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36篇 |
免费 | 266篇 |
国内免费 | 260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168篇 |
晶体学 | 50篇 |
力学 | 125篇 |
综合类 | 13篇 |
数学 | 19篇 |
物理学 | 564篇 |
综合类 | 52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31篇 |
2022年 | 40篇 |
2021年 | 54篇 |
2020年 | 25篇 |
2019年 | 32篇 |
2018年 | 19篇 |
2017年 | 19篇 |
2016年 | 36篇 |
2015年 | 53篇 |
2014年 | 89篇 |
2013年 | 45篇 |
2012年 | 88篇 |
2011年 | 83篇 |
2010年 | 64篇 |
2009年 | 76篇 |
2008年 | 80篇 |
2007年 | 58篇 |
2006年 | 61篇 |
2005年 | 71篇 |
2004年 | 52篇 |
2003年 | 62篇 |
2002年 | 51篇 |
2001年 | 44篇 |
2000年 | 34篇 |
1999年 | 28篇 |
1998年 | 22篇 |
1997年 | 24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23篇 |
1994年 | 16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泡沫铝的单向力学行为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本文对不同孔径的开孔泡沫铝材料的单向拉伸性能和单向压缩性能进行了研究,揭示了泡沫铝材料的变形机理,并且发现相对密度不是确定材料力学属性的唯一参数,孔径大小对材料的力学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基于实验数据,我们讨论了材料的宏观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的联系,并利用Ramberg-Osgood模型描述了材料的单轴拉伸一维应力应变关系。 相似文献
993.
本文使用VOF方法将微液滴在粗糙壁面上的接触现象转化为不可压缩两相流动问题,并对其进行三维数值模拟.选择具有柱形突起和槽道两种微结构的壁面进行模拟.计算了不同粗糙系数时液滴在突起结构表面的静止形态和接触角,计算结果和实验数据吻合得较好.和理论模型进行比较,分析了经典模型的适用范围.对于微槽道结构的壁面,计算给出不同方向测量得到的液滴接触角.实现了液滴在倾斜壁面上滑落过程的模拟.液滴沿斜面下滑时,前进角和后退角的变化存在周期性,这一周期性变化和表面粗糙结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4.
995.
为分析圆角化对低雷诺数下受迫振动方柱绕流特性的影响机理, 对Ansys Fluent软件进行二次开发, 即通过用户自定义函数中的DEFINE_ CG_MOTION宏对柱体周期性受迫振动的函数进行编程, 并对流场计算域进行区域划分以便利用动网格技术中动态层法实现柱体受迫振动, 从而实现对受迫振动柱体绕流流场的流固耦合模拟.在雷诺数Re = 200时, 考虑方柱截面不同圆角的影响, 对均匀流作用下5种圆角化r/D = 1/2, 1/4, 1/5, 1/8和0受迫振动方柱的绕流进行数值模拟, 分析了这5种参数下受迫振动方柱的升阻力系数、尾流涡量和锁定区间的变化规律, 澄清了圆角化对受迫振动方柱稳定性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 与尖角方柱相比, 圆角化方柱升阻力系数有了明显的减小, 且升力、阻力系数随圆角增大而减小; 低振幅比下圆角方柱的涡旋脱落模式均为2S模态, 涡旋尾迹变窄; 锁定区间范围基本关于F = 1对称, 锁定区间的变化趋势与圆柱类似. 相似文献
996.
方柱的涡脱落频率及端部影响的风洞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了用压力传感器测量方形柱体涡脱落的实验方法和结果。实验在大气边界层风洞进行。方柱的截面为正方形,高宽比为5。压力传感器在测试前经过严格的标定。测量结果表明,随着来源速度沿高度的变化,方柱的涡脱落频率也随高度而变,而且,在柱体端部附近,涡脱频率和St数发生明显的抑制。和二维柱体一样,在一定的Re数范围内,三维柱体的Ro数与Re数也存在一种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997.
998.
999.
材料的微结构损伤与韧性断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Ⅰ.前言50年代起至60年代,国际上开展了材料宏观力学性能的大量研究,提出了应力强度因子K和J积分,确定了断裂韧性参数的测定方法,创立了断裂力学学科并制定了规范,对材料的断裂、疲劳性能的预测和安全设计做出了很大贡献。进入70年代后开始注意到现有技术远远不能认识和控制各类裂纹的起因和发展。例如,K和J不能解决裂纹的稳态扩展、复 相似文献
1000.
准相位匹配周期极化掺镁铌酸锂490 nm倍频连续输出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在室温下通过外加电场极化法,首次用较低的极化开关电场~5.5 kV/mm,在厚为1 mm、长为20 mm、宽为18 mm的掺镁铌酸锂基片上成功的制备了周期为4.8~5.2 μm的一阶准相位匹配倍频光学微结构;并在室温下,以波长为980 nm的半导体激光器为基频光源,对所研制的微结构样品进行倍频通光实验,在入射基频光为800 mW时,产生约40 mW的490 nm的倍频光,其对应转换效率为5%,实验过程中未见绿致吸收光折变现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