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12篇 |
免费 | 238篇 |
国内免费 | 720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1401篇 |
晶体学 | 48篇 |
力学 | 7篇 |
综合类 | 37篇 |
物理学 | 411篇 |
综合类 | 106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40篇 |
2022年 | 49篇 |
2021年 | 44篇 |
2020年 | 49篇 |
2019年 | 46篇 |
2018年 | 38篇 |
2017年 | 50篇 |
2016年 | 53篇 |
2015年 | 74篇 |
2014年 | 130篇 |
2013年 | 131篇 |
2012年 | 117篇 |
2011年 | 139篇 |
2010年 | 112篇 |
2009年 | 128篇 |
2008年 | 138篇 |
2007年 | 120篇 |
2006年 | 115篇 |
2005年 | 101篇 |
2004年 | 94篇 |
2003年 | 118篇 |
2002年 | 119篇 |
2001年 | 112篇 |
2000年 | 78篇 |
1999年 | 92篇 |
1998年 | 72篇 |
1997年 | 75篇 |
1996年 | 64篇 |
1995年 | 77篇 |
1994年 | 54篇 |
1993年 | 40篇 |
1992年 | 56篇 |
1991年 | 44篇 |
1990年 | 51篇 |
1989年 | 62篇 |
1988年 | 30篇 |
1987年 | 32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6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5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9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含氟碳菁染料聚集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对五种不同结构的含氟碳菁染料的甲醇溶液及吸附在碘溴化银T 颗粒表面的聚集行为进行了研究 ,测定了照相性能 ,计算了增感倍率。Dye1 ,Dye2 ,Dye3在甲醇溶液中测得的单分子态吸收曲线 ,当取代基从C2 H5→CH3→无取代基时 ,最大吸收峰对应的波长向短波方向移动 ;乙基取代基的增感染料 (Dye1 )吸附在碘溴化银表面形成的J 聚集态峰值较高 ,对应的增感倍率也高。没有取代基的增感染料 (Dye3)不形成J 聚集 ,增感倍率低 ,有减感作用。Dye4与Dye5相比 ,Dye4具有尖而窄的J 聚集反射光谱 ,增感倍率高。结果表明 :不同结构的增感染料吸附在卤化银颗粒上形成的J 聚集态不同 ,吸收谱带窄的J 聚集态增感染料具有较高的增感倍率。 相似文献
52.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杂化泛函B3LYP研究了太阳能电池染料敏化剂3,4-二-[1-(羧甲基)-3-吲哚]-1H-吡咯-2,5-二酮(BIMCOOH)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极化率和超极化率,并用半经验量子化学方法ZINDO-l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研究了电子吸收谱.自然键轨道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布居于二酮、吲哚和乙酸基团的自然电荷分别为-0.15e、-0.29e、0.44e.计算的各向同性极化率、极化率各向异性不变量和平均超极化率分别是305.4、188.3、1155.4 a.u..基于TDDFT的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的定性符合指认了在可见和近紫外区的吸收属于∏→∏*跃迁,并且TDDFT的计算结果显示,第9~11个激发态的跃迁与光诱导分子内电荷转移过程有关.对电子结构和紫外-可见吸收谱的分析表明,吲哚基团对光电转换过程的敏化起主要作用,发生于染料敏化剂BIMCOOH和TiO2电极界面之间的电荷转移是由染料分子激发态向半导体导带的电子注入过程. 相似文献
53.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两种含二-二甲基芴氨基苯并呋喃基团的有机染料敏化剂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极化率和超极化率以及紫外可见谱. 基于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的一致性指认了电子吸收谱的特征. 可见区的吸收带都与光诱导电荷转移过程有关,二甲基芴氨基苯并呋喃基团是在光电转换敏化中起主要作用的基团. 通过对两种染料敏化剂的比较,分析了亚乙烯基对几何结构、电子结构和光谱特性影响. 相似文献
54.
55.
