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40篇
  免费   228篇
  国内免费   201篇
化学   219篇
晶体学   53篇
力学   72篇
综合类   24篇
数学   85篇
物理学   620篇
综合类   5396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368篇
  2013年   313篇
  2012年   377篇
  2011年   343篇
  2010年   333篇
  2009年   378篇
  2008年   419篇
  2007年   327篇
  2006年   272篇
  2005年   220篇
  2004年   246篇
  2003年   259篇
  2002年   263篇
  2001年   235篇
  2000年   226篇
  1999年   172篇
  1998年   161篇
  1997年   146篇
  1996年   124篇
  1995年   124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77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94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利用加工轨迹的逆向分析法,在分析加工路线具有重复性的基础上使用子程序的编程方法来控制零件的粗车和精车,从而提高工件表面的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重点论述了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体化教学要求教师既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有熟练的操作技能。一体化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操作技能,加快了"双师型"建设,是目前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3.
李伟  李佳 《科技资讯》2007,(17):74-74
本文阐述了钣金加工工艺的一个新的突破——使用数控冲剪复合机床进行冲压。通过和使用传统数控冲压设备进行加工的工艺的分析对比,列出不同工艺的优缺点,并对数控冲压设备在加工工艺方面的应用发展前景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4.
板栗综合加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板栗(Castaneamollisinma)属山毛榉科(Fagaceae),原产我国,既是一种重要木本粮食植物,又是一种广为人民喜食的坚果果品。其经济价值高在我国产区分布很广。我国华北、华南、西南、华东地区,如河北、山东、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安徽等地均盛产板栗。尤其近年来。因其经济价值高,不少地区纷纷扩种板栗,仅江西省近来就扩种板栗30多万亩。然而由于板栗易霉烂变质、生虫而不耐保存。尽管世界上许多人对板栗保鲜作了大量研究,但致今尚未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因而不但降低了板栗利用率也限制了其经济价值提高。研究板栗综合利用深加工技术,则是提高板栗利用率,增大板栗附加值,使其发挥更大经济效益的较佳途径。为此我们对板栗综合加工技术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效果。现将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
17.
甘肃岷州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向美国利邦国际公司销售当归、黄芪、红山叶提取物采购台同日前签订.合同约定岷州公司在两年内每年向美国利邦国际公司提供总价值6200多万元人民币的当归、黄芪、红山叶三种中草药提取物1000吨。千年药乡岷县的中药材精加工产品将首次走出国门。  相似文献   
18.
赵彪 《大理科技》2005,(1):61-63
1前言 马铃薯是重要的粮、菜、饲兼用作物和工业原料.产量在全球粮食作物中居第四位(继小麦、玉米、水稻之后),它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营养成分全和产业链长等特点,而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总产逐步上升.加工产品呈多样化发展。马铃薯是我国的重要农作物之一.据统计2001年全国种植面积达466.67万公顷,约占世界种植面积的1/5.总产超过6000万吨,约占世界总产的1/4.居世界首位。  相似文献   
19.
邵政 《科技信息》2008,(32):253-253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良好的情绪往往能产生说教及语言无法替代的感染效应。它不仅能缩短师生问的距离,创造和谐、融洽氛围,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强化学生注意的稳定性与长久性,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