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278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吸气、放松是歌唱声腔形态建立的重要因素。树立正确的声乐概念,掌握腔体吸气与松开的训练方法,才能使歌唱的声腔形态得到最为直观和有效的建构与把握,使气息、音高、音量、音色等相互追逐遇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92.
钢琴艺术指导从本质上看隶属于音乐表演范畴,这就决定其本身的艺术性和创新性。以《玫瑰三愿》和《故乡》为例论述钢琴艺术指导在教学中的具体实践,指出钢琴艺术指导教师应该具备了解歌唱艺术、歌唱语言、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等基本素质,以便更好地完成钢琴艺术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93.
每个学习声乐的人都在寻找正确的歌唱方法。古往今来,什么是正确的歌唱方法成了讨论不休的话题。因为歌唱的无穷魅力与抽象性而使得它更笼罩了神秘的气息,对它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是非常具有前景的一项课题。本文通过对呼吸、发声、共鸣、语言等歌唱内容的涉及,力求简洁明了的阐述正确歌唱的内涵,希望对声乐学习者把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4.
“回归诗性,建构经典”——论当代诗歌书写的精神向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坚、韩东为代表的口语诗歌写作,注重日常性,拒绝伪抒情,曾经推动了当代诗歌的发展,但是成为主流的"口语写作"也出现了书写的中心化倾向,背离了诗歌艺术的艺术指涉,渐渐远离了诗歌本体所追求的文学性、内歌唱、经典性。  相似文献   
95.
李枫的散文集《以和你相同的歌唱》是一部向曾教过自己的老师们致敬,同时又将其品质向自己学生传承的散文集。她不仅回忆了各位老师的优良品质,更将这种品质延伸到自己的育人活动中。李枫是一位典型的红色少年,在其职业生涯中,也表现为一位隐藏于人群深处的英雄所应具备的多种素质。这与她早年接受的教育有密切关系,同时,这也是新世纪的年轻人普遍缺乏并应加以学习的品质。李枫的散文集《以和你相同的歌唱》以自己的生活体验为素材,同时也丰富了大庆文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   
96.
歌曲《思儿》是现代民族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主要唱段之一,声乐教学实践中受到广泛欢迎的一首作品。本人多次演唱过歌曲《思儿》,也指导过不同层次学生演唱这首作品,在论述的过程中将感性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紧扣歌剧的相关背景,从歌曲的音乐结构、演唱技巧等方面对作品进行诠释。  相似文献   
97.
歌唱艺术是指演唱者对属于一度创作的声乐作品进行二度创作的艺术形式。其中包括"演"和"唱"两部分内容,即运用歌声技巧和形体表演技巧体现作品的主题。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学习声乐演唱的过程中,现在许多声乐演员和正在学习声乐的学生,更加注重的是歌唱声音部分,在声音上精益求精,力求通过科学的演唱方法来提高自己的声音表现力和自己的演唱水平,而不重视对歌唱艺术中形体表演的研究。  相似文献   
98.
歌唱旋律中的语气、重音、句顿、停连、节奏等,是歌唱语言表达的外部技术手段。歌唱教学中要善于研究歌唱语言、语调、语气的情感表达规律,运用歌唱语言的声音、语调的色彩、语气的口吻、语势的规格来表达作品的内涵,丰富旋律音调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99.
审美观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里的一种反映。歌唱语言是生活语言的加工。由于历史、民族、文化、地理、气候等因素不同,人们的歌唱声音审美也各不相同。各种声音的审美都有其固有性,对此不能强加高低优劣之分。  相似文献   
100.
歌唱时,要获得圆润、优美的声音。就必须运用正确的、科学的歌唱方法——打开喉咙。打开喉咙对歌唱的重要性如同进屋要先开门一样。只有喉咙打开,气息才能垂直、顺畅的流动,再加上共鸣腔体的合理运用,才能出现理想的音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