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9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63篇
化学   100篇
力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数学   24篇
物理学   37篇
综合类   77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为提高菌核曲霉(Aspergillus sclerotiorum)As-68菌株发酵液对水稻白叶枯病菌的抑菌活性,用响应面法优化培养基配方和发酵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出适宜的碳源、氮源及其浓度和适宜发酵条件,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探究碳源浓度、氮源浓度、菌龄和转速对抑制水稻白叶枯病菌影响效果,采用...  相似文献   
42.
本试验以壶瓶枣为试材,研究枣果树上和采后转红机理的异同,通过枣果果皮酚类物质、褐变相关酶及褐变度的分析,探讨采后枣果果皮转红与褐变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枣果着色面积的增大,树上枣果果皮褐变度变化较小,而采后枣果褐变度显著增大。树上枣果果皮酚类物质含量与PPO活性均呈缓慢增大趋势,而采后枣果果皮酚类物质含量下降,PPO活性增加,采后枣果皮酚类物质与褐变度呈显著负相关(r壶瓶枣=-0.952**),采后枣果果皮PPO活性与褐变度呈显著正相关(r壶瓶枣=0.786*),表明采后枣果转红是酚类物质的氧化作用且PPO是褐变主要酶。  相似文献   
43.
新词     
《广东科技》2011,20(17)
超级淋病菌 据《科技日报》报道,一个国际传染病专家团队报告指出,他们在日本发现了一种新型淋病菌,这种名为H041的菌种对目前已知的所有抗生素具有抗药性。  相似文献   
44.
脲对果菠萝蛋白酶的变性与失活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脲为变性剂,以荧光光谱为监测手段,对果菠萝蛋白酶(Fruit bromelain)的分子构象变化进行研究,酶的荧光强度随脲浓度增大而递增,发射峰出现红移。荧光偏振在 230~240 nm及 260~290 nm 出现二个负峰,后者较为显著,并随脲浓度增大而加剧。脲对酶水解N-苄氧羰酰 L-赖氨酸对硝基酚酯(CBZ-Lys·pNP)活力的影响,表现为非竞争性抑制类型;比较脲对游离酶(E)及结合酶(ES)的失活速度常数。结果二者相等,底物不表现保护作用。测定酶在不同浓度脲中的变性速度常数和失活速度常数,比较了酶的构象变化及催化活力的关系,酶的失活速度常数比变性速度约大6~16倍。说明酶活性中心对脲的敏感性,酶活力的表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酶构象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45.
化香果单宁及其有关化合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60%丙酮水溶液室温浸化香果,使用几种凝胶柱层析,从化香果丙酮水提取物中分离了5种化合物。根据化学反应及真实样品共层析和氢核磁共振谱分析,其中四种化合物被鉴定为鞣花酸、没食子酸、英国栎鞣花素和木麻黄亭,另一种化合物待鉴定。  相似文献   
46.
田间调查表明,田间稻曲病菌菌核形成量,其幅度每亩为0~318粒,每亩加权平均为18.69~36.75粒。自然条件下越冬后菌核到早稻孕穗时,其萌发率旱田、水田分别为60.6%和22.8%。室内高湿培养二年总萌发率高达98%其中第一年萌发率为77.2%第二年为20.8%。菌核形成子座必需有一定光照。高湿、25℃、光照条件最有利菌核萌发,形成子座和产生子囊孢子。子囊孢子长度变化同光、暗条件和子座成熟度有关。子囊孢子易萌发直接在孢子两端形成小孢子。加水稻花器或0.5%葡萄糖液能显著地促使子囊孢子快速萌发并形成多个小孢子。该小孢子通过直接形成侵染钉或先形成芽管,附着孢然后侵染水稻。侵染主要集中在处于破口前期的水稻柱头的乳头上。  相似文献   
47.
云南木兰科新植物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1 显脉木兰新种 Magnolia phanerophlebia B. L. Chen, sp. nov. Arbor parva glaberrima, c. 3 m alta. 6 cm in diam., cortice incano laevi: ramuli junniores virides in sicco cinerascentes et pruinosi. Folia sempervirentia, lamina rigide coriacea, obovata vel obovato-elliptica'35-43cm longa, 10-17 cm lata, apice acuta vel breviter acuminata, basi anguste cuneata, supra nitidissima  相似文献   
48.
采用有溶剂提取和聚丙烯酰胺等电聚焦电泳方法,从玉米抗大斑病菌品种“苏玉四号”叶片中初步鉴定了其特异性抗病蛋白,通过与大斑病菌孢子的孵育实验,确认该特异性蛋白质能与孢子产生吸附,并对孢子的萌发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对兔红细胞有凝集作用,该特异性抗病蛋白质的等电点为5.0。  相似文献   
49.
报道毛竹基腐病菌(暗孢节菱孢)的形态特征,孢子萌发方式和主要生态特性。电镜观察表明,该菌的基本形态与M.B.Ellis所描述的一致外,还发现了一些未被描述过的孢子类型:(1)长椭圆形一棍棒状的分生孢子;(2)向顶性陆续形成的分生孢子链;(3)间生和顶生的厚坦孢子。孢子萌发试验结果表明:该菌的分生孢子有两种萌发方式:一种是产生芽管,另一种是产生泡囊,囊中含有多个无色球状或椭圆形的孢子。适合孢子萌发的  相似文献   
50.
通过对Azolla filiculoides孢子果和幼孢子体的SEM系统观察,进一步了解其个体发育过程中的形态特点,这有助于对A.filiculoides的鉴别和了解其适应于有性生殖的形态特点,气孔是由一个细胞所组成,与前人所推测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