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0篇
物理学   2篇
综合类   21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李昱 《科技信息》2006,(12):124-125
大学语文有其自身的特色,它既有鲜明的人文性,又有很强的工具性。我们认为《大学语文》课程的总体目标应该是提高学生审美品位,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并且在教学中要注意激活并提升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其难点是如何有效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和空间实现教学目标。我们的解决办法是建立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拓展大学语文教与学的空间。  相似文献   
112.
“教研创”即一门课程的“教学、研究、创作”的浓缩表达。大学语文素质教育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其容易开展“教研创”三位一体的课程活动。大学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常常体现在其既能出色地进行教学,又能卓有成效地从事大学语文课程的教改和教研,还能身体力行地从事创作活动,并以一些优秀的写作成品来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形成一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感召力。  相似文献   
113.
"大学语文"课程,具有传播人文精神、开展道德熏陶与思想教育的功能.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要因地制宜,结合不同的文学作品的阅读,促成学生思想境界的升华与健全人格的塑造,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  相似文献   
114.
张格东 《咸宁学院学报》2009,29(4):140-140,153
语文是一门多功能学科。《大学语文》有别于高等教育之前的语文,其教育教学定位应是“传道、授业、解惑”,发挥《大学语文》的文以载道的德育功能,让学生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能通古达今,知势明理。《大学语文》教学必须以教材为本,以“教书育人”为纲,因篇传道授业解惑,充分发挥《大学语文》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115.
116.
通识教育是西方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传统,是关注受教育者作为一个"负责的人和公民"的生活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一个"完整的人"。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包括人文学科、社会学科、自然学科三大领域。大学语文以其文学性、思想性、文化性、情感性兼备的特点,在通识教育中具有核心课程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7.
针对目前高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及教学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应提高对大学语文课程的认识;加强课程建设;注重四个“强化”,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8.
通过大学语文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革大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策略:明确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国家、学校、教师多方重视,共同努力;大力改革大学语文教材;改革教学方法,革新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119.
施华  赵玉志  金慧  王丰敏  李书红 《科技信息》2011,(9):I0029-I0029
提高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是当前高校面临的重大问题。而母语危机却使承载着中华民族母语教育重要功能的大学语文课程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面临尴尬处境。本文力图在大文化的理念指导下,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与建设作整体研究,正确评价大学语文存在与发展的当下意义,发掘大学语文的语言表达功能和人文教育功能,积极研究大学语文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有机结合的途径与方法,使之在母语危机背景下产生多元的现实意义,肩负起重要的文化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20.
王馥媛 《科技信息》2011,(33):447-447
高等职业教育的方向应体现与市场相结合:"市场需求、能力为本、工学结合、服务三产"这样的办学理念和定位就对人才的需求方面提出新的要求,改革大学语文教育,突出大学语文教学的实用性迫在眉睫。本文从教学目标定位、教学内容整体设计、教学方式及学习方式改革来提高学生应对市场,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增强大学语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