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力学   13篇
综合类   2篇
物理学   2篇
综合类   30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81.
首次运用接触应变理论分析研究了四川盆地褶皱构造接触应变现象,通过地质、地球物理研究提出四川盆地及邻区岩石圈结构模式和岩石圈楔入构造的概念。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渭北C-P煤田深部煤岩层异常风化的成因类型。方法 通过大量井下地质调查、煤岩样品鉴定与分析,对所揭露的众多煤岩层风化点进行了研究。结果 渭北煤田存在岩溶塌陷裂隙导通风化型、断裂垂向导通岩溶风化型及断裂横向导通古窑风化型等3种深部风化作用成因类型;来自煤系底部与外界相通的奥陶系石灰岩溶洞中的空气及煤系浅部与古窑相通的空气是引起深部煤岩风化的主要因素,煤层上下部含水层及煤层本身与顶、底板岩石中的黄铁矿结核为促使风化作用的次要因素。结论 该研究为煤岩层深部风化带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3.
本文在XPK—6型矿相显微镜下,对单一裂纹,双裂纹和三裂纹试件的断裂过程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观察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数量,间距和排列方式的裂纹,对试件的断裂过程有不同的影响,三裂纹试件的裂纹开裂传播和扩展过程与双裂纹试件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84.
依据空间矢量代数理论,作者导出了任意歪斜钻孔中岩(矿)层真厚度的非常简便的计算式,这就可消除人们对这一公式的精确性和普遍性的怀疑。本文还证明了已有七种较烦琐的公式实质上完全一样,均可化为本文导出的简便公式。  相似文献   
85.
急斜放顶煤开采顶板卸载拱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弹性薄板理论对急斜煤层水平分段放顶煤开采基本顶岩层进行拉应力分析,得出了顶板破断的判别准则.依据判别准则实例验证了分段开采后暴露岩板所受荷载只是整个上覆岩层中的一部分,指出上覆层中存在卸载拱结构,正是结构体的存在承担了大部分上覆岩层荷载,直接影响了开采过程的矿压显现.通过对卸载拱影响因素的研究,指出卸载拱是顶板岩层中的一种动态扩展结构,当原有的拱式平衡被打破,拱结构朝顶板侧上移,并达到一种新的平衡态,因此其范围是不断扩展的一个"平衡-失稳-再平衡-再失稳"的动态扩展过程,也是造成工作面矿压显现的原因.  相似文献   
86.
平巷在施工过程中 ,经常要遇到一些特殊的地质条件 ,如断层破碎带、流沙层、淤泥层、砾石层等 ,在这样的情况下 ,普通的施工方法从安全、质量等方面都得不到保证 ,因此 ,必须考虑特殊的方法来施工。1 概述1 1 概念 :不稳定岩层是岩体在形成过程中 ,由于地质运动和岩体的风化、充填等而在岩体内形成的断层破碎带、流沙层或软弱易风化、水解的岩层 ,统称为不稳定岩层。1 2 特征 :岩体松软或破碎 ,承受载荷能力低。当巷道开挖时 ,不稳定岩层会向巷道中产生挤压变形或冒顶、片帮 ,甚至成流体状 ,将巷道堵塞。1 3 不稳定岩层对施工的危害。巷…  相似文献   
87.
顶管施工常见于市政地下管线建设工程,相应的顶力计算模型已经发展成熟并成功运用于实际工程,然而,目前国内外对岩石地层中的顶力计算研究较少,为此,针对福建平潭引水工程中某曲线顶管穿越硬质岩层,考虑掘进后隧洞的稳定性,分别从管岩接触与管浆接触这2种接触方式计算管侧摩阻力,同时采用Hertz与Persson这2种弹性接触理论推导施工状态下钢管与岩层之间的接触角度。此外,考虑管节中轴线以下与沉渣带发生局部接触,在顶进过程中沉渣带分布沿管线呈概率分布,提出一种适用于此类接触条件下的顶力计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理想状态下,钢管在顶进过程中与周围岩层之间接触角度在0.57°~1.15°范围内,可认为管岩之间处于点或线接触状态;与沉渣带接触时,当沉渣带分布沿管线占比为0.5~1.0时,实测顶力曲线基本被包络在管渣接触曲线的上下限之间,证明所提出顶力计算模型是有效的,可为相关工程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8.
运用弹性力学基本理论分析了采场顶板岩层层间作用对应力状态的影响;根据最大拉应力准则,建立了岩层破断位置的确定方法。这一结论很好地解释了采场上覆岩层塌落范围自下而上逐层收敛的现象。  相似文献   
89.
根据岩石微结构模型及应力应变发展规律,运用统计学与损伤理论,建立了三维复合岩层的损伤演化方程及损伤本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二者吻合良好。这对正确描述复合岩层损伤破坏过程,深入研究层状岩体的稳定性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0.
<正> 利用测井曲线反映的数量特征区分煤与其他炭质岩层的工作,曾在〔1〕,〔2〕中作了初步总结,都有一定效果。其后,又在下列两个方面作了进一步计算: 1)将〔1〕、〔2〕使用的线性判别函数改为建立曲线判别函数,使精度由原来的90%上下提高到98%。2)把原来的煤与其他炭质岩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