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22篇
化学   282篇
综合类   5篇
物理学   13篇
综合类   1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41.
142.
微电流法直接检测非电话性气体二氧化碳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周仲柏  吴青海 《分析化学》1995,23(8):875-879
基于非电活性气体CO2在‘二甲亚砜/铂微电极’体系中定量的电还原反应,提出微电流法常温直接检测二氧化碳,在常规气敏微有和硅一体化薄膜微电极器件上获得了满意的气敏响应特性:好的线性响应关系、娄敏度和响应速度。  相似文献   
143.
非损伤微测技术及其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亚男  许越 《物理》2007,36(7):548-558
“非损伤微测技术”或称“无损微测技术”是上世纪末产生的一种用非损伤性的方法获取物体表面特异性离子和分子动态信息的新技术平台。该技术平台是微电子、计算机、精密机械加工、物理、数学、高分子化学、纳米技术及光学显微技术等多学科优秀成果的集成。“非损伤微测技术”可使研究人员在被测样品上获得其他技术难以测到的生理特征和生命活动规律,从而在理论研究和应用领域方面产生实质性的突破。“非损伤微测技术”平台还可以方便地与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其他电生理技术和显微荧光成像技术配合使用,从而更全面地揭示各种生命现象及其本质。目前,“非损伤微测技术”平台已被多家科研机构、医院和制药公司所采用,其应用范围涵盖了生物学、生理学、神经生物学、环境科学、药理学、材料科学等诸多领域。文章较详细地介绍了非损伤微测技术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其中包括植物、动物研究领域中与生物医学相关问题研究中的应用以及与其他技术结合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144.
使用微电极并融合计算机控制的快速电势调制技术,推出了一类全新的暂态电化学多组份气体传感器--"电势脉冲调制型气体传感器”.与常规的稳态电化学气体传感器比较,优化了传感器性能,拓展了传感器新的功能和功能集成化.  相似文献   
145.
电聚合修饰碳纤维电极及乳酸脱氢酶活性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习玲玲  施清照 《分析化学》2001,29(12):1457-1460
用电聚合方法将亚甲基绿 (MG)修饰在碳纤维电极 (直径 7μm)上 ,并用该修饰电极测定了乳酸脱氢酶 (LDH)活性。在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NAD+ )浓度为 6 .0× 10 - 4mol L ,乳酸浓度为 5 .0× 10 - 3mol/L的pH7.0NaOH KH2 PO4 缓冲介质中 ,电位恒定在 +0 .10V下 ,用电流法测定乳酸脱氢酶活性 ,线性范围为 15~ 2 4 0U/mL ,检测限为 10U/mL ,响应时间为 15s。该修饰微电极稳定性好、灵敏度高、测定干扰小  相似文献   
146.
聚甘氨酸修饰碳纤维微电极差示脉冲伏安法测定尿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聚甘氨酸修饰碳纤维微电极(CFME)的电化学性质和在抗坏血酸存在下测定尿酸的分析方法,以及尿酸在聚合膜电极上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在选定的条件下,尿酸和抗坏血酸的峰电位分别为0.33V和0.03V,两峰电位差达300mV,可以有效地避免抗坏血酸对尿酸测定的干扰。该方法可用于实际尿样中尿酸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7.
微流控芯片操纵传输及实时监测单细胞量子释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流控芯片技术用于细胞生化分析已引起了广泛关注.Harrison等首次在微流控芯片上对细胞群体进行操纵、传输及反应.yang等在微流控芯片上操纵细胞群体的排列,并用荧光检测细胞群体摄取钙的反应.至今还未见到微流控芯片对单个细胞进行操纵传输、定位及实时监测的报道.单细胞受激释放的监测对探索生物体神经传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8.
为了探究多岛微电极中纳米线的介电组装机理,基于单岛微电极和双岛微电极分别设计了纳米线介电组装实验,并建立了相应的微电极组装数值模型,分析了电场分布、介电泳力、交流电热流对介电组装的影响及合力作用下纳米线的电动力学行为.双岛微电极的电场分布具有更强的奇异性,对纳米线介电组装更有利;在电场频率超过反转频率后,双岛微电极中电热流的流动方向开始发生反向,中间微间隙区域上方出现的对流旋涡能够将纳米线输送至微间隙组装区域,进一步阐明纳米线的组装行为是介电泳力与电热流共同作用形成的.  相似文献   
149.
150.
为了解决悬浮在电解质溶液中的介电杆旋转方向难以改变的问题,并实现对介电杆的灵活控制,提出了单个介电微杆在外加旋转电场作用下旋转方向可以主动调节的方法。通过建立微流控芯片模型,在四相电极阵列中心布置或去除结构化的悬浮微电极,对电解质溶液中的介电微杆的运动开展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没有理想的可极化金属表面的情况下,测得的与行波电场相反的电旋转角速度总是远大于考虑非均匀表面传导的Maxwell-Wager界面极化理论所预测的角速度,最大角速度可达2.9(°)/s;在嵌入了偶极悬浮微电极的情况下,诱导出的双电层极化导致了一种新型的共场旋转模式,平均角速度从0.18(°)/s变化为-3.15(°)/s。提出的方法不仅实现了介电杆从反场到同场电动旋转行为的调节,而且大大加快了杆运动的角速度,为研究电旋转特性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