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16篇
  免费   494篇
  国内免费   2741篇
化学   5943篇
晶体学   82篇
力学   103篇
综合类   110篇
数学   13篇
物理学   1368篇
综合类   3732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160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153篇
  2019年   153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154篇
  2016年   160篇
  2015年   190篇
  2014年   348篇
  2013年   392篇
  2012年   363篇
  2011年   384篇
  2010年   386篇
  2009年   399篇
  2008年   434篇
  2007年   384篇
  2006年   410篇
  2005年   447篇
  2004年   410篇
  2003年   449篇
  2002年   440篇
  2001年   442篇
  2000年   441篇
  1999年   464篇
  1998年   400篇
  1997年   369篇
  1996年   383篇
  1995年   389篇
  1994年   341篇
  1993年   275篇
  1992年   280篇
  1991年   277篇
  1990年   223篇
  1989年   238篇
  1988年   73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结合现行规范在阐明预应力铜束数量估算原理的基础上,从工程实际的角度出发,用VisualBasic语言编制“预应力铜柬数量估算”程序,并把计算结果与桥梁博士相对比,以验证本方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2.
何静婧  刘玮  李志国  李博研  韩安军  李光旻  张超  张毅  孙云 《物理学报》2012,61(19):198801-198801
在柔性聚酰亚胺衬底上低温制备Cu(In,Ga)Se2薄膜太阳能电池, Na的掺入会改善电池特性, 但不同的掺Na工艺对Cu(In,Ga)Se2薄膜和器件特性的改善机理不同. 本实验通过对比前掺NaF和后掺NaF工艺发现, 在前掺Na工艺下, 由于Na始终存在于Cu(In,Ga)Se2薄膜生长过程中, Na存在于多晶 Cu(In,Ga)Se2 薄膜晶界处, 起到了扩散势垒的作用, 导致晶粒细碎、加剧两相分离, 同时减小了施主缺陷的形成概率; 而在后掺Na工艺下, 掺入的Na对薄膜的结构及生长不产生影响, 仅仅起到了钝化施主缺陷、改善薄膜缺陷态的作用. 同时, 研究表明, 后掺Na工艺中, NaF必须依靠外界能量辅助才能扩散进Cu(In,Ga)Se2内部, 实验结果证实, 只有衬底温度达到350 ℃以上时, 掺入的NaF才能较好地改善薄膜特性. 最终经掺Na工艺的优化, 得到低温工艺制备的柔性聚酰亚胺衬底器件效率达10.4%.  相似文献   
43.
测量了c轴高度定向的YBa2Cu3O7-δ高Tc超导薄膜经300~750℃退火后的红外反射光谱和不同掺Zn量的YBa2Cu3-xZnxO7-δ块状材料的红外吸收光谱。根据这些光谱中Cu-O吸收峰的变化,证实了在YBa2Cu3O7-δ体系的红外光谱中,630cm^-1、590cm^-1、和550cm^-1三个吸收峰分别对应的Cu-O伸缩振动膜,以及与氧缺位的关系。并讨论了二维电子气屏蔽对吸收峰的影响  相似文献   
44.
俞志明  吴杭生 《物理学报》1993,42(1):114-117
本文在平均场近似下,给出一个关于在平行CuO2面的磁场作用下,La2CuO4的磁转变理论。理论给出的临界磁场随温度T的变化,在定性上与实验相符。但是,从本文理论看,不存在多重临界点。简单讨论了理论和实验不符合的原因。 关键词:  相似文献   
45.
刘磊  朱雪 《化学物理学报》1993,6(6):542-546
利用已建立的嵌入原子法描述铜团簇中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分别计算了一些具有正二十面体和立方八面体密堆结构形式的铜小团簇(原子数n为13≤n≤201)的结合能,阐述了结合能随结构团簇大小的变化规律。根据计算结果,在原子数目增到10^3时,团簇将由正二十面体密堆结构形式转化为立方八面体密堆结构形式,这一结果和已有的实验观测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46.
制备了一种基于天然产物槲皮素接枝硅包银核壳结构的纳米荧光传感器(Ag@SiO2@Qc),对铜离子具有好的选择性和灵敏性。Ag@SiO2@Qc与Cu2+离子结合后,荧光发射强度发生猝灭,并且可通过荧光滴定光谱得到了荧光滴定曲线:y = -32.864x+587.59(R2=0.998),其线性范围分别为:3×10-7~4.8×10-6 mol·L-1,最低检测限为1.0×10-7 mol·L-1。并且将Ag@SiO2@Qc应用于环境中水样的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好,精密度高,而且更加环保、方便、快捷,具有很大发展潜力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7.
提出了运用吸光度比值-导数光谱法同时测定Cr(Ⅲ)与Cu(Ⅱ)含量的新方法。在pH 5.7的HAc-NaAc的缓冲溶液中,Cr3+,Cu2+与铬天青S(CAS)和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CTMAB)可分别形成蓝色三元络合物。其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2.52×105 L·mol-1·cm-1和1.01×105 L·mol-1·cm-1。Cu2+和Cr3+的浓度分别在0.08~1.2 μg·mL-1和0.05~0.52 μg·mL-1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其检测限分别为0.014和0.013 μg·mL-1。此方法应用于环境水中Cr(Ⅲ),Cu(Ⅱ)的同时测定,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8.
双波长光学低相干干涉术用于血氧饱和度测量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采用双波长光学低相干干涉仪(Optical low coherence interferometer,OCI)来测量人体视网膜血管中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O2)的方法.详细阐述了双波长光学低相干干涉术用于血氧饱和度测量的基本原理,并分析了OCI中双波长的选择原则.基于内径为200μm的毛细玻璃管的简易人眼视网膜血管模型,分别模拟了光源中心波长为680nm和820nm时血液血氧饱和度由40%提高到60%时对应干涉信号的变化.数值分析表明,要判别20%的血氧饱和度变化,0CI系统灵敏度至少要达到70dB.  相似文献   
49.
分光光度法研究芦丁-铜配合物及其自由基清除活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芦丁是天然多羟基黄酮苷 ,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芦丁与金属铜离子的配位性能 ,在 KH2 PO4- Na OH(p H=7.38)缓冲溶液中 ,芦丁与 Cu( Ⅱ )能形成 1∶ 1的配合物 ,并具有良好清除自由基活性。  相似文献   
50.
研究了用8-羟基喹啉-Mg(Ⅱ)共沉淀体系,以Mn(Ⅱ)为内标,快速共沉淀分离富集啤酒中的铜和铅,并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FAAS)测定的方法。共沉淀受pH值、载体镁和内标锰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pH为9的条件下,能够定量共沉淀试样中的铜和铅。当试液为100 mL时,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铜6.28×10-3 μg·mL-1,Pb 2.26×10-2 μg·mL-1回收率为97.6%~103.0%,基本消除了基体干扰,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该方法无需收集全部沉淀,与传统的共沉淀方法比较,克服了收集沉淀费时的缺点。方法快速、简便、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