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1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6篇 |
力学 | 2篇 |
综合类 | 6篇 |
数学 | 8篇 |
物理学 | 4篇 |
综合类 | 26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10篇 |
2013年 | 16篇 |
2012年 | 18篇 |
2011年 | 15篇 |
2010年 | 23篇 |
2009年 | 16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6篇 |
1987年 | 2篇 |
195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郯庐断裂带张八岭隆起北段晚中生代岩体的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郯庐断裂带张八岭隆起北段分布着一些晚中生代岩体,其侵位时间在120~128 Ma之间,稍晚于同期华北克拉通内江苏徐州和安徽宿州地区(简称徐宿地区)。文章通过对上述两地区的地球化学特征的对比研究,认为张八岭隆起北段岩体的岩浆来源可能是壳-幔岩浆混合形成的,并可能经历了一定的岩浆分异作用;而徐宿地区岩浆可能与深部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有关。上述结果表明,张八岭隆起北段岩浆来源深度较华北克拉通内部徐宿地区深,断裂带内具有较强的伸展活动及岩石圈减薄程度。分析认为,断裂带的存在和活动在岩石圈减薄过程中具有诱发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2.
塔里木克拉通盆地内古隆起及其找油气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3)
塔里木盆地的古生代原型盆地是叠置于前寒武纪结晶变质岩系之上的克拉道盆地.盆地内发育了不同类型的古隆起,它们是:塔中稳定古隆起、塔北残余的古隆起、塔东残余古隆起、巴楚活动古隆起和塔南活动古隆起.这些不同类型的古隆起,具有不同的构造演化历史和不同的油气藏形成条件.古隆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预测资源量占盆地内总资源量的近一半.在塔里木克拉通盆地寻找大中型油气田,首要的勘探目标是塔中稳定古隆起及其北斜直线和塔北残余古隆起及其南北斜坡,前者的勘探目的层是石炭系、奥陶系、志留系和泥盆系;后者的勘探目的层是石炭系、奥陶系、寒武系、震旦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和第三系。第二勘探目标是巴楚活动古隆起及其南斜坡,塔东残余古隆起及其西斜直线和塔南活动古隆起及其西南斜坡。它们的主要勘探目的层是石炭系、侏罗系、奥陶系、志留系和第三系. 相似文献
23.
基于对开江古隆起演化、储层特征及发育主控因素、气藏保存条件的研究,分析川东石炭系气藏成藏主控因素并总结成藏模式.认为川东石炭系气藏形成主要受三大因素控制,即开江古隆起演化控制着油气的聚集,优质储层是气藏形成的基础,盖层条件是气藏形成的关键.川东石炭系气藏成藏模式可分为两个阶段,第Ⅰ阶段是古隆起形成和古气藏形成,云南运动使石炭系储层更为发育,中三叠世印支运动时期,开江古隆起继承发展并基本定型,石炭系处于两高压泥岩层之间,下伏志留系烃源岩大量生烃,形成大规模地层-构造古气藏;第Ⅱ阶段是后期燕山和喜山运动的改造,古气藏在圈闭中重新分配. 相似文献
24.
《河南科学》2017,(6):945-950
基于三维有限差分程序FLAC3D,分析了砂土及黏土中圆形基坑开挖引起的维护结构及坑底隆起变形规律特性,并通过调整圆形基坑的开挖半径,研究了基坑开挖半径对维护结构及坑底隆起变形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土体类别对基坑变形特性分布没有显著影响;圆形基坑维护结构变形呈"后仰"式分布,且最大水平位移随开挖半径增大而不断增加,当连续墙结构其插入比控制在0.67左右时,其基坑变形大小能满足规范设计要求;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坑底隆起变形逐渐增大,当开挖半径达到60 m后,最大隆起变形不随开挖半径的增大而增加,且最大隆起变形区域基本位于0.2~0.8倍的开挖半径范围内. 相似文献
25.