激光共振电离光谱技术是一种利用一路或多路激光将待测原子选择性共振激发与电离,通过测量离子信号来研究原子能级结构的光谱技术。研建了一套激光共振电离光谱装置,用于原子高激发态能级结构参数的测量。分别从该装置的总体结构、关键技术和应用实例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该套装置主要包括高调谐精度的染料激光器系统、高效的激光离子源系统和高分辨率的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染料激光器系统包括3台多纵模可调谐染料激光器和1台单纵模可调谐染料激光器,均为脉冲工作方式,重复频率为10 kHz,泵浦源均为532 nm的Nd∶YAG固体激光器。激光离子源系统包括原子化源、激光与原子相互作用区和离子光学透镜组三部分组成,样品在原子化源中被电加热实现原子化,喷射出的原子被激光选择性激发、电离,产生的离子被离子传输透镜整形成能量分散小、束窄的离子束。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采用了反射式结构设计、脉冲垂直推斥技术和偏转板调节技术。利用此装置,实验测定了U原子的自电离态光谱,获得了U原子一条较佳的三色三光子共振电离路径,对应激光的波长分别为591.7,565.0和632.4 nm。此系统还可用于测量同位素位移和原子超精细结构等参数。另外,由于此系统中联用了质量分析器,因此可用于样品多元素分析、痕量元素分析、同位素丰度分析。 相似文献
56.
采用Fenton试剂对模拟染料废水的降解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H2O2投加量、Fe2+投加量、pH值条件、超声处理时间的改变对染料废水的处理效果影响很大。对酸性染料:当pH为4.5,30%H2O2投加的体积分数为30mL/L,Fe2+投加的质量浓度为400mg/L,反应时间为40min时为降解反应的最佳操作条件。对碱性染料,正交试验表明当pH为4、30%H2O2投加的体积分数16mL/L、Fe2+投加的质量浓度为300mg/L、反应时间为60min时为降解反应的最佳操作条件,其降解率达98.46%,COD的去除率达到96.7%。 相似文献
57.
58.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食品中五种黄色化工染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建立了食品中非法添加的碱性橙、碱性嫩黄、酸性橙I、酸性橙II和酸性黄36这5种黄色工业染料的定量定性分析方法。使用Agilent ODS C18分离柱(50 mm×2.0 mm, 1.8 μm),以5 mmol/L乙酸铵水溶液(0.1%甲酸)-乙腈(3:2, v/v)为流动相,流速为0.3 mL/min。采用电喷雾离子化源,以多反应监测(MRM)方式分别在正、负离子模式下进行检测。在最佳检测条件下,得到了较宽的线性范围和较低的定量检出限。碱性橙和碱性嫩黄的线性范围均为5.0~80.0 mg/L;酸性橙I、酸性橙II及酸性黄36的线性范围均为10.0~160.0 μg/L。食品中碱性橙、碱性嫩黄、酸性橙I、酸性橙II及酸性黄36的定量限分别为20、20、40、40、40 ng/g。该方法重现性较好,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不大于0.50%和2.14%。本研究还测定了鸡肉、豆制品和黄鱼中添加的5种化工染料,回收率在79.8%~95.2%之间,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9.
用于监控过氧化氮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光物理性质及PET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有机硒的七甲川菁染料是基于光诱导电子转移(PET)的近红外(IR)荧光探针, 能在生理条件下高灵敏、高选择性地监控过氧化氮. 本文应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计算方法研究其光物理性质和PET机理.结果表明, 在激发态, 荧光母体发生最高占有分子轨道(HOMO)到最低非占有分子轨道(LUMO)的电子跃迁, 识别基团上的HOMO轨道能级提高到荧光母体的单电子占据的HOMO轨道能级之上, 并向其转移一个电子, 使激发态电子回落过程受阻而导致荧光部分淬灭. 硒被氧化后, 识别基团上的HOMO轨道能级降低, PET过程被阻断, 荧光发射恢复. 研究进一步证明, PET效应来自于识别基团上苯胺N原子的p电子, 它的电子转移能力受到其对位苯硒基的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 产生了荧光信号的“开-关”作用. 相似文献
60.
光同时诱导水中Cr(Ⅵ)的还原与橙黄Ⅱ的氧化;染料;橙黄Ⅱ;Cr(Ⅵ);光还原;光降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