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谈英汉网络语言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网络英语对网络汉语的影响力,认为二者同时又受互联网时速性和可视性的影响,各自发生着不可思议的变化,而二者的变化又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2.
“天人合一”是李泽厚始终关注的话题,他通过运用“西体”——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和康德主体性哲学,对中国传统思想——“天人合一”进行消解与重构,认为“天人合一”不再是基于农业小生产的“顺天”、“委天数”,“天”不再是主宰与命定的决定者;人不是被动的,而是积极能动的。人通过实践,实现感性与理性的“积淀”,并运用这一“积淀”去实践于自然,实现人“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从而实现“天人和一”,“杂糅与调试”是李泽厚“天人合一”思想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文化身份研究是近三十年来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运用其主要研究成果,从译者的视角着手,以林语堂的译者文化身份为个案,分析翻译研究中的活动主体译者的杂糅特质,旨在进一步认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担当的重要作用,促使翻译研究向纵深推进.  相似文献   
14.
《潍坊学院学报》2015,(4):34-36
身份流变是美国华裔文学中倍受关注的主题之一,也是20世纪90年代后文化研究中的焦点。本文以后殖民文化研究及斯图亚特·霍尔的身份流变论为理论基础,通过对林露德《千金》和《木鱼歌》的文本分析,探寻林露德这两部小说中华人族裔身份的流变轨迹。  相似文献   
15.
以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为具体个案,分析当代中国文化格局中民歌与当代大众文化发展的关系,认为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和条件下,民歌这种农业文明的文化现象通过与都市大众文化以某种方式结合,发展成为一种当代文化景观,其中复杂的价值含义和社会作用值得人们认真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王友强 《科技信息》2011,(10):I0139-I0141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又塑造了人。中国传统文化特质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国民品格:对社会的入世求实精神与轻视对自然的探索研求、轻视科学技术杂糅并存,崇尚德操气节与德力分离、德智分离、义利分离及泛伦理主义杂糅并存,讲究中和、礼仪、和平与折中、均衡、面子杂糅并存,豁达乐观、知足常乐与安贫乐道、不思进取杂糅并存,刻苦耐劳、自强不息与盲目性、缺乏科学性杂糅并存。但其主流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崇尚德操、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和国民品格。  相似文献   
17.
张蕴艳 《高分子学报》2019,51(12):142-150
通过校辑鲁迅《故事新编》手稿,笔者发现在《故事新编》手稿与其他版本之间的改动与差异,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这些改动与差异,是极“有意味的形式”。将这些文本中从字、词、句的增删修改到修辞手法的变异,与鲁迅的创作心境和文化心理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可以更充分并切实地剖析《故事新编》纸面背后的动态的心理故事。而《故事新编》手稿中字、词、句的增删修改,一个突出的特点是表示时间与时态的词汇的改动,通过辨析这种改动,探测鲁迅的时间意识,以及其记忆“杂糅”结构中隐含的整体性,可约略窥见其创作心境与文化心理的某个侧面。简言之,即一种在“终末论”光照下,强调伦理的进化的、具有反讽的整体性的时间意识。  相似文献   
18.
台湾的道教是从大陆流传过去的,其发展与移民为始终。流传在台湾的道教是大陆道教的正一道。正一道在海峡两岸不同的文化环境里,其发展走向表现有三:1、以西中、西南部为传播重点的布道走势与大陆相异;2、与佛教杂糅的形式衍变与大陆相通;3、融道教为民俗,兴民俗以倡道教的发展趋向与大陆相彰。  相似文献   
19.
在叶芝的《苍鹭蛋》中,苍鹭没有直接出场,却至始至终笼罩着整个剧本,既决定着人物的命运,也推动着情节的发展。论文认为它是神圣大自然的象征,是英国统治者的象征,是与人结合的神的象征,是特定时代伦理标准的象征,同时还是艺术创作缪斯的象征。苍鹭多重隐喻的形成与作品材料的多重来源和互文性的创作特色、多种戏剧体裁和氛围的杂糅、象征主义的创作方法等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