甲骨文自1899年发现以来,一代又一代的浙籍学者为甲骨文等古文字学的创立、发展和壮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甲骨学研究来说,草创时期(1899-1928)和发展时期(1928-1937)有孙诒让筚路蓝缕,开拓榛莽;有罗振玉凿破鸿蒙,钩沉索颐;有王国维考地征史,挽世绝尤;有王襄鉴定购藏,首创字汇.1949年以后的全面展开时期,有唐兰审于点画,多有发明;有陈梦家继往开来,综合研究.今天,裘锡圭先生和曹锦炎先生退而不休,在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简牍、帛书等多个领域几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继续为古文字学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当下浙学研究如火如荼,与蜀学、湘学、徽学、闽学等相互妍美,共同点缀着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化百花园,并且以源泉之姿和活水之势给养着新时期浙江精神.在大力发展浙学的今天,一代又一代浙籍甲骨文等古文字学者所创造的巨大精神财富不应被忽视,纳入浙学体系刻不容缓.甲骨文等古文字学研究,不仅是浙学的特色,更是开展地域文化研究的王牌.所以,如何利用好一代又一代浙籍前辈学者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开展甲骨文等古文字学的接力和纵深研究,是新时期浙学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6.
本文报道了武陵山区的植物新记录——浙闽龙头草Meehania zheminensis A.Takano,Pan Li&G.-H.Xia,其与日本特有种高野山龙头草Meehania montis-koyae Ohwi形态近似.浙闽龙头草最初在中国浙江与福建被发现,并鉴定为高野山龙头草,后做了形态与分子的比较,确定其为新种.该种是武陵山区贵州、湖南和湖北3省的植物新记录.本文中引用的凭证标本均保存于吉首大学植物标本馆(JIU). 相似文献
27.
米文宝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11(1):64-67,91
本文从青藏高原隆起对我国现代季风形成和地貌三大阶梯分异的影响方面分析了青藏高原在我国自然地理环境演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为青藏高原隆起是我国现代季风形成和地貌三大阶梯形成的关键因素,也正是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才使我国三大自然地理区得以形成。 相似文献
28.
根据野外剖面观察和室内薄片鉴定,鲁西隆起区岩石类型主要为碳酸盐岩,包括白云岩、石灰岩及其过渡类型,其次为蒸发岩和膏溶角砾岩。研究区经历了多期次、多类型的成岩作用。储层储集空间主要包括晶间孔、粒间和粒内溶孔、残余粒内孔和粒间孔、铸模孔、溶洞和裂缝。结合研究区地质背景、岩石学特征和成岩作用分析,将该区成岩环境划分为海水成岩环境、表生成岩环境和埋藏成岩环境。其中:表生成岩环境中发育的溶蚀作用是优质储层形成的关键;海水成岩环境和中埋藏成岩环境中发育的白云石化作用对储层也起到了积极作用;而埋藏成岩环境中发育的胶结作用是造成储层物性变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9.
塔里木盆地古隆起的形成和油气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旭辉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4):461-465
塔北、巴楚和塔中隆起是塔里木盆地不同世代盆地原型结构复合的产物,对油气的分布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其中,塔中、塔北隆起,为海西期油气运聚的主要指向区,具有良好的储盖条件,是油气重要的聚集场所.中新生代昆仑山崛起,塔西南挤榨前渊形成,致使克拉通内拗陷转化并反转形成巴楚隆起,与塔西南前渊迭加的古生代源岩构成统一的成藏系统. 相似文献
30.
为掌握GFRP桩-土相互作用机理及压桩动态力学效应,开展GFRP静压桩模型试验研究,对表土隆起量和径向挤土压力进行分析.分析表明:表土隆起量在径向距离在1.8D(桩径)处达到峰值.此峰值随沉桩深度的增加而减小,数值最终大致稳定在0.05D;径向挤土压力随沉桩深度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当沉桩深度大致等于测点深度时,测点处径向挤土压力达到峰值;峰值径向挤土压力Pm随着径向距离的增大不断衰减.当径向距离达到3D时,Pm衰减至峰值径向挤土压力的最大值Pmm的30%以下;Pmm出现在桩身中下部,数值大致与桩径成正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