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2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343篇
化学   691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98篇
综合类   35篇
数学   34篇
物理学   245篇
综合类   3185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246篇
  2013年   247篇
  2012年   252篇
  2011年   249篇
  2010年   211篇
  2009年   192篇
  2008年   210篇
  2007年   191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为了更好地认识页岩油微观赋存状态及类型,避免实验过程中水钻取样对原油分布的影响,选取吉木萨尔页岩典型含油岩芯,采用全程液氮钻、切、磨制样工序,通过全能谱扫描电子显微镜、二次电子成像及背散射相结合的技术手段,获得微观储层矿物类型和结构、储集空间类型、形貌以及C, O, Si, Al, Ca, K, Na,Mg等元素在微、纳米尺度的分布。依据去除矿物因素后的C元素含量分布,判别原油在微、纳米空间尺度的富集程度。结合矿物岩石组构和储集空间形貌,对微、纳米尺度页岩油原油的赋存状态及分布类型进行直观的定量表征,并基于C元素含量推测微观含油饱和度的相对变化。针对原油与孔喉的配置关系,进行储层微观孔喉结构与原油赋存状态的表征,明确原油赋存类型。总结出研究区4种微观原油赋存类型:白云质溶蚀微米级大孔道中的可动油、砂质粒间微纳米级孔中可动油、砂质粒间孔喉壁吸附的半束缚状态的油膜以及自生黏土矿物晶间孔内束缚油。  相似文献   
32.
研究了室温下(15℃)鳗骨油在空气中的自氧化速度,以及温度和贮藏条件对鳗骨油氧化速度的影响。实验所设的温度梯度分别为6℃、15℃、35℃,贮藏条件分别是敞口,密封(蜡封)和用N2驱除氧气后密封保存。实验结果显示,室温下鳗骨油在空气中的自氧化速度,敞口存放4天,过氧化值就已超过0.15;温度和贮藏条件对鳗骨油的氧化速度有显著影响,驱除氧气低温贮藏可以有效地防止鳗骨油的氧化。  相似文献   
33.
花生油磷酸酯加脂剂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以花生油为原料,经酯交换,磷酸化制备新型皮革加脂剂,并研究了其单一及复配后的加脂性能。  相似文献   
34.
该文采用亚硫酸氢钠加成法从紫苏油中单离出紫苏醛,并以此为原料,通过肟化反应合成了超级甜味剂1,8对艹孟二烯7肟.文中对合成工艺的最佳技术条件进行了报导.  相似文献   
35.
该文采用亚硫酸氢钠加成法从紫苏油中单离出紫苏醛,并以此为原料,通过肟化反应合成了超级示剂1,8-对Mong二烯-7-肟,文 中对合成工艺的最佳技术条件进行了报导。  相似文献   
36.
利用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傅立叶红外及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印刷用上光油的关键成分进行了分析,共鉴定出7种挥发性组分,2种高分子聚合物。  相似文献   
37.
从核磁共振氢谱推导的重质油氢碳原子摩尔比计算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炼油厂的催化油浆、重催油浆和催化重焦蜡油核磁共振氢谱中质子归属和重质油结构的假设,推导出计算这3种重质油的氢碳原子摩尔比计算式;结果表明,氢碳原子摩尔比的计算值与实测值非常接近,平均误差仅为3.1%。  相似文献   
38.
使荧光法与其它方法测得水中油含量有可比性的方法,涉及工业废水的环境监测技术.具体是:对取样分组用荧光图谱测定的方法扫描图谱,同时采用通常的其它检测方法测量;对不同浓度的样品从低向高逐个测定,确定荧光值对含油浓度关系曲线;对照含油浓度曲线,在相同的条件下用荧光法直接测定无溶剂萃取水样的含油量。本发明使得用荧光法经萃取或不经萃取直接测得的水中石油类含量与重量法、红外法、紫外法、GC—MS等的测定结果之间具有可比性,从而使测定更经济、环保、高效、灵敏的荧光法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推广应用,解决了在线监测水中石油类含量的关键性技术障碍。  相似文献   
39.
不同类型聚合物溶液对采油残余油的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实验测定了HPAM溶液和黄原胶溶液的流变性、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变性和残余阻力系数 ,计算了衰竭层效应 .用不同的浓度和注入速度进行了驱油实验 .提出聚合物分子缠结作用的增强不仅引起表观粘度增加或衰竭层厚度降低 ,而且使平行于油水界面的拉动残余油的力增加 ,从而使残余油饱和度降低 ,采收率提高 .随浓度增加 ,HPAM溶液的表观粘度和残余阻力系数增加 ,衰竭层厚度减小 ;黄原胶溶液的浓度高于缠结浓度时 ,衰竭层厚度和表观粘度变化不大 .注入速度增加时 ,两种聚合物溶液的衰竭层厚度均降低 ,HPAM溶液的残余阻力系数不变 ,粘弹性增加 ;而黄原胶溶液的残余阻力系数下降 .不同浓度和注入速度情况下两种聚合物溶液的驱油结果证实了文中提出的聚合物分子缠结作用和衰竭层效应对残余油的作用机理 .分子结构的不同是造成两种聚合物溶液在多孔介质中渗流规律和对残余油作用机理的差别的根本原因 .  相似文献   
40.
Barium strontium titanate nanoparticles with spherical and rod-like morphologies were synthesized in water/Triton X-100/n-hexanol/cyclohexane quaternary reverse microemulsion solution. The influences of the molar ratio of water to surfactant (ω0)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reactants on the morphology and size of barium strontium titanate nanoparticles were studied. The structure, compositions and morphology of the prepared produc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D, SAED, ICP, EDS and T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btained Ba0.7Sr0.3TiO3 spherical nanoparticles with diameters of 20~100 nm and the Ba0.7Sr0.3TiO3 nanorods with diameters of 70~120 nm and lengths up to 600~800 nm are a single crystal, with a cubic phase. The molar ratio for barium, strontium and titanate in products is about 0.7:0.3: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