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5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1篇
综合类   1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富营养化与玄武湖浮游动物群落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6年4月-1987年3月对玄武湖浮游动物群落进行的调查结果与1976年4月-1978年1月调查结果相比,表明原生动物每dm~3水年平均个体数后次是首次的3.25倍,而轮虫、枝角类、桡足类每dm~3水的年平均数前次与后次相比,则分别为4.03倍、3.56倍和2.11倍。在种类、生物量、优势种等方面,10年间亦有明显的变化.玄武湖富营养化在继续发展.目前已达超富营养化状态。  相似文献   
92.
本文根据浮游及底栖动物的种群结构和数量分布特点,对府河上游(一亩泉——焦庄间)水质进行了初步评价。从6个采样点的综合评价结果看,该河段基本上属于中污——重污染区。  相似文献   
93.
海草床是近海重要、高产的生态系统,发挥着净化水质、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本文以渤海辽东湾觉华岛海域海草床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020年8月和10月开展了海草床夏、秋两季的典型生物群落调查,阐明了该区域海草(鳗草(Zostera marina L.))、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等群落结构特征及时空差异,揭示了海草床典型生物群落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觉华岛海域鳗草在夏季的茎枝长度、茎枝密度、生物量均显著高于秋季(P<0.05);海草床内典型生物群落夏秋两季的Shannon-Wiener指数(H′)、Margalef丰富度指数(D′)、Pielou均匀度指数(J)分别在1.09~1.77、0.46~1.17、0.65~0.88间波动;其中浮游植物的H'在夏季低于秋季,而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均呈现相反趋势.RDA分析表明:沉积物沙含量、水体无机氮和pH是该区域海草生态学指标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而水体总磷、无机氮和溶解氧是海草床内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群落特征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94.
毕继锋  付荣恕 《科技信息》2011,(8):I0094-I0095
2010年春季,对天津市武清区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水域的浮游动物进行调查,研究其种类组成、生物量及其分布情况,并对保护区水质进行了生物学指数评价。结果显示: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浮游动物共17种,其中轮虫8种,占47%;枝角类5种,占29.5%;桡足类4种,占23.5%。在立体层次上和采用生物指数法对调查研究水域的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水质初步界定于中度有机污染状态。  相似文献   
95.
最初建立的是恒温哺乳类和鸟类的生物能量平衡模型。浮游生物的能量学研究,直到上世纪50年代应用同位素技术以来,才逐步开展,最早的研究是有关海洋桡足类的,以后积累了陆水枝角类的资料。我国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也有报道[1,2,4]。本文就浮游动物的个体能量学研究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96.
海洋浮游动物学研究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中国的海洋浮游生物学由我们已故科学家郑重、金德祥教授创建于本世纪40年代。近10年来,该领域继续取得一批研究成果,促进了我国海洋浮游生物学的发展。在浮游动物生物学方面,揭示了台湾海域及其邻近海域浮游动物多样性,发现水母类39个新种,桡足类2个新种,并对浮游动物生态类群、群落结构、微小型浮游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等基础生态学取得了系列成果。同时,开展了实验生理生态学及个体生物学研究。其中,浮游动物生化组成与生理生态功能、浮游桡足类卵型与滞育、浮游动物能学、主要浮游动物染色体、生活周期与世代,摄食生态,经济贝类幼体附着与变态等研究。  相似文献   
97.
上海市西南城郊河道春季的浮游生物组成及水质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07年2~4月间选取、调查了上海市西南城郊结合地区5条河道(午潮港、周家浜、水城路周家浜、曹杨环浜和丽娃河)的浮游动物种类组成、生物量和水质状况.利用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生物数量和生物量分布、多样性指数)和水质化学指数(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化学评价指数)综合评价了所选河道的水质和污染程度.从所采集的水样中,经鉴定共有浮游动物16种,其中轮虫11种、枝角类4种和桡足类1种,优势种为长足轮虫(Rota-ria neptunia)、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小三肢轮虫(Filinia minuta)和蚤状氵蚤(Daphnia cuculla-ta).生物多样性指数和理化指标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条河道的污染等级处于轻度污染至极严重污染之间,属于α-中污至多污型,提示基本消除黑臭后的河道正逐渐趋于良性恢复状态,但水体中的生物种类和组成偏简单,河道仍较为脆弱和不稳定,建议有关部门继续加强必要的巩固治理.  相似文献   
98.
胶州湾海岸湿地的生物多样性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实地调查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分析了胶州湾海岸湿地的生物多样性特征.对胶州湾海岸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起重要作用的湿地生物有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水禽和湿地维管束植物5大类.以硅藻和甲藻为主的浮游植物中广布种和暧温带种种类最多,以节肢动物和腔肠动物为主的浮游动物中近岸低盐种最多,底栖动物中温带种和广温广布种最多.以2003、2004年的调查结果与20世纪80年代的调查结果相比,胶州湾海岸湿地中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游泳生物种类都有明显地减少.胶州湾海岸湿地水禽包括游禽和涉禽2类,水禽区系的地理分布成分以古北界种类为主,季节型成分以旅鸟和候鸟为主.胶州湾海岸湿地维管束植物区系的生活型成分以地下芽植物和一年生植物为主,生态类群成分以水生植物和盐生植物为主,种子植物属的地理分布成分以世界分布属和温带分布属为主.  相似文献   
99.
为了解城市景观河流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以及水生态环境状况,于2018年对渭河关中段4个城市景观河流开展季节性采样.共计鉴定出浮游动物78种,其中轮虫46种,枝角类和桡足类分别为14和18种.全年浮游动物总密度介于0.452~7.482×103 ind./L,轮虫密度占总密度的83.51%.全年浮游动物总生物量介于0.207~6.834 mg/L,以枝角类、桡足类为主,占总生物量的74.05%.全年浮游动物优势种属17个,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蒲达臂尾轮虫(Branchionus budapestiensis)、针簇多肢轮虫(Polyarthra trigla)、矩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quadrata)等优势度较高,优势种多为中污染或富营养水体的指示种.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春、夏、秋、冬季均值为2.27,2.72,2.06,2.13;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均值分别为0.990,0.069,0.020,0.830;Pielou均匀度指数(J)均值分别为0.32,0.02,0.01,0...  相似文献   
100.
2006年至2007年,对常德白马湖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调查研究表明:浮游动物48种,其中原生动物13种(27.08%)、轮虫23种(47.92%)、枝角类8种(16.67%)、桡足类4种(8.33%).白马湖浮游动物种类少,群落结构简单.优势种因季节而异,主要有膨胀六前鞭虫、螺形龟甲轮虫、裂足臂尾轮虫、透明薄皮溞、汤匙华哲水蚤.浮游动物生物量最高出现在秋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