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化学   24篇
物理学   9篇
综合类   30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241.
本文通过对沙棘的生理特性及生态功能研究,分析了树龄与沙棘林生物量及各生长因子的关系。并分析了立地条件对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建立了用生长因子预测地上部生物量的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242.
在值相当大的情况下,Beauchamp和Olson的接近无偏估值模型的估值实际上具有严重的高估偏倚。因此,该模型不宜在柠条枝干生物量的估求中应用。 笔者提出的新无偏估值模型为。其实质是将校正因子e~c与初始模型的右边部分相乘。使用新模型对柠条枝干生物量进行估求,可同时达到取样快速与结果可靠的目的。 新模型不受σ值大小不同的局限,具有一般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43.
运用主分量分析(PCA)排序法对北京怀柔山区的暖温带灌丛群落进行了群系和群丛两个等级上的间接排序,降维效果较好.前三维占有信息量可达70%左右.灌丛的排序直观地反映了各样方之间的生态学距离,以及群落的连续性和间断性,并间接地反映了灌丛各类型的分布格局与其所处生境中坡向和水肥因子密切相关.主分量排序对灌丛样方具有一定的辅助分类作用,特别是对群丛的辅助分类效果更为明显.通过主分量分析,确定了对前三个主分量影响作用最大的种类.研究表明了主分量分析排序方法在灌丛研究中有良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44.
本文研究了昆明地区生长于石灰岩山地上的长穗高山栋萌生灌丛的地上部分生物量、净初级生产量及其萌生生长的特点.群落地上部分的生物量和净初级生产量因年龄、生境条件的不同有所变化.昆明地区4,5年生的长穗高山栎萌生灌丛地上部分的平均生物量和净初级生产量为11.86 t/hm~2和 4.09 t/hm~2.长穗高山栎遭砍伐后能很快萌生出大量新萌枝,第1,2年高生长显著,在以后的生长中多数萌枝将被淘汰,生长速度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245.
沙棘茎段组织培养体系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实优一号”沙棘品种的一年生茎段为材料,利用0.1 % HgCl2对其进行不同时间的表面消毒处理,并经过启动培养后,将生长健壮的茎段培养于含不同植物激素质量浓度配比的WPM生根培养基中,以期优化沙棘幼嫩茎段的表面消毒条件以及生根条件。结果显示,利用0.1 % HgCl2处理7 min,沙棘茎段成活率最高(100 %)且无污染,为最佳的茎段表面消毒条件。此外,与其他激素质量浓度配比相比,在添加0.5 mg·L-1 IBA的生根培养基中,茎段分化出1~3条短粗的根,生根率最高(60 %)。  相似文献   
246.
亚热带灌丛岩溶区夏季土壤CO_2浓度动态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CO2作为岩溶作用的重要驱动因素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本文在对南川市金佛山西坡次生灌丛区连续观测的基础上,对亚热带灌丛岩溶区夏季土壤CO2浓度动态作了详细的研究,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土壤CO2随着气温的日变化而呈现明显的日变化,同时对气温的变化有明显的滞后效应。(2)不同土壤深度CO2浓度的大小基本上呈同向变化,但深度对CO2浓度的影响较为复杂。(3)气温和地温的变化和土壤CO2浓度的变化有很大的一致性,温度的变化会引起土壤CO2浓度的较大变化,而植被层的湿度和土壤CO2浓度的变化之间的关系不明显,降水和表层土壤含水量对土壤CO2浓度的贡献较大。(4)土壤CO2明显的驱动着岩溶作用的进行。以上结论的得出对进一步研究土壤CO2对岩溶的驱动作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47.
俄罗斯大果沙棘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引进俄罗斯大果沙棘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48.
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中概述了国内外山楂、沙棘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的状况,分析了这两种楂物体中具有药理功能的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和药用价值。针对我国目前对山楂、沙棘资源开发、应用偏重果实,忽视叶体的这一现状,提出了从山楂叶、沙棘叶和生产沙棘油的废渣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课题,并对其可行性从四个方面进行了科学地分析与论证。(1)山楂、沙棘叶体与果实中所含有的活性物质成分一致。(2)这两种楂物叶体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均高于果实中的含量。(3)提取工艺和技术简单易行。(4)原料来源充足、产品用途广泛,该项目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49.
异鼠李素(IS)和芦丁(RU)是沙棘中存在的两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能有效清除体内的自由基。由于其在沙棘原料中含量低,还原性强,其标准品的制备和提纯难度较大。该研究采用乙醇溶解和高压液相制备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高纯度的IS和RU,并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质谱和核磁共振C/H谱进一步鉴定其化学结构。采用典型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获得的IS和RU产品的均一性(瓶内和瓶内)和稳定性(长期:6个月,-20 ℃;短期:1周,4 ℃和-20 ℃)进行验证。统计分析数据表明,IS和RU产品具有良好的均匀性和稳定性。采用多家实验室(n = 8)联合定值方式确定所制备的IS和RU标准物质的纯度分别为99.16%和99.22%,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0.14%和0.13%。该研究获得的IS和RU标准物质可作参考物质用于药物分析或沙棘类产品的质量评价,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该研究为沙棘中IS和RU标准物质的制备和质量验证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可推广应用于其他标准物质的制备过程。  相似文献   
250.
沙棘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等活性物质,在我国蒙古沙棘资源极其丰富,作为多用途产物,沙棘能够通过克隆方式无性繁殖,具有极强生命力与空间拓展性,其自身价值仍然有待开发。沙棘是世界干旱山地区中能够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合而为一的农作物,因此,本文针对沙棘资源的综合价值进行探究,从而将沙棘资源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实施开发,促进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