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2篇
综合类   2篇
综合类   15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藻灰岩在柴达木盆地跃西地区第三系湖相地层中广泛分布,是该区碳酸盐岩储层中最重要的一类油气储层。该类储层储集性能优良,单井获高产工业油流,是跃西地区近期一个新的勘探领域。但由于藻灰岩厚度薄,且与多种岩性互层沉积,加之藻灰岩本身具有多样性,导致了该类储层识别难度的加大和评价精度的降低。从藻灰岩测井响应特征入手,在应用岩性测井曲线与声波测井曲线重叠,刻画识别储层的基础上,再用三孔隙度测井曲线重叠识别藻灰岩,效果较好,为识别此类复杂储层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方法。  相似文献   
112.
通过对砂西N1-N12层的构造、断层封闭性、沉积相、储层、隔层厚度等特征研究,认为砂西N1-N12构造是一个复杂的鼻状构造,目的层存在15条断层,其中Ⅱ、(2)、(7)、(9)号断层的封闭性好于其他断层,断层的主要活动期是N22-N32;砂西N1-N12自下而上为一套由湖泊向辫状河三角洲相过渡的反旋回沉积,物源主要来自西部和北西方向,受控于阿拉尔河北沉积体系;Ⅱ号断层上盘储层属于中孔、中渗类型,下盘储层属于低孔、低渗类型;上盘胶结物含量、成分成熟度小于下盘;上盘粒间孔远高于下盘。研究认为,Ⅱ号断层上盘油气产量高的主控因素是构造断裂、储层特征和孔隙类型;Ⅵ~Ⅷ油层组油气富集的主控因素有构造特征、断层封闭性、隔层厚度、沉积特征等。  相似文献   
113.
柴达木盆地难采石油地质储量资源丰富,难采储量分散、规模小、地质条件复杂、油井产量低且递减快、开采成本高,开发程度不高。探讨了适于柴达木盆地难采储量开发的技术措施与针对性、适应性。研究了应采取的新工艺、新技术,找到适用于油藏自身特点的工艺技术,实践证明经济、实用、有效。  相似文献   
114.
柴达木盆地中新生代三大含油气系统及勘探焦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达木盆地经多年勘探已形成北部侏罗系找油 ,西部第三系找油和东部第四系找气的勘探局面 ,但进一步的勘探却举步维艰 .为了开创新的局面 ,寻找新的突破口 ,在综合分析该区地震、地质和油气藏特征的基础上 ,应用含油气系统新概念分析了各系统基本要素和特征 ,并对各系统的运行过程进行了分析 ,总结出该盆地含油气系统的纵横向变化规律 .认为各系统烃源岩均有西好东差的特征 .找出了各系统勘探存在的焦点问题 ,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以及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15.
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北部最大的中、新生代山间盆地,为阿尔金山、祁连山和昆仑山所围绕,形成"三山一盆"的构造格局,具有复杂的盆山关系。通过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地震资料精细构造解释,首次发现跃进二号东构造下部干柴沟组构造为正花状构造,而其上部干柴沟组、油砂山组、狮子沟组、七个泉组构造为负花状构造。构造演化剖面分析表明,走滑构造发育经历了七个泉组沉积末期强烈的压扭构造作用,发育了正花状构造样式,而至柴达木组沉积的前期构造由经历了强烈的张扭构造作用,发育了负花状构造,且叠加在早期正花状构造之上,使得浅层层序主要发育正断层,两期走滑断裂作用叠加产生了现今复杂的负反转走滑断裂带。而柴达木盆地北部地区也有相同的构造特征,由此可推断柴达木盆地是受阿尔金走滑断裂影响的斜向压扭构造,非走滑断裂主干位移带内的拉分盆地。因此,系统分析柴达木盆地地区构造发育演化对于深入认识复杂的盆山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6.
通过对青藏高原北麓柴达木盆地内甜参1井晚新近纪以来的砾岩层特征的研究,并结合砾岩层年代分析,初步探讨了砾岩层反映的青藏高原隆起信息:新近纪晚期青藏高原经历了一系列的隆起阶段,隆起频度较大;早更新世青藏高原处于相对平静的时期,以较短时期的相对隆起;中更新世高原进入强烈隆升时期,尤以晚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的两次隆升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117.
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古生界烃源岩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有机碳含量,可溶有机质含量及其转化率、热解参数、饱和烃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饱和烃单体烃碳同位素分布特征等方面,综合分析了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古生界各时代岩样的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并对其生烃潜力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91)古生界岩样的有机质丰度变化较大,其中,石炭系泥岩可能为比较好的生油岩(须证实),石炭系灰岩在部分地区(如羊肠子沟-石灰沟和德令哈北)也可能为烃源岩,而其他古生界层系可能不是本区有利的烃源岩;(2)烃源岩的有机质类型为Ⅰ,Ⅱ型干酪根,且大多达到成熟一高,过成熟阶段;(3)烃源岩多数为强还原环境下沉积的海相碳酸盐岩,泥页岩,部分为海陆过渡相的弱氧化至弱还原环境沉积。  相似文献   
118.
柴达木盆地西部阿尔金山前中、下侏罗统暗色含煤地层发育,对其沉积及展布特征认识不够是导致该区侏罗系油气勘探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以古水流分析为主要手段。结合地表露头、地层残留厚度及钻井资料对该区中、下侏罗统的展布特征及其对油气的控制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早、中侏罗世在古阿拉巴斯套山与古昆仑山之间发育一个大的近东西向展布的沉积坳陷(古泛茫崖坳陷)。坳陷的沉积中心在古阿尔金山区,西北部边界越过占阿尔金山区与塔东南中、下侏罗统沉积连为一体,东北部边界位于阿拉巴斯套地区,南部边界在红柳泉-煤沟-黑石山-月牙山一线。山前斜坡带分布多为冲积扇、沼泽化冲积平原等边缘相粗碎屑沉积,烃源岩不发育;而山前带清水沟-月牙山北一线湖相暗色泥页岩发育,为中等烃源岩,具备一定的生烃能力。该区油气勘探应以山前带为主,适当靠近阿尔金山的清水沟和月牙山西是两个有利勘探区。  相似文献   
119.
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第三系成岩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认清柴北缘第三系有利储层的分布规律 ,在岩心观察、微观照片及分析化验的基础上 ,认为本区主要的成岩作用类型有胶结作用、交代作用及溶解作用 ,其中早期及中期的碳酸盐胶结物的溶解作用对本区第三系储层形成次生孔隙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碳酸盐质量分数小于 2 0 %的情况下 ,易产生有利的次生孔隙 .成岩作用的发育造成柴北缘地区第三系储层以剩余粒间孔 -粒间溶孔 -粒间溶蚀缝组合为主  相似文献   
120.
用返滴定法测定了柴达木盆地部分岩心中的总有机酸含量,考察了萃取溶剂、煮沸时间、滴定方式等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岩心颗粒越小,萃取率越高,实验中可将岩心研磨至37μm(400目)。体积比为3:7的苯—乙醇混合溶剂的萃取效果好于乙醇、氯仿—乙醇。加热煮沸时间对有机酸的测定结果影响不大,加热煮沸5min即可达到萃取平衡。柴达木盆地有机酸的酸值波动较大,为0.1954—0.2336mmol/g。与直接滴定法相比较,返滴定法测定具有萃取率高、终点易观察、结果重复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