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61篇
  免费   662篇
  国内免费   954篇
化学   1370篇
晶体学   45篇
力学   617篇
综合类   90篇
数学   548篇
物理学   1342篇
综合类   11165篇
  2024年   103篇
  2023年   359篇
  2022年   385篇
  2021年   408篇
  2020年   327篇
  2019年   324篇
  2018年   191篇
  2017年   299篇
  2016年   362篇
  2015年   481篇
  2014年   853篇
  2013年   715篇
  2012年   829篇
  2011年   953篇
  2010年   830篇
  2009年   803篇
  2008年   965篇
  2007年   814篇
  2006年   587篇
  2005年   513篇
  2004年   467篇
  2003年   447篇
  2002年   475篇
  2001年   466篇
  2000年   435篇
  1999年   218篇
  1998年   207篇
  1997年   197篇
  1996年   147篇
  1995年   129篇
  1994年   128篇
  1993年   136篇
  1992年   120篇
  1991年   129篇
  1990年   115篇
  1989年   123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8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3篇
  1947年   1篇
  192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71.
一类拟线性大系统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大系统的分解方法和一个推广的不等式,研究了一类拟线性大系统的稳定性问题,所得结果简洁、易于验证,且推导过程不复杂,最后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72.
离散大系统关于部分变元的关联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问题的提出在文献[1]中,曾提出了关于部分变元的稳定性问题.1957年,首先引进函数 V(t,x_1,…,x_n)关于变元 x_1,…,x_m(m≤n)为定号函数等概念,并给出了系统关于部分变元稳定性和渐近稳定性的定理.随后,许多学者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实际上这是与这个问题本身具有很重要的实用性分不开的.意义下的稳定性是针对系统的所有状态变量而言的.但实际上很多稳定性问题并不要求(或不可能要求)用同样的方式处理所有的状态变量.到目前为止,虽然关于全变元稳定性的许多结果已平行地推广到部分变元稳定性问题上来,但是从具体问题出发,来解决  相似文献   
73.
《应用数学学报》2006,29(3):577-577
鲁东大学,前身为烟台师范学院。2006年2月经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正式更名为鲁东大学。学校位于黄渤海之滨的烟台市。校园依山傍海,环境优雅,风光秀丽,景色宜人。  相似文献   
74.
本文采用文[1,2]中提出的平衡结构法研究子系统s≥3的非线性大系统在近平衡区内的稳定性;得到了判别这类大系统稳定性的两个一般性准则.  相似文献   
75.
近日,记者采访了贵州省林业厅张绵林厅长,就西部大开发中如何根据贵州省的地理条件,发展林业的新思路和目标进行了交谈。  相似文献   
76.
77.
针对目前工程中存在的大曲率圆弧形工件放样难这一问题,作通过分析弧之间的关系,探索出了一种画大曲率圆弧形工件放样的方法,在工程实践中应用方法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78.
79.
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依照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适应经济体制转轨和与国际市场经济接轨的要求,必须分步实施改革开放后的第三次全面性税制改革。本文拟专门就税制改革的必要性、税制改革的现实条件以及最优税制的设计思路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80.
当代彝族散文整体上具有写实倾向,产生了一批富于表现力、充满激情与力度的杰作;同时,拘泥于生活现实对艺术表现的自由也有所限制,文学观略显单一。以写实为基点,一些当代彝族作家逐渐走向“文化大散文”,深掘少数民族审美特质,贡献出许多新的文学意象。因此,突破单一化的文学观、走向更加自觉的文体探索、开掘民族审美文化的新内涵,产生自己的文体家,是彝族散文走向当代形态的重要环节。只有获得文体的自由与自在,当代彝族散文才能够超越民族风情之展现,对自身民族深厚的审美意识有一种新的认知,进而为中国文学艺术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