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19篇
  免费   406篇
  国内免费   295篇
化学   146篇
晶体学   16篇
力学   644篇
综合类   45篇
数学   145篇
物理学   941篇
综合类   4683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37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178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141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57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314篇
  2013年   261篇
  2012年   315篇
  2011年   345篇
  2010年   274篇
  2009年   291篇
  2008年   352篇
  2007年   302篇
  2006年   280篇
  2005年   245篇
  2004年   276篇
  2003年   247篇
  2002年   213篇
  2001年   242篇
  2000年   173篇
  1999年   143篇
  1998年   125篇
  1997年   114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121篇
  1994年   101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76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86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普物教学中如何讲述电磁场变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洛伦兹力公式和运动电荷磁场出发,导出了两惯性系间电磁场的变换关系.  相似文献   
32.
Minkowski时空中的四维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Minkowski时空中的四维力刘泽文(物理系)关键词:相对论/类时;类空;类光;四维力分类号:O412在Minkowski时空中,诸如四维电流密度J ̄μ、粒子的四维加速度ω ̄μ=dU ̄μ/dτ以及四维波矢K ̄μ等向量,其类时、类空以及类光性质一般是...  相似文献   
33.
地转偏向力是地理教学特别是中学地理教学一大难题。本文就从一个简单的实验入手,分析地转偏向力的产生和实质;并试图利用初等数学(或物理)的方法,求算地转偏向力的大小和方向。最后给出其应用两例。  相似文献   
34.
颗粒物质中熵力和组态熵的共振吸收力学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研制的切变波共振吸收力学谱仪测量了颗粒物质(种子、不锈钢珠)的共振吸收力学谱,发现系统的共振频率具有明显的切位移振幅效应,同时颗粒物质存在特征共振吸收峰。从这些结果,可以算出颗粒物质的熵力及熵能级差。  相似文献   
35.
具有良好工作状态的对焊机,其焊接速度和质量都是手工焊接无法相比的。影响轮辋焊接质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①轮辋的两个焊接端面是否对齐:②烧化的电流大小;③烧化速度;④顶锻压力和时间;⑤烧化长度。以下简要介绍解决这些影响因素的方法。  相似文献   
36.
利用严格可解的平均场加邻近轨道对力模型, 在区分质子和中子及冻结质子对激发两种情况下对超铀区核素226—234Th, 230—239U, 236—243Pu, 及稀土区核素160—170Er, 166—176Yb, 172—180Hf的结合能, 对激发能, 奇偶能差及偶偶核最低激发态转动惯量进行了计算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7.
舒瑜  张建民  徐可为 《物理学报》2006,55(8):4103-4110
采用改进分析型嵌入原子法计算了Pt(110)表面自吸附原子的能量和法向力.当Pt吸附原子位于Pt(110)表面第一层原子的二重对称洞位上0.11nm时最稳定.Pt吸附原子的最佳迁移路径是由一个二重对称洞位沿密排方向迁移到最近邻的另一个二重对称洞位.在吸附原子远离表面的过程中,将依次经过排斥、过渡和吸引等三个区域.在排斥区和过渡区,由于吸附原子与表面原子间强的相互作用势,吸附原子的能量和法向力的形貌图均为(110)面原子排列的复形,与对势理论和嵌入原子法得到的结果一致.在吸引区,由于多体相互作用及晶体中原子 关键词: 金属表面 自吸附 能量 力  相似文献   
38.
《物理实验》2006,26(8):F0004-F0004
特别推荐 LEM-2型洛仑兹力演示、电子比荷测定仪 LEM-2型洛仑兹力演示、电子比荷测定仪(彩照一)的早期产品为153W-2型洛仑兹力演示仪(彩照二).是东南大学物理系马文蔚教授、潘人培教授于1978年和某电子管厂合作开发生产的,并于1981年通过鉴定,彩照二的仪器为1983年的产品,目前东南大学物理系仍在使用,且电子柬轨迹仍清晰明亮。现经潘人培教授在153W-2型仪器的基础上,作了改进.可同时用于测量电子比荷仪器的主要特点有:  相似文献   
39.
从力学角度分析地转偏向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0.
自然界中存在着数百万种有机化合物,由于其结构的不同,使它们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但是,很多的物理变化,比如物质三态(气态、液态和固态)的变化,化合物的熔点、沸点的高低以及溶解度的大小等物理性质,并不涉及化合物分子结构上的任何改变,因此人们会自然地提出这样的问题:这些物理变化是通过什么“力”的作用来实现的?物质的分子结构是如何影响分子的这类物理性质?它们之间存在一些什么样的规律。这就是本文将要讨论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