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化学   19篇
综合类   9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4篇
综合类   18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从珠海香洲码头赤潮海水中分离得到一株芽孢杆菌B1,考察了细菌不同生长期及添加比对球形棕囊藻生长的影响,探讨了藻密度、温度、光照、盐度、藻培养基中N和P含量对溶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稳定期的细菌溶藻效果较好,藻去除率达93.9%,分析球形棕囊藻干重的变化发现,随着球形棕囊藻细胞密度减少,藻干质量减小;细菌的最佳添加体积比为1%,调整期的球形棕囊藻易被细菌去除;温度对溶藻作用有影响,30℃时细菌溶藻作用极显著,去除率达到96.1%,利用HLPC分析溶藻过程球形棕囊藻色素变化,得出的结论与通过丙酮法测叶绿素a含量的结果相近;全黑暗时有利于细菌溶藻,溶藻作用在盐度为35‰时优于其他盐度,藻培养基中N和P的浓度降低时能促进B1菌的溶藻作用.  相似文献   
102.
基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关于微生物定量风险评估的理论框架,研究了从水产品批发市场到各零售点(主要为超市)杂色蛤中副溶血弧菌的动态变化情况,对因食用杂色蛤感染副溶血弧菌而引发疾病的风险进行预测,预测出每年、每人因消费生杂色蛤而导致由副溶血弧菌引发的食源性疾病的可能平均值被估计为1.65×10-8.同时对杂色蛤的另一种食用模式——烧烤,也进行了分析研究,确定因其所导致的风险十分小,可以不作为评估的对象.最后根据研究的结果提出针对政府监管部门的管理以及商业运营者和消费者的建议,这些风险管理措施、控制程序和安全食用规范的实施,均可大大降低因食用杂色蛤而感染副溶血弧菌并引发疾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3.
旨在探究定向培藻在凡纳滨对虾养殖中应用效果. 选取体长0.545cm的凡纳滨对虾84万尾, 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 每个室内水泥池(30m2)14万尾), 对照组水体不添加藻, 试验组水体中添加海链藻(藻浓度维持2×104~5×104 cell?mL-1), 试验周期25d. 结果表明: 定向培藻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存活及养殖水质影响显著(P<0.05), 其中, 对虾体长、体质量成活率和饵料系数均为海链藻组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 养殖水体的pH日差值和、NO3--N、NH4+-N、PO43--P和养殖水体中弧菌数量均为海链藻组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 由此可见, 在凡纳滨对虾养殖过程中, 养殖池中添加定向培海链藻有利于维持养殖池水体的水质稳定, 减少水体的氮磷含量和抑制弧菌的生长, 同时也有利于凡纳滨对虾的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104.
沙滤对白斑综合症病毒和细菌的过滤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沙滤对游离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和细菌的过滤效果.以凡纳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作为感染对象,用游离病毒2.4×105拷贝/mL浸泡感染对虾(感染初期投喂人工配合饲料),17 d内死亡率100%,第1尾对虾死亡时间为36.5 h,最后1尾死亡时间为402 h,平均死亡时间124 h;相同浓度的游离病毒经沙滤后人工浸泡感染对虾,16 d内死亡率100%,第1尾受感染对虾60h死亡,最后1尾死亡时间为374 h,平均死亡时间168.6 h;病毒沙滤后平均死亡时间延长26.8%.1.2×104拷贝/mL游离病毒浸泡感染对虾,18 d内受感染对虾死亡率100%,第1尾死亡时间为111 h,最后1尾死亡时间为415 h,平均死亡时间274.7h;相同浓度游离病毒经沙滤后浸泡感染组养殖18 d,仅1尾死亡,时间为448 h.1.2×103拷贝/mL病毒组和1.2×102拷贝/mL病毒组直接感染和沙滤后感染养殖20 d,均未出现死亡.对细菌沙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从2003年8月11日-12月28日连续27次检测,细菌过滤率最低为30%,最高为98.14%,平均为63.33%;其中弧菌最低为5.26%,最高为97.2%,平均为66.46%.研究结果认为沙滤对游离病毒和细菌过滤有一定的作用.为防止对虾从海区海水污染感染病毒病和细菌病,建议对虾养殖过程中,外海水采用沙滤加蓄水池中间沉淀消毒以保证养殖用水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5.
向大海马(Hippocampus kudaB leeker)养殖池中投喂动物性饵料桡足类、杂碎鱼虾等饵料后,亲海马实验组、幼海马实验组以及空白对照组水体环境因子参数差异明显,投喂杂碎鱼虾的亲海马组与投喂桡足类的幼海马组的细菌数量均高于空白对照组。3组处理后表层异养菌平均数量变动范围分别为4×103~1.78×105CFU/mL,2.5×103~7.2×104CFU/mL,2×102~5.5×103CFU/mL,而底层异养菌则分别为6.53×103~1.59×105CFU/mL,1.5×103~7.5×104CFU/mL,5×102~1.0×104CFU/mL。表层弧菌平均数量变动范围分别为55~4.08×103CFU/mL,85~7.19×103CFU/mL,10~123 CFU/mL,而底层弧菌则分别为1.13×102~7.48×103CFU/mL,2.66×102~1.16×104CFU/mL,10~175 CFU/mL。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亲海马组与幼海马组细菌数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而亲海马组与空白组除表层弧菌数量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底层弧菌、表底层异养细菌数量呈显著性差异(P<0.05)。空白组与幼海马组细菌数量均呈显著性差异(P<0.05)。3组池水温变化相差不大,亲海马组、幼海马组中NH4 -N含量呈升高之势,DO极不稳定,有机残留物含量、细菌数量增加趋势,导致水质恶化。  相似文献   
106.
