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264篇 |
免费 | 637篇 |
国内免费 | 3428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5726篇 |
晶体学 | 79篇 |
力学 | 36篇 |
综合类 | 97篇 |
数学 | 5篇 |
物理学 | 1137篇 |
综合类 | 424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121篇 |
2023年 | 196篇 |
2022年 | 303篇 |
2021年 | 287篇 |
2020年 | 274篇 |
2019年 | 223篇 |
2018年 | 146篇 |
2017年 | 181篇 |
2016年 | 232篇 |
2015年 | 241篇 |
2014年 | 450篇 |
2013年 | 423篇 |
2012年 | 415篇 |
2011年 | 396篇 |
2010年 | 422篇 |
2009年 | 504篇 |
2008年 | 492篇 |
2007年 | 459篇 |
2006年 | 413篇 |
2005年 | 435篇 |
2004年 | 416篇 |
2003年 | 362篇 |
2002年 | 367篇 |
2001年 | 336篇 |
2000年 | 260篇 |
1999年 | 356篇 |
1998年 | 328篇 |
1997年 | 312篇 |
1996年 | 266篇 |
1995年 | 267篇 |
1994年 | 260篇 |
1993年 | 169篇 |
1992年 | 231篇 |
1991年 | 227篇 |
1990年 | 168篇 |
1989年 | 164篇 |
1988年 | 64篇 |
1987年 | 59篇 |
1986年 | 43篇 |
1985年 | 28篇 |
1984年 | 15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57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合成了用作外周苯二氮受体潜在的选择性配体的N,N-二乙基-2-(4-碘苯基)-6-三氟甲基-咪唑并[1,2-a]吡啶-3-乙酰胺(ITFZOL).其放射性标记物[125I]ITFZOL通过碘脱锡化反应制备,放化得率75%~85%,比活度大于76GBq/μmol.小鼠尾静脉注射[125I]ITFZIOL后,放射性集中分布于肾上腺、肺、肾、心、嗅球和小脑等外周苯二氮受体高密度区域.预先给与外周苯二氮受体选择性配体PK11195明显减少外周苯二氮受体高密度区域放射性分布,提示[125I]ITFZOL对外周苯二氮受体具有较高的特异亲和性.生物活性数据表明,[125I]ITFZO是一种潜在的选择性外周苯二氮受体单光子放射性配体. 相似文献
992.
以1-苯基-3-甲基-5-苯氧基-吡唑-4-甲醛和1-苯基-3-甲基-5-对甲苯氧基-吡唑-4-甲醛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与苯乙酮(取代苯乙酮)发生羟醛缩合,合成出10种新型含吡唑基的查尔酮;再用此查尔酮与邻氨基硫酚在冰醋酸中反应,合成了10种新的1,5-苯并硫氮杂,化合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IR和1HNMR确认,同时测定了化合物6c的晶体结构.化合物6c属单斜晶系(Monoclinic),空间群P2(1)/n,晶胞参数a=1.1793(2)nm,b=1.1907(2)nm,c=1.8726(4)nm,α=90°,β=104.71(3)°,γ=90°,M=522.04,V=2.5432(9)nm3,D=1.363Mg/m3,Z=4,F(000)=1088. 相似文献
993.
N8H8环状异构体的结构与稳定性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在6-311 G**基组水平上对N8H8氮氢环状化合物可能存在的构型进行了几何优化,得到74种稳定异构体,应朋A然键轨道理论NBO和分子中的原子理论AIM分析了这些化合物成键特征和相对稳定性,G3MP2方法汁算了各异构体的能量及生成热.研究结果表明:N原子孤对电子到相邻的氮氮键的超共轭作用是影响氮氮键长变化的丰要因素;N8H8环状异构体的稳定性顺序为:六元环>七元环>八元环,五元环>三元环>四元环,六元环是这些N8H8环状异构体中最稳定的,最不稳定的是四元环,G19是所有环状异构体中能量最低的:M3能量最高,稳定性最差,A7密度最大. 相似文献
994.
在三乙胺的作用下,N-取代苯基-马来酰亚胺分别与α-氯代肟基乙酸和α-氯代肟基乙酸乙酯发生1,3-偶极环加成反应,合成了14种新型5-芳基-3a,6a-二氢4,6-二氧代氮杂茂并[3’,4'-d]异噁唑-3-甲酸衍生物(3a~3g)和5-芳基-3a,6a.二氢-4,6-二氧代氮杂茂并[3’,4’-d]异噁唑-3-甲酸乙酯衍生物(4a~4g),其结构经。HNMR、IR和元素分析测试技术得以表征。对化合物进行了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3a、3b和3c样品浓度为10umol/L时,对人白血病细胞生长的抑制率均为100%。化合物3d、3e和化合物4a、4d、4e对细胞分裂周期磷酸酯酶Cdc25A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当质量浓度为2×10^-5g/mL时,其抑制率分别为61.47%、66.23%、18.92%、22.49%和56.43%。并探讨了其构效关系。 相似文献
995.
996.
UV固化丙烯酸酯化有机硅及杂化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丙烯酸酯化有机硅及杂化材料因兼具有机硅材料的优异性能和光固化的高效、节能及环保等特点而得到广泛的应用。文章综述了光敏性丙烯酸酯化有机硅单体的种类、结构特点及其制备方法,分析了紫外光(UV)固化后聚合物及其杂化材料的性能,介绍了它们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97.
在固定床高压微反装置上考察了预硫化型NiMoS/γ-Al2O3催化剂上二苯并噻吩(DBT)加氢脱硫(HDS)反应和吲哚加氢脱氮(HDN)反应之间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吲哚对DBT的加氢脱硫反应具有抑制作用,其中对加氢路径(HYD)比对氢解路径(DDS)的抑制作用强,温度升高后,吲哚的抑制作用减弱。吲哚对DBT加氢脱硫反应的抑制作用源于吲哚及其HDN反应的中间产物在活性位上的竞争吸附。DBT和原位生成的H2S促进了催化剂表面硫阴离子空穴(CUS)向B酸位的转化,从而提高1,2-二氢吲哚(HIN)分子中C(sp3)—N键的断裂能力,使得吲哚的转化率和产物中邻乙基苯胺(OEA)的相对含量增大。HDN活性相的形成虽然需要硫原子的参与,但是活性相的保持并不需要大量的硫原子,较高含量硫化物存在时加氢活性位减少,不利于脱氮反应。 相似文献
998.
库仑滴定法测定有机硅样品中的氮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库仑滴定法研究了高分子和低分子硅氮化合物及含氮有机硅样品中氮含量的测定,并研究和讨论了影响测定结果准确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999.
由DPT与脲或硝基脲在硝化剂中反应可以合成2,4,6-三硝基-2,4,6-三氮杂环己酮。本文用~(15)N示踪原子对DPT分子中不同位置的氮原子分别进行标记,用~(15)N NMR谱图来考察~(15)N标记的反应物和产物分子中标记原子的位置及丰度。结果表明,与脲或硝基脲缩合的DPT硝解碎片为非硝基取代的N,N-二羟甲基胺,硝基脲上硝基与硝化剂之间存在着交换反应。 相似文献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