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化学   2篇
力学   8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5篇
综合类   38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01.
为了研究溶洞介质中水驱油规律,结合油田现场资料,根据相似理论确定物理模拟模型及实验条件,制作了单一溶洞充填模型;并提出了无因次重力数的概念,对该模型进行水驱油实验。研究了不同充填程度、注采位置、不同充填类型,模型的油水替换效率及水驱后的剩余油分布情况。研究发现:低注高采时,油水的重力分异作用明显,油水的替换效率高,因此剩余油饱和度较低,采收率较高;高注高采时,通过无因次重力数的大小来判断重力与黏滞力对油水替换效率的贡献程度,得到无因次重力数为0.18,注水速度在40 m L/min附近时,油水替换效率较高,注水开发效果最佳。对溶洞型碳酸盐岩油藏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02.
Based on investigation into four aspects of qualitative mechanical analysis,principle model experiments, engineering dynamic load tests and numerical calculation, itwas discussed that the transfer of stresses and accelerations in stratum medium have a closerelation with its relative rigidity. The concepts of stresses and accelerations transfer in solidmedium and its corresponding generalized, composite structure system are presented. Thesurvivability of underground engineerings and protective engineering will be greatly increasedif these concepts are correctly used in construction.  相似文献   
303.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向长短期记忆(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 BiLSTM)神经网络的多层岩土环境溶洞三维定量智能识别方法。首先,借鉴浅层地震反射波法原理,建立含有单个无填充球形孔洞的多层岩土结构模型,并计算桩锤激振下地表的加速度响应信号;其次,针对不同溶洞工况大量建模,以获取不同工况下的响应信号作为数据集;最后,基于BiLSTM设计了双数据通道分离架构网络模型,实现了对多层岩土环境下不同溶洞工况的定量识别。研究表明,本文所提出方法能够对不同岩土体结构下溶洞的三维位置和直径进行定量识别,且在3 m容差范围内的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8%以上。  相似文献   
304.
溶洞型储层是油气田中比较典型的储层之一,其非均质性强,勘探开发难度较大,偶极横波远探测技术是目前探测井外溶洞的有效方法。碳酸盐岩溶洞模型正演模拟对于现场的油气勘探和资料解释具有指导性作用。该文建立了几种比较典型的溶洞模型,并通过有限差分方法对溶洞储层的偶极三维反射声场进行了研究,发现在小源距范围内可以接收到来自溶洞后壁较强的反射波,随着源距的增大,该反射波逐渐减弱至消失;对于缝洞结合体的反射波场,来自裂缝的反射波能量要强于来自溶洞的反射波,且来自裂缝的反射波会掩盖溶洞前壁的反射波信息,这对后期的成像处理带来了困难。最后进一步研究了偶极远探测技术在溶洞方位识别以及尺寸大小估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05.
桩埋管与井埋管实验与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套组合型地下埋管换热器地源热泵实验系统,针对该系统所采用的不同回填材料U型垂直埋管即沙石回填的U型井埋管和混凝土回填的U型桩埋管换热器,分别进行在不同进口温度和流量下的取热和排热实验,分析这两种埋管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和性能.理论上,采用所建立的内热源埋地换热器理论模型和专业软件,对这两种埋管方式的周围土壤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经检验,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相同实验工况下,得到了U型桩埋管的换热效果和换热稳定性要优于U型井埋管.排热时,U型桩埋管比U型井埋管的单位井深换热量提高62.5%,取热时,提高约16%.  相似文献   
306.
因爱地形限制水电站的许多辅助水工设施不可避免地会建造于回填地基上,地基发生沉降后的灌浆加固处理基难点是浆液流失严重,难以控制,针对这一工程实际,介绍了先“围”后“灌”的施工方法和施工中灌浆设备选用等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307.
汪乔胜  李国华 《工程与建设》2010,24(4):515-516,520
在岩溶地区进行桥梁桩基础施工中,经常会遇到溶洞,导致桩基施工难度加大。文章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九华河大桥施工过程中溶洞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308.
以回头沟隧道工程为依托,对削坡法、回填法、地表注浆法等偏压隧道地表处理措施进行数值模拟,从控制围岩变形、减小围岩应力出发,分析不同地表处理措施对隧道偏压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削坡法将坡比由1∶1.65削至1∶2和1∶2.5后,左右拱肩位移差分别降低了52.7%和75.3%,对围岩竖向位移影响差别较大;回填法将坡比由1∶1.65回填至1∶2和1∶2.5后,左右拱肩位移差分别降低了48.9%和50.0%,对围岩竖向位移影响几乎相同;注浆法注浆后,拱顶及左、右拱肩的竖直位移均比注浆前降低90%以上,地形偏压对隧道的影响基本消失,但注浆区域水泥-水玻璃浆液使围岩密度增大,引发应力场的重新分布,需提高相应位置支护强度。故从围岩变形和应力两方面考虑,采用削坡法将坡比由1∶1.65削至1∶25是处理回头沟隧道偏压段最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309.
陈定燕 《科技资讯》2010,(12):134-135
桩基础是目前桥梁施工中最常用的基础形式,其施工进度及成桩质量的好坏,对整个桥梁的工期及质量至关重要。但桩基础施工中的溶洞处理却一直以来是一个技术难题,文章依据桥梁桩基不良的地质条件,详细介绍了溶洞处理方案及施工技术及对周围环境的安全监测,使桥梁桩基的施工能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10.
非饱和膨润土掺砂混合物的水力和力学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压力板法和滤纸法对膨润土掺砂混合物土-水特征曲线的低吸力段(<1.5 MPa)与高吸力段(>1.5 MPa)分别进行量测.不同吸力测试方法得到的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根据试验测得的土-水特征曲线,得到混合物的残余含水量和进水值;利用吸力可控制的非饱和土固结仪,进行不同常吸力下膨润土掺砂混合物的压缩试验,得到不同吸力下的压缩曲线.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施加吸力的增大,膨润土掺砂混合物的屈服应力增大,而压缩指数减小;同一吸力下,湿化段上吸力对应试样的屈服应力大于经过湿化饱和后处于干化段上吸力对应试样的屈服应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