取五倍子、乌梅等45种中草药,分别采用水提取法和醇提取法制备提取液,除菌后滴加至Φ6mm空白药敏滤纸片上,制成试验用药敏纸片。测试了提取物对拟态弧菌SM060818、梅氏弧菌SM060813、霍利斯弧菌SM060913等3种分离自锯缘青蟹体外抑菌的效果。结果表明:所试验的45种中药提取物中,有28种中药提取物对试验弧菌表现有抑菌作用;其中五倍子、乌梅、秦皮、艾叶中药提取物抑菌作用较好,对3种菌株均有较好抑菌效果;天冬、白头翁、赤芍、金银花、黄精、黄柏、青蒿等11种中草药提取物仅对2种菌株有较好抑制作用,千里光、穿心莲等17种中药提取物对弧菌无抑制作用;大部分中药抑菌活性成份均为水溶性提取物,青蒿存在明显的醇溶性抑菌物质。测定了五倍子等9种中药提取物对致病弧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五倍子、乌梅和天冬3种药物对拟态弧菌和梅氏弧菌的MIC分别为0.172mg/mL、0.461mg/mL、1.042mg/mL,对霍利斯弧菌的MIC分别为0.086mg/mL、0.922mg/mL和1.042mg/mL,有较好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07.
考察β-环柠檬醛,β-紫罗兰酮,庚醛,甲硫醚和二甲基三硫醚等5种藻类代谢的嗅味物质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藻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浓度下嗅味物质对藻细胞的破坏作用大小顺序依次是:β-环柠檬醛,β-紫罗兰酮,庚醛,二甲基三硫醚,甲硫醚.其中甲硫醚的溶藻效应较低,基本不引起藻液变色,经过92 h后胞外微囊藻毒素的浓度仍与自然状态下的浓度相近.质量浓度为1g/L的β-环柠檬醛能在1h内将藻液由绿色变成蓝色,使细胞光合活性降为0.胞内的微囊藻毒素LR随着细胞的破裂释放到溶液中,溶解态的微囊藻毒素-LR质量浓度最高达到2 628.3 μg/L.β-环柠檬醛能对微囊藻细胞引起抑制作用的临界质量浓度为0.1 g/L.  相似文献   
108.
为阐明溶藻弧菌vscO的在不同环境下的表达情况,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vscO mRNA在不同生长时期、不同环境因子(温度、盐度和pH值)培养下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溶藻弧菌vscO在对数期,温度为28 ℃,盐度为2%以及培养基起始pH值为7.0时的表达量最高.  相似文献   
109.
VI型分泌系统(T6SS)是革兰氏阴性菌特有的一种多功能分泌系统,它与致病菌的致病性密切相关;而vgrG则是T6SS系统的结构蛋白之一,它与T6SS的功能直接相关.为了获得哈维氏弧菌vgrG基因的外源重组蛋白及制备其多克隆抗体,本研究以哈维氏弧菌QT520菌株的DNA为模板,在扩增获得vgrG基因后,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32a-vgrG并将其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原核表达.结果显示,在16℃和1mmol·L-1 IPTG诱导20 h的条件下,可诱导重组蛋白rvgrG大量表达,条带大小与预期的分子量(88 kDa)一致;通过Ni2+亲和层析柱对融合蛋白rvgrG进行纯化,获得了纯度较高的目的蛋白rvgrG;将rvgrG重组蛋白通过腹腔注入小鼠体内后观察其毒性,结果显示rvgrG对小鼠无毒害作用;进一步用纯化蛋白rvgrG制备多克隆抗体,经ELISA检测,vgrG多克隆抗体的效价高达1∶320 000;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表明,本实验所制备的vgrG多克隆抗体特异性强,可为后续进行vgrG蛋白的致病性及致...  相似文献   
110.
用不同浓度的微囊藻毒素(MC-RR)处理自滇池分离的水华束丝藻,研究了MC-RR对水华束丝藻的生理特性和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10μg/L的MC-RR可轻微促进水华束丝藻的生长,而100μg/L和1000μg/L的MC-RR对水华束丝藻表现为急性致死效应.藻的生理机能完全破坏,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含量上升,光合系统PSⅡ活性迅速降为零.藻丝在48h后开始断裂、解体,并逐渐溶解.其超微结构显示细胞膜受损,藻细胞内含物几乎完全渗漏.以上结果说明,微囊藻毒素对水华束丝藻有显著的溶藻效应,微囊藻毒素在束丝藻与微囊藻的种群更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