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7篇
化学   17篇
综合类   34篇
物理学   6篇
综合类   19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106 aeeessions of Tibetan wild barley, including 50 accessions of the two-rowed wiht barley Hordeum vulgare ssp. sopntaneum (HS), 27 accessions of the six-rowed bottle-shaped wild barley H. lagunculiforme (HL) and 29 accessions of the six-rowed wiht barley H. agriocrithon (HA) that separately represent different agrigeographical regions of Tibet, were used to study the genetic diversity and genetie differentiation using SSR markers selected from seven barley linkage groups. 229 allelic variants were identified with an average of 7.6 alleles/locus. The average of total number of alleles per locus in HA (6.4)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in HS (3.9) and HL (3.4). The genetie diversity and its standard deviation among the three subspecies were in the order of HS〉HL〉HA. Very significant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was observed among the three subspecies of wild barley. Comparisons of the results fiom this and previous studies showed a strong Oriental-Occidental differentiation of barley, and that Shannan region of Tibet might be the center of origin of the Tibetan two-rowed wild barley, thus supporting not only the hypothesis of a mono-phyletie origin of cultivated barley but also the proposition that the Tibetan two-rowed wild barley as ultimate progenitor of Chinese cultivated barley.  相似文献   
2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于2003年3月中旬组织以杨弘远院士为组长的验收专家组对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教授主持的基金重大项目“稻麦玉米重要基因的鉴定和利用途径的基础研究”进行了验收评议。专家们认为该项目很好地完成了计划的研究内容,达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一批有影响的研究结果,在以下几方面有较突出的进展:  相似文献   
213.
用透射电镜对南黄大麦幼叶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的研究表明,细胞的代谢活性旺盛,但叶绿体的发育极其简单,没有基粒类囊体,更不具基粒的垛叠,只见初始的少量基质片层和嗜锇颗粒.  相似文献   
214.
湖北大麦品种资源的RAPD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105份湖北栽培大麦酯酶同工酶研究的基础上,采用RAPD技术对分属于8种酶谱类型的10份湖北栽培大麦品种进行了研究.63个随机引物中有12个引物产生稳定多态性的带,共扩增出73条带,其中46条表现出多态性.将每一条带视为一个独立的性状,按其有无列出二元数据矩阵,计算Nei氏相似性系数(S)和遗传距离(D),列出遗传距离矩阵,采用PHYLIP3.5c软件包进行聚类.讨论了RAPD的稳定性以及RAPD标记与同工酶标记的异同.  相似文献   
215.
全酶法制备大麦糖浆的最佳工艺为:高温α-淀粉酶加量8u/g大麦,液化时间10min;糖化温度60℃,pH60,糖化时间8h,β-淀粉酶加量100u/g大麦。由此工艺制备的大麦糖浆的DE值为72%,极限发酵度为74%。  相似文献   
216.
对17个不同抗湿类型的大麦品种进行连续湿害处理。根据田间调查及生理生化分析的叶片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叶片脯氨酸累积、过氧化酶活性、电导率等性状计算受害率。田间调查性状经主成分分析.对不同大麦品种的抗湿特性进行了评价和分类。对大麦生理生化指标经通径分析表明:大麦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植株含水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叶片脯氨酸含量的受害率与产量均存在相关性,有的相关性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17.
大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的基本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雄性不育系40A是由核基因和环境条件互作而致的光温敏雄性不育新品系。对其在不同播期下的育性表现F1杂种优势的研究结果表明:该不育系早播表现为雄性可育(武汉地区在10月20日以前播种),晚播表现为雄性不育(武汉地区在12月上、中旬播种)。与多个测交恢复系配制的F1杂种育性完全正常,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218.
219.
我国植物分子育种的研究进展ProgressinMolecularBreedinginPlantinChina¥//黄群策(湘潭师范学院生物系,副教授湘潭411201)国内外植物育种的历史已经证实,新的育种方法的采用和新的育种途径的探索成功将会提高植物...  相似文献   
220.
报道了南黄大麦叶的红外光谱分析,发现黄化与绿色大麦叶的生物大分子中的OH,CH2,C=O,C-O-C等基因的红外吸收峰的强度相近,而CH3基的吸收峰强度随大麦的发育呈规律性的变化,即在生长初期增强,在抽穗(4月初)后则急剧下降,联系黄化大麦叶在4月前为浅黄色,4月后逐渐转为淡绿色的叶色变化过程,认为南黄大麦叶前期黄化的原因,可能是色素中类胡萝卜素在发育初期含量较多,在转绿的4月后,其相对含量也急剧降低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