1 700 cm-1范围的若干小吸收峰则进一步表明藻细胞解体的现象。分别在共培养第3 d和第7 d时对藻液进行PI特异染色,应用FCM对藻细胞PI特异性荧光和Chla,PC自发荧光特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细菌S7的溶藻过程中,藻细胞PI特异性荧光逐渐增强,Chla、PC自发荧光呈下降趋势、表明藻细胞膜、Chla、PC三者破坏程度在溶藻过程中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和较高的一致性。溶藻过程中藻细胞表现为多种形式的损伤,且损伤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由Q1(Q5)区细胞按顺序逐步向Q4(Q8)区细胞移动。推测Chryseobaterium sp.S7可能的溶藻过程为:细菌将溶藻活性物质释放到细胞外,溶藻活性物质通过破坏铜绿微囊藻细胞膜中的多糖和蛋白质的结构,增加膜的通透性,进一步破坏胞体内的Chla,PC和DNA/RNA等物质,使藻体裂解死亡,最终形成细胞碎片。通过对Chryseobaterium sp.S7溶藻过程藻细胞的光谱学特性的分析,初步揭示了Chryseobaterium sp.S7的溶藻机理,为微生物控藻及修复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0.
One kind of pathogenic bacteria was isolated from diseased (or dead) flounder (Paralichthys olivaceus L.) which expressed bacterial septicaemia. The phenotyic information of the 10 pure cultures was studied extensively, including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colony characteristics in different media,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mol%G C ratio of the DNA for representative strai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solates belonged to a new species of Vibrio. In addition, the representative strains have been re-checked by China Center for Type Culture Collection (CCTCC), the results were the same as ours, the examined strains were also regarded as a new species of Vibrio, and designated as Vibrio olivaceus sp.nov. by its isolated fish (Paralichthys olivaceus) based on its biological properties following Rules of International Code of Nomenclature of Bacteria. In the same time, we conducted studies on the serum homology of isolates, pathogenicity of isolates by experimental infec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l the isolates were of serologic similarity and the isolates have strong pathogenicity to flounder. Inspection to pure cultures and isolates from liver of moribund fish from infection experiment by fluorescent antibody technique showed the feasibility of fluorescent antibody technique as an auxiliary method of examin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