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数学   3篇
物理学   4篇
综合类   19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反映论和新闻的本质特点可以认定:只有事实,才是新闻报道的唯一来源。该文进一步指出:新闻报道的事实要经过新闻定义、新闻法规、新闻价值、宣传价值等多层面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论新新闻学     
20世纪60年代,新闻报道中的客观性原则遭到前所未有的怀疑和挑战,一种全新的新闻报道思潮——新新闻学悄然出现在美国,该文论述了新新闻学的内容及社会背景,客观地评价了新新闻学的理论及实践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有网络的地方总有谎言消息源有限的大众媒体,已经无法和散布在全球各地的"公民记者团"相抗衡。3月19日,法国空军打响了干涉利比亚内战的"第一枪",随后战事陷入胶着状态。与此同时,各方媒体对利比亚新闻报道所展示的"事实"也开始千差万别起来。比如,  相似文献   
4.
新闻采访是记者为收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是了解新闻事实的重要手段之一.当前媒体间的竞争日益剧烈,新闻报道前期重要工作之一的新闻采访直接影响到新闻报道的质量、媒体的竞争力,故记者对于新闻采访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其中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越来越重视与采访对象的交流与沟通,讲求采访人性化,注重创造和谐自在的交谈气氛,从而为新闻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提问是记者采访中最主要的获取信息的方式.记者的提问,决定其能否得到真实准确的新闻事实;能否将新闻事实挖深挖透;以及能否架起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桥梁,打开采访对象的心扉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9,(3):125-128
作为党媒重要部分的县级广播电视台在新的舆论格局下,在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做好新闻报道既有机遇更有挑战,既有优势也有短板,如果不正视这些问题,就有出现话语权旁落的危险。从2017年度河南省县级台新闻奖参评作品出发,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县级台新闻报道创新的方向:发挥地气优势和提高政治、专业底气,从而增强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马国川 《世界博览》2009,(14):15-15
近期,关于矿产进出口的新闻报道共同的焦点是:中国稀土占据着众多的世界第一,其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53.5%,稀土产量最高时曾经占到全球的96%以上。但是无序开发和价格竞争却使得稀土资源被大量低价出口。  相似文献   
7.
网络传播目前存在的不正规现象,是因为网络编辑的职业素质低造成的。网络编辑亟待提高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要在稿件的真实性、稿件的配置和修改方面加强职业素质培养。  相似文献   
8.
在对汶川地震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报道中有许多方面体现了中国新闻事业的进步,但是仍然有不少地方需要总结,主要体现在对大众的片面迎合,缺乏必要的思考和独立性,“跟风”现象突出。传统新闻报道中的线性思维模式、片面性的偏颇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都是新闻报道个性缺失的体现。同时,对这两个“严肃事件”的成功报道与传播的实践,也告诉我们,格调与境界同样能够吸引大众,赢得受众。  相似文献   
9.
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报道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构成大众传播媒介运行的主打项目。新闻报道建立在对新闻语言运用的基础上,对语言运用得当与否,将关系到新闻报道的成功大小和传播效果的理想度。而语言的缺失和过剩,就是新闻报道中应该引起关注的两大问题。本文试就之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0.
陆鸣 《科技智囊》2007,(7):8-15
2007年5月,第36届世界期刊大会在北京成功召开,这是中国期刊业界和世界期刊业界期盼已久的一大盛事。据悉,本届大会是世界期刊大会举办以来规模最大、品质最高的一次,这无论从参会代表人数,还是所涉及话题的影响力方面都充分得到了证明。大会虽然只有短短几天时间,但它的意义深远、内涵丰富,简单的新闻报道不足以显现其精华,为此,我们系统整理了大会有关资料,重新加以组织和编排,旨在透过纷繁的信息把握时代脉动,以成熟的思想应对新环境挑战,并借此契机探索中国期刊业的未来之路。第36届世界期刊大会为何选择在北京举行?中国要向全世界期刊业传达怎样的理念?世界以及中国期刊业正面临怎样的挑战,如何应对?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重温这一盛会,从中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