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22篇
化学   282篇
综合类   5篇
物理学   13篇
综合类   1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1.
在Ag电极化成为AgO时,发现只有Ag粉末电极可以氧化得到AgO,而Ag20则不行.分别将Ag和Ag20制作成粉末微电极,对它们进行了循环伏安(CV)和电化学阻抗谱(EIS)测试.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可知,Ag被氧化为Ag20后,Ag电极分为内外两层,外层为富舍离子通道的Ag2O,便于OH-的进入;内层为导电性良好的Ag,便于Ag20氧化为AgO时电子的输出.而Ag20电极所含的离子通道较少,不利于OH-的进入;另外Ag2O的电阻较大,也不利于电子向外输出.这两方面原因使得Ag20电极不能被氧化为AgO.  相似文献   
312.
采用电解氯化法制备Ag/AgCl参比电极,结合铂丝辅助电极及毛细玻璃管制作微区电化学测试用毛细管微电极,借助电化学测试及微观形貌分析研究了不同电解工艺参数及毛细管管口口径对微电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电解极化电流密度、极化时间、电解液浓度的增加,所制备的Ag/AgCl参比电极稳定性先增加后降低,在浓度为0.25mol/L的HCl溶液中以3.2mA/cm~2的极化电流密度极化30min时,所制Ag/AgCl参比电极稳定性最佳;将微电极的毛细管管口口径控制在50~110μm时,可保证较高的微区电化学测试成功率。  相似文献   
313.
神经网络活动一向是科学家们感兴趣的研究对象。由于技术的限制,它的研究长期以来可望而不可及。多(微)电极阵列(MEA)技术为这一领域提供了革命性的工具。本书集中介绍了该技术的创建、发展和应用。本书分为三个部分共19章。第一部分含第1~7章,介绍了该技术的创建和发展过程以及一些最新的改进;第二部分含第8~11章,介绍了微电极阵列技术分离细胞培养研究中的应用;第三部分含第12~19章,集中讨论该技术在急性及脑片培养标本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14.
采用C-MEMS(carbon-microeletromechanic system)新型工艺制备碳微电极,将光刻胶经光刻、热解而得到导电碳微电极图形.利用国产BP212光刻胶及进口SU-8光刻胶高温热解分别得到方块电阻为120 Ω/□的平面碳微电极和厚度约为7 μm的柱状三维电极.该工艺与金属微电极制备方法相比,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可重复性强,设计灵活的优势,所制备得到的碳微电极具有良好的电学性能,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315.
采用自制丝网印刷微电极,结合阳极溶出法对微波消解后的莲子芯中的微量铅进行了测定.考察了微波消解条件、缓冲溶液pH值、富集电位、富集时间、脉冲强度、脉冲周期等对检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pH 3.6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中,-1.1 V富集10 s后,电流与铅的质量浓度在1~1 000μ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6.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5)小于5%,加标回收率为101.9%.  相似文献   
316.
介绍了一种用于神经元集群电信号探测的2 x2微电极阵列芯片.该芯片集成了4个直径为20 μm、中心间距为100μm的圆形微电极.4个电极点周围都布满地线作为参考电极,4个电极点与参考电极的间距分别为5,10,15和20μm.芯片版图设计及验证采用华大九天系统设计软件Zeni完成,并通过无锡CSMC公司的0.6 μm DMDP CMOS标准工艺实现,芯片面积为O.28mm x0.40mm.对芯片进行了在晶圆电学测试,采用频率为10 Hz~1MHz,幅度为50 mV的正弦信号作为输入信号,分别测试4个电极点的阻抗特性.测试结果表明,在10 kHz处4个电极点的等效阻抗模值在0.7~2.1 MΩ之间,达到了细胞外电信号测量的要求.在芯片表面进行了1-929细胞和胎鼠海马神经元培养实验,结果表明芯片经过表面生物相容性修饰后可用于细胞外电信号测量.  相似文献   
317.
唐威 《科技信息》2009,(20):169-171
文章以H3BO3-石墨层间化合物(GICs)为碳源,高温高压合成的高硼掺杂金刚石为原料,制备成粉末微电极,用循环伏安曲线法测定其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318.
Silicon-based microelectrodes have been confirmed to be helpful in neural prostheses. The fabricated 7-channel silicon-based microelectrode was feasible to be implanted into the brain cortex.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by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 (MEMS) technology was detailed with four photolithographic masks. The microscopic photographs and SEM images indicated that the probe shank was 3mm long, 100\mum wide and 20\mu m thick with the recording sites spaced 120\mu m apart for good signal isolation. To facilitate the insertion and minimize the trauma, the microelectrode is narrowed down gradually near the tip with the tip taper angle of 6 degrees. Curve of the single recording site impedance versus frequency was shown by test in vitro and the impedance declined from 150.5k\Omega to 6.0k\Omega with frequency changing from 10\,k to 10MHz.  相似文献   
319.
谷胱甘肽在粉末微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剑  何忠于  查全性  刘欢 《电化学》2004,10(3):254-259
研究GSH在铂、玻碳以及用乙炔黑填充的粉末微电极(AB PME)表面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铂和玻碳电极上,GSH的电化学氧化是一个高度不可逆的反应,相应的CV曲线均未出现氧化电流峰或电流平台.而在AB PME电极上,GSH电化学氧化的表观可逆性得到明显提高,其超电势较常规电极下降约0.5V.且其氧化电流峰,与溶液本体的GSH浓度成良好线性关系.采用此法可完全消除AA和UA对GSH测定的干扰,由"内标法"成功地检测了人体血液中的GSH的浓度.又根据稳态极化曲线和极限扩散电流测定,GSH在AB PME电极表面的电化学氧化是一个单电子反应.  相似文献   
320.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亚甲蓝在活化的碳纤维微电极上电聚合成膜的方法和条件,并对该聚合膜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质进行了探讨.该膜修饰的电极对多巴胺有较强的催化作用,催化峰电流与底物浓度在2.0×10-6~1.2×10-4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在一定的条件下,该膜修饰电极能有效消除多巴胺和抗坏血酸的相互干扰,使多巴胺和抗坏血酸的催化峰电位差达210mV.用这种微电极对注射液中的多巴胺进行测定,回收率在98.75%~101.5%之间.该检测过程无需除氧,可望用于活体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