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9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269篇
化学   442篇
晶体学   11篇
力学   86篇
综合类   8篇
数学   11篇
物理学   235篇
综合类   65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4-溴-1,8-萘酰亚胺包裹CdS纳米微粒后,它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由348.28nm移动到349.79nm,并且吸收强度有明显的增加。在相同激发下(360nm),4-溴-1,8-萘酰亚胺-CdS纳米颗粒复合体的荧光光谱轮廓与4-溴-1,8-萘酰亚胺基本相同,但发光峰有“红移”,而且发光强度略有下降。在400nm激发下,4-溴-1,8-萘酰亚胺的发光峰在570.55nm;在330nm激发下,4-溴-1,8-萘酰亚胺-CdS纳米颗粒复合体的荧光峰在499.66nm。同时,4-溴-1,8-萘酰亚胺-CdS纳米颗粒复合体的荧光强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02.
Dialdehyde starch nanoparticles (DASNP) were prepared by the redox reaction of NaIO4 and starch in water-in-oil microemulsion. IR spectrum showed that DASNP had aldehyde groups, and quantitative alkali consumption showed that its dialdehyde content was about (50±5)%. The average diameter of DASNP determined by SEM was about 100 nm. TGA-DTA showed that its thermal stability was better than starch nanoparticle (StNP) and dialdehyde starch (DAS). Its low biological toxicity was detected by cell experiment. Also the best mass ratio of doxorubicin (DOX) to combined DASNP detected by UV-VIS was 15 : 1, and the product was effective for controlled release of DOX. The cell experiment showed that the drug-carrier particle (DOX-DASNP) can release DOX for a long time and strengthened the effect of the anticancer drug. This work demonstrates that the DASNP, which has good thermal stability, small particle size, low biological toxicity, and slowly anticancer drug-releasing to strengthen drug effect, is a potentially useful carrier for anticancer drug.  相似文献   
103.
溶胶-凝胶法制备SnO2纳米微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几种SnO2纳米微粒的常用制备方法,其中溶胶-凝胶法应用较广泛;论述了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SnO2纳米微粒的原理和过程,并对SnO2纳米微粒进行了表征分析,简要讨论了热处理温度对SnO2纳米微粒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4.
温度对PbS     
研究了粒径为  相似文献   
105.
用固体微粒伏安法在电极表面直接获得了铜卟啉、铁卟啉及钴卟啉,在氯化钾支持电解质认中用循环安法对meso-四苯基卟啉(H2TPP)及现场合成的金属卟啉的固体电化学行为进行了表征,作为电荷补尝,实验证明在固体金属卟啉还原及氧化过程中同时伴随有钾离子在昌胞中的迁移,文中对金属卟啉的形成机理及其电极反应机理进行了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研究普伐他汀和微粒化非诺贝特对老年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 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 DL - C)的作用。方法 :49例混合型高血脂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2 7例服用普伐他汀 ,2 2例服用微粒化非诺贝特。于服药前及服药 8周后查血脂及脂蛋白。结果 :普伐他汀组 HDL - C升高 14.3% (P>0 .0 5 ) ,L DL - C下降 2 8.9% (P<0 .0 1) ;微粒化非诺贝特组 HDL - C升高 33.3% (P<0 .0 1) ,L DL - C下降 7.3%(P>0 .0 5 ) ,但两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 (P>0 .0 5 )。结论 :普伐他汀降低 L DL - C强于微粒化非诺贝特 ,而升高HDL - C微粒化非诺贝特优于普伐他汀  相似文献   
107.
用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研究了不同水/表面活性剂([W]/[S])比的微乳液制备纳米Ni-Fe复合微粒的组成和粒径分布,结果表明,([W]/[S])比值不同,得到的Ni-Fe复合物微粒不但粒径不同,而产物的组成也有差异,当([W]/[S])>240时,微粒粒径最小,但组成复杂;当([W]/[S])<198时,微粒粒径呈寺大,但组成较单一,且可得到Ni-Fe合金相,各样品磁参数的测量表明,当将Ni-Fe组分总量规一化时,发现随Ni/Fe比增加,磁参数减小。  相似文献   
108.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D2 微粒胶囊中VD2 的含量。用AlltechC18柱 ( 1 5 0mm× 4 6mmID ,3μm) ,流速为 1 0mL·min- 1,流动相为V(甲醇 )∶V(水 ) =90∶1 0 ,以苯并 [e]芘为内标 ,UV2 6 5nm检测 ,本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1] [2 ] 。  相似文献   
109.
在苯蒸气气氛中以脉冲激光束溅射海绵钛靶,得到了0.4g的黑色微粒,这些微粒经HRTEM,比表面,XPS,Raman光谱及XRD等的表征,确认它们为直径在10nm左右的多层碳笼,其中有5%的多层碳笼内嵌直径为2-3nm的钛单晶,它们分属六方和体心立方两种晶体结构。研究还揭示了这些纳米微粒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10.
通过相关实验和米氏理论计算研究了SiO2@PPy纳米复合微粒的紫外吸收光谱,讨论了二氧化硅核的尺寸、聚吡咯壳的厚度以及氧化程度等因素对纳米复合微粒紫外吸收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