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3篇
化学   23篇
力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32篇
综合类   390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藻类对重金属污染水体的生物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肖容 《科技信息》2009,(4):332-333
近年来,利用微生物或植物体的生理特性来处理重金属废水,具有效率高、成本低、二次污染少、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等优点。其中,对生物吸附重金属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大量研究表明藻类对许多金属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可广泛应用于工业污水中金属的去除与回收,尤其是对于那些含量较低(低于10mg/L)或传统方法不易去除的金属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2.
张莉  郭蔚华  王柱 《科技咨询导报》2010,(25):227-227,230
通过对重庆主城双龙湖进行现场布点、采样及试验结果分析,并结合实验室模拟,综合考察阿氏颤藻在不同温度的生长,分析温度与阿氏颤藻之间的生长关系,以期为三峡水域环境保护和其他微生物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3.
《广西科学》2008,15(1):96
日本名古屋大学研究人员最近在藻类体内发现了6个生物钟基因,这项成果可能有助于科学家研究生物钟的进化。日本名古屋大学研究人员给单细胞生物衣藻注入萤火虫的荧光基因,培养出的衣藻细胞内的叶绿体会根据生物钟的活动而发光,还发现了多个衣藻的发光周期,他们分析后确定衣藻体  相似文献   
204.
刘肃 《科技资讯》2010,(13):126-126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的加剧,藻类及其产生的藻毒素对人类有较大的潜在危害,应对其进行控制、消除。本文叙述了含藻水处理的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并对各种除藻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概括。  相似文献   
205.
《中国西部科技》2010,9(21):19-19
<正>[新华社]荷兰瓦格宁根农业大学两名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人类有望在10年至15年内研发出从藻类中大规模提取生物燃料的技术,届时整个  相似文献   
206.
水体富营养化及其引起的有害藻类水华是重要的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水体景观、生态功能以及人类健康.如何有效防治水华是目前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通过植物的化感作用来抑制藻类生长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抑藻技术而备受关注.而从水生植物中提取、分离出的化感物质更是对控制水华爆发具有专一、高效的特点.综述了从自然环境里较易获得的芦苇中得到的化感物质EMA对常见水华和赤潮藻类的影响,对抑藻效果和抑制机理进行了分析阐述,并提出了目前仍存在的问题和该领域内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7.
建立了非水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不同种类海藻中3种叶黄素类化合物的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海藻中的叶黄素类化合物,选用Alltima C18色谱柱分离,以甲醇-乙腈-丙酮为流动相系统,梯度洗脱分离,检测波长445 nm。结果表明,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待分析的3种叶黄素类化合物与其他化合物分离良好,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紫黄素:6.24~624μg/L,环氧玉米黄素:4.56~456μg/L,玉米黄素:5.60~560μg/L)。该方法适用于不同海洋藻类中3种叶黄素类化合物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208.
雾霾中污染物成分复杂,单一评价某类污染物无法评估其综合毒性。为了快速、准确和全面地评价雾霾的综合毒性,选用微藻叶绿素荧光法进行生物毒性评价。以蛋白核小球藻和铜绿微囊藻为实验藻,以供暖期的雾霾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溶液吸收法和滤膜称重法采集雾霾吸收液和总悬浮颗粒物(TSP)。利用水样荧光检测仪检测微藻在受到雾霾吸收液和总悬浮颗粒物浸出液胁迫时的各荧光参数(Y(Ⅱ),NPQ,qP,ETR,F_v/F_m)的变化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蛋白核小球藻在受到外源性雾霾暴露时表现较敏感,荧光参数下降明显,尤其是参数NPQ在重度污染两天的雾霾吸收液的影响下分别下降46.3%和40.2%,而铜绿微囊藻只有在总悬浮颗粒物浸出液干扰下才有明显的表征。因此,选择蛋白核小球藻的NPQ参数作为雾霾生物毒性的指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9.
三维荧光分析O3和UV-C处理铜绿微囊藻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三维荧光色谱(EEM)研究O3和UV-C处理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c Aeruginosa)过程中胞外溶解性有机物(EDOM)及胞内溶解性有机物(IDOM)的荧光特性变化,并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未处理的铜绿微囊藻的胞外荧光物质以类蛋白质物质为主,胞内以类蛋白质和类氨基酸物质为主;定量分析采用区域积分方法,经过处理之后,胞内、外类蛋白质峰和类腐殖质峰强度均有变化,不同氧化剂处理过程中各个特征荧光峰的变化趋势不同,存在不同的反应机理,其中,中等强度UV-C对藻类荧光有机物降解效果显著,低浓度的O3对藻类荧光有机物降解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210.
通过实验确定水华暴发关键因子,分析关键因子与藻类变化的关系,研究藻类水华生消机理,用智能Agent仿真技术建立了湖库水华产生与暴发过程模型。在一系列规范约束下,构建实体、Agent和Agent间的交互协作模型,动态地描述湖库藻类生消过程及其关键因子动态变化,对藻类生长趋势和湖库水系的能量流动以及物质流动状态进行有效分析。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为藻类水华形成机理的研究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建模新途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