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9篇
  免费   218篇
  国内免费   813篇
化学   1116篇
晶体学   95篇
力学   46篇
综合类   20篇
数学   4篇
物理学   321篇
综合类   85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01.
Al2O3/SnO2 co-nanoparticles were prepared with a modified sol-gel technique followed by a thermal treatment process. With these co-nanoparticles the grafted collagen-Al2O3/SnO2 nanocomposites were obtained using a supersonic dispersion method. X-ray diffraction, FT-IR analysis,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GA/DTA and infrared emissivity test were performed to characterize the resulting nanoparticles and nanocomposites, respectively. The Al2O3/SnO2 co-nanoparticles showed a narrow distribution of size between 20-40 nm and could be uniformly absorbed on the tri-helix scaffolds of the grafted collagen without any aggregation. The nanocomposites possessed better thermal stability and substantially lower infrared emissivity than the grafted collagen and Al2O3/SnO2 co-nanoparticles with an increase of degradation temperature from 39 to 210 ℃ and a decrease of infrared emissivity from 0.850 of the grafted collagen and 0.708 of the Al2O3/SnO2 co-nanoparticles to 0.424, which provided a potential application of the nanocomposites to areas such as photoelectronics.  相似文献   
102.
杨琪  邓意达  胡文彬 《无机化学学报》2007,23(12):2049-2053
采用聚乙烯醇对碳纳米管表面进行改性,通过化学沉淀法将Al(OH)3均匀沉积在碳纳米管表面,然后在氮气气氛下于500 ℃煅烧2 h,制备出氧化铝/碳纳米管复合材料。采用TEM、TG、DTA、XRD、IR、氮吸附脱附(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分析)等对氧化铝/碳纳米管复合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未经聚乙烯醇改性的碳纳米管,氧化铝与碳纳米管相互分离;经聚乙烯醇改性的碳纳米管,氧化铝与碳纳米管结合良好。经聚乙烯醇改性的碳纳米管表面均匀覆盖一层聚乙烯醇膜,通过聚乙烯醇的吸附作用, Al(OH)3沉积在碳纳米管表面形成一层连续的覆盖层。  相似文献   
103.
研究了利用铝酸钠溶液碳酸化产生的沉淀, 经胶溶作用制备出纳米氢氧化铝溶胶的过程. 分析了铝酸钠溶液滴加到大量碳酸氢钠溶液中时发生的反应. X射线衍射研究结果表明, 在纳米氢氧化铝溶胶制备过程中, 从无定形氢氧化铝沉淀到拟薄水铝石的晶型转变过程是氢氧化铝沉淀胶溶时溶解再析出的过程. 将碳酸氢钠加入到苛性比为1.7的铝酸钠溶液中, 中和至苛性比为1.3后, 溶液诱导期中的紫外光谱显示270 nm处的Al(OH)3-6吸收增强. 经与含铝原子六配位的晶体紫外光谱对比后表明, 在铝酸钠分解生成氢氧化铝的过程中, 其铝的配位结构从四配位转化为六配位. 拟薄水铝石溶胶粒子的形貌与胶溶所用的酸和分散剂有关.  相似文献   
104.
以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与双酚A型聚碳酸酯(PC)为基体、氧化铝(Al2O3)作为导热填料,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BT/PC/Al_2O_3导热复合材料,采用亚磷酸三苯酯(TPPi)作为酯交换反应抑制剂调节材料中树脂基体的相态结构,并通过红外光谱分析(FTIR)、激光导热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及力学性能测试仪等对材料中的酯交换反应、导热性能、相态结构、结晶参数及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TPPi的加入可有效抑制体系中酯交换反应的发生,使PBT/PC共混物的相态结构改变,进而对填料的分布状态产生影响.当PBT/PC配比为1/1时,向其中加入1 wt%的TPPi可使体系的相态结构趋向于形成双连续相态结构,并有效提升材料的导热系数;在该体系中加入60 wt%的Al_2O_3后,材料的导热系数达到0.89 W/(m·K),相对于未加入TPPi的相同体系提升了13%.  相似文献   
105.
