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8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中华文明的核心是促进民族平等,实现大同社会.自由和谐地生活在一个统一的社会大家庭中。所以.古代有孔子的“大同、小康学说”;近代有康有为《大同书》中写的“大同之世”;现代邓小平为促进祖国统一.制定了“一国两制”政策,使港、澳顺利回归。与此同时.有的大国却由统一走向分裂,有的小国民族纷争不断.给人民带来灾难。两厢对比,常引起人们的议论和深思。  相似文献   
12.
朦胧诗在对传统通感手法继承的基础上,又加以改造、创新,既丰富、发展了传统诗歌的通感手法,同时也是对陷入僵化的当代诗歌语言的冲击与改造。  相似文献   
13.
《古诗十九首》承传了《诗经》中《蒹葭》、《汉广》等篇的“间阻思慕”模式,但又有所突破,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间阻物”有所拓展,抒情方式有所突破,表达方式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14.
<古诗十九首>承传了<诗经>中<蒹葭>、<汉广>等篇的"间阻思慕"模式,但又有所突破,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间阻物"有所拓展,抒情方式有所突破,表达方式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15.
客家人崇文重教风气的形成,植根于客家人所处的地理环境与传统经济结构。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客家大本营即赣闽粤边客地崇文重教习俗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赣闽粤边客地崇文重教传统形成的历史进程、台湾地区客家人对于崇文重教传统的承传三个问题,认为:大体自明中叶以后,赣闽粤边客地先后走上了由"野"变"文"的发展历程,崇文重教风气伴随着这一历史进程形成;明末以降,客家人从闽粤原乡移居台湾地区,也把原有的文化传统带到台湾,因而客家人崇文重教的传统在台湾地区得到很好的承传。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育不仅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是中国传统文化赖以延续和发展的基础。现代语文教育是人类追求真善美文化的一个特殊流程,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与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的主体意识、审美需求越来越强烈,现代语文教育在这种社会需求与个体精神升华的螺旋发展中,承担着融合现代科学精神,用独立的理性去审视文化,激发文化创新活力的任务,在文化的不断提升中,使现代语文教育向着更良性、更优化、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当代新诗与古典诗词之间有着一脉不断的血缘承传关系,朦胧诗派代表诗人舒婷诗歌的美感风格,即酷肖以浪漫感伤为抒情基调的唐宋婉约词.舒婷诗歌的观念和手法均相当传统,她的诗作题材的人性内涵,执著忧伤的悲美情调,柔婉清新的语言,曲折层递的结构,隐约朦胧的意境,皆深得唐宋婉约词之神髓.“虽小却好,虽好却小”,这两句辩证评价唐宋婉约词得失的话,对于评价舒婷诗歌的艺术成就与局限也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18.
中华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对唐甄和法国伏尔泰的启蒙思想都有重要的影响。其表现于伏尔泰是一种“加法式”的借鉴,于唐甄则是一种“减法式”的承传。这种借鉴与承传形成一种反向流变效应,使两种体系不同的启蒙思想达到一定程度的接近。这种接近具体地表现在他们的宇宙观和政体观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