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17篇 |
免费 | 30篇 |
国内免费 | 15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12篇 |
晶体学 | 1篇 |
力学 | 30篇 |
综合类 | 3篇 |
数学 | 6篇 |
物理学 | 230篇 |
综合类 | 68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33篇 |
2022年 | 33篇 |
2021年 | 29篇 |
2020年 | 29篇 |
2019年 | 25篇 |
2018年 | 18篇 |
2017年 | 24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29篇 |
2014年 | 69篇 |
2013年 | 70篇 |
2012年 | 45篇 |
2011年 | 54篇 |
2010年 | 47篇 |
2009年 | 47篇 |
2008年 | 32篇 |
2007年 | 34篇 |
2006年 | 28篇 |
2005年 | 32篇 |
2004年 | 33篇 |
2003年 | 17篇 |
2002年 | 32篇 |
2001年 | 27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19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19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5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涡轮增压器压气机叶片静强度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应用有限元法对某增压器气机叶片进行了静应力分析与计算,得到危险点的应力均值,然后通过改进的一次二阶矩法对该叶片进行了静强度可靠性分析,在该方法中引入了多元线性回归法来这状态函数。结果分析表明该叶片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92.
研究柴油机恢复功率对提高高海拔地区涡轮增压柴油机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使用模拟计算程序和模拟实验台对风冷BF8L413F增压中冷柴油机进行了海平面和高原的模拟计算与实验。提出了两种恢复功率技术方案:一种方案是把涡轮流通截面由16cm2减小到11cm2,另外一种方案是在减小涡轮流通面积的同时采用可调涡轮。模拟实验结果表明,高海拔对柴油机性能有很大影响;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案均能把柴油机在海拔4.5km的功率恢复到海平面功率的85%水平。 相似文献
93.
ABS控制过程中制动压力增长速率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制动压力增长速率对制动防抱死系统(ABS)控制效果的影响.采用PWM控制方法,在制动压力增长过程中,通过改变占空比达到改变制动压力增长速率的目的.提出了偏离度的概念.研究表明,使偏离度最小化的占空比能使制动压力增长速率达到最优,该方法显著提高了ABS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94.
提出一种波转子为锥形结构的斜流式气波制冷机,能够提供一定的离心效果.建立了从0°(轴流式)至90°(径流式)不同锥角的波转子数值模型,通过Ansys Fluent模拟其增压和制冷性能.在同样的工况和结构参数下,斜流式气波制冷机具有比轴流式更高的循环压差,比径流式更低的轴功消耗,其制冷效果高于二者且随锥角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在锥角为12°时达到最优,制冷温降和等熵效率相较轴流式分别高9.59℃和13.8%,相较径流式分别高20.48℃和30.9%.然后固定锥角12°,探究一定范围内转速和压比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压效果随转速增大而提升,制冷效果在转速2 500 r/min时最优;压比增大会使循环压差降低,但制冷温降和等熵效率均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95.
针对超临界二氧化碳(SCO2)向心涡轮轮背空腔泄漏流,采用典型的迷宫密封,对设计参数进行参数化研究与流场分析,并计算轴向力.首先建立迷宫密封泄漏流动CFD模型,运用NUMECA软件对迷宫密封的可靠性进行验证,进而从气动参数和结构参数两方面对SCO2向心涡轮轮背泄漏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涡轮泄漏量和轴向力随密封出口压力的升高而减少,在一定间隙范围内线性增大,当密封齿高较小时,泄漏量和轴向力随齿高的增加而减小,当密封齿高超过6.3 mm时,泄漏量和轴向力不再随之变化;在密封轴向长度给定的情况下,齿数为6时能实现最佳的密封效果;通过改变密封齿的形状,得到一种密封性较好的等腰梯形齿. 相似文献
96.
涡轮增压的主要作用就是提高发动机进气量,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让车子更有劲。一台发动机装上涡轮增压器后,其最大功率与未装增压器的时候相比可以增加40%甚至更高。这样也就意味着同样一台的发动机在经过增压之后能够产生更大的功率。2005年,大众开始将这套技术装配到量产的民用车型高尔夫1.4 TSI上,这套系统被称作"双增压",兼顾了低速扭力输出和高速功率输出。在低转速时,由机械增压提供大部分的增压压力,在1500rpm时,两个增压器同时提供增压压力,其总增压值达到2.5bar(如果涡轮增压器单独工作,只能产生1.3bar的增压压力)。 相似文献
97.
98.
CHENLei ZHOUGuo-fu 《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英文版》2004,9(5):845-850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strategy to implement multi pose face detection in compressed domain. The strategy extracts firstly feature vectors from DCT domain, and then uses a boosting algorithm to build classifiers to distinguish faces and non-faces. Moreover. to get more accurate results of the face detection, we present a kernel function and a linear combination to build incrementally the strong classifiers based on the weak classifiers. Through comparing and analyzing results of some experiments on the synthetic data and the natural data, we can get more satisfied results by the strong classifiers than by the weak classifies. 相似文献
99.
自动变进、排气及供油正时系统的仿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介绍了一种旨在改善高速高增压柴油机低工况性能的自动变进、排气及供油正时(AVIEIT)的新型增压系统.对12V150柴油机采用AVIEIT系统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低速大扭矩工况点的气缸充量有明显提高.对D6114柴油机的原高速工况放气系统改用AVIEIT系统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标定工况时有效油耗率可以降低5~6g/(kW·h),而最大扭矩工况点的性能基本不受影响,因此完全可以替代放气系统 相似文献
100.
在一台1.5 L带废气涡轮增压的直喷汽油机上进行了电动增压和废气再循环(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EGR)协同对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全负荷下电动增压促进最高废气再循环率随转速的上升而下降,在4个试验转速下分别提升了17.7%、15.2%、13.84%和0;部分负荷下电动增压促进最高废气再循环率随负荷的提高与转速下降,在6个试验工况下最高废气再循环率分别被提高了23.63%、30.31%、0、14.09%、19.74%和0。全负荷与较低的3个转速下电动增压介入后有效燃油消耗率(brake specific fuel consumption, BSFC)降低近10%,最高转速下废气涡轮增压完全取代电动增压;部分负荷下的两组工况内,电动增压介入后,最高BSFC降低了10.8%和8.4%。结论表明合理应用电增压促进最高废气再循环率可以提升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并保持较高的动力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