以咪唑类氯铝酸盐离子液体(x Al Cl_3-[C_(10)mim]Cl)为模板和铝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氧化铝纳米纤维.考察了氯铝酸盐离子液体中Al Cl_3的摩尔分数以及焙烧温度对纤维状氧化铝合成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物理吸附仪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氯铝酸盐离子液体可以同时作为模板剂和铝源合成具有一定形貌的氧化铝.当Al Cl_3的摩尔分数x(Al Cl_3)=0.5时,可以合成出纳米纤维状氧化铝,纳米纤维直径约为2 nm,长度约为200 nm,比表面积为238.38 m~2/g,孔容为0.54 cm~3/g,平均孔径为8.43 nm.合成的氧化铝具有高的热稳定性,在900℃下焙烧依然能够很好地保持其形貌结构和γ晶型.此外,提出了氢键共π-π键堆积机理来解释超细纤维氧化铝的合成过程.  相似文献   
106.
以γ-Al_2O_3为载体,制备了一系列不同NiO负载量的NiMo/γ-Al_2O_3催化剂,利用XRD、~(27)Al-MAS NMR、Py-FTIR和HRTEM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在高压微反装置对该系列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性能进行了评价,研究了助剂Ni与载体γ-Al_2O_3中不饱和铝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催化剂活性相结构形貌和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助剂Ni优先作用于γ-Al_2O_3表面的四配位不饱和铝原子位置;随着NiO负载量的增加,硫化态NiMo/γ-Al_2O_3催化剂中MoS_2活性相的长度变短、堆垛层数增加。Ni的引入能明显提高NiMo/γ-Al_2O_3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但其加氢选择性则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07.
利用XRD、DTA TG等技术研究了蔗糖在氧化铝上的分散状况 .结果表明 ,用浸渍法制备的样品中 ,蔗糖可单层分散于氧化铝表面 ,XRD相定量参比法测得其分散容量为 0 65 g蔗糖/gγ Al2 O3 (0 3 3 g蔗糖 /1 0 0m2 γ Al2 O3 ) .在氮气氛下加热分解蔗糖 /氧化铝样品可得到一种碳 氧化铝复合材料 ,它用于DeNOx催化剂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8.
化学沉积Ni-P-Al2O3和Ni-P-SiC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与物理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化学沉积方法,可以制备以镍磷合金为基质的复合硬质相粒子的复合材料[1].镍磷合金颇受青睐之处在于可以调整成分和时效处理温度来改变其组织结构,进而获得广泛变化的性能[2,3].本文报道化学沉积获得的NiP氧化铝和NiP碳化硅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与...  相似文献   
109.
以负载了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酮[5](PMBP)的纳米氧化铝为微柱吸附材料,采用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系统地研究了其在动态条件下对稀土离子Sc^3 、Y^3 和La^3 的吸附性能,并确定了最佳吸附及解脱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pH为4.5时,分析物均可被上述吸附材料定量吸附;用0.5moL/L盐酸溶液可将吸附在微柱上的稀土离子完全解脱。本法对Sc^3 、Y^3 和La^3 的检出限分别为0.16、0.19和0.39μg/L;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2.7%、3.2%和1.6%(n=9,C=0.5mg/L)。方法应用于植物标样中痕量Sc、Y和La的测定,其测定值与标样值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110.
曾锋  陈丽旋  崔昆燕  张干 《分析化学》2005,33(8):1063-1067
建立了硅胶-氧化铝层析柱净化分离,GC—MS、GC—FID定性定量分析沉积物样品邻苯二甲酸酯类有机污染物Phthalate esters(PAEs)的方法。比较了Florisil、硅胶、氧化铝和硅胶-氧化铝层析柱对PAEs分离特征;优化了硅胶-氧化铝层析柱净化分离PAEs的条件。方法线性范围0.05~500μg/g,回收率75.3%~113.6%,相对标准偏差2.74%~12.2%,检出限0.29~1.2ng/g。内标法定量,应用于珠江口沉积物样品中PAEs测定,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