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69篇 |
免费 | 302篇 |
国内免费 | 268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48篇 |
晶体学 | 9篇 |
力学 | 84篇 |
综合类 | 54篇 |
数学 | 890篇 |
物理学 | 269篇 |
综合类 | 218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31篇 |
2023年 | 58篇 |
2022年 | 61篇 |
2021年 | 57篇 |
2020年 | 101篇 |
2019年 | 50篇 |
2018年 | 42篇 |
2017年 | 54篇 |
2016年 | 63篇 |
2015年 | 120篇 |
2014年 | 170篇 |
2013年 | 161篇 |
2012年 | 217篇 |
2011年 | 201篇 |
2010年 | 194篇 |
2009年 | 162篇 |
2008年 | 195篇 |
2007年 | 175篇 |
2006年 | 140篇 |
2005年 | 131篇 |
2004年 | 130篇 |
2003年 | 122篇 |
2002年 | 130篇 |
2001年 | 125篇 |
2000年 | 76篇 |
1999年 | 72篇 |
1998年 | 57篇 |
1997年 | 59篇 |
1996年 | 63篇 |
1995年 | 46篇 |
1994年 | 32篇 |
1993年 | 47篇 |
1992年 | 38篇 |
1991年 | 47篇 |
1990年 | 31篇 |
1989年 | 38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5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991.
信息技术给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变革,信息技术应用成为很多数学老师进行教学的"必杀技".大量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不仅丰富了数学的学习内容,还丰富了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方式.在当下的课堂中,教师一般会以课件为"四基"载体,以投影交流为主要互动方式,引领学生展开数学学习,由于教者的精心设计,一般都能取得不错的教学成效.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信息技术大量涌入课堂的过程中,一些 相似文献
992.
记[k]={1,2,…,k),称为颜色集.设φ:E(G)→[k]为图G的边集合到[k]的映射,令f(v)表示与顶点v关联的边的颜色的加和.如果对任意一条边uv∈E(G),都有φ(u)≠φ(v),f(u)≠f(v),则称φ为图G的邻和可区别[k]-边染色,k的最小值称为图G的邻和可区别边色数,记为ndi_Σ(G).若对任意一条边uv∈E(G),都有f(u)≠f(v),则称φ为图G的k-边权点染色,称图G是k-边权可染的.运用组合零点定理证明了对于最大度不等于4的Halin图有:ndi_∑(G)≤Δ(G)+2,并证明了任一Halin图是4-边权可染的. 相似文献
993.
994.
徐莹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4,(12)
Curet曾提出了一种有趣的原始一对偶技术,在优化对偶问题的同时单调减少原始不可行约束的数量,当原始可行性产生时也就产生了原问题的最优解.然而该算法需要一个初始对偶可行解来启动,目标行的选择也是灵活、不确定的.根据Curet的原始一对偶算法原理,提出了两种目标行选择准则,并通过数值试验进行比较和选择.对不存在初始对偶可行解的情形,通过适当改变目标函数的系数来构造一个对偶可行解,以求得一个原始可行解,再应用原始单纯形算法求得原问题的最优解.数值试验对这种算法的计算性能进行验证,通过与经典两阶段单纯形算法比较,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在大部分问题上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995.
《数理统计与管理》2014,(3):478-489
本文依照八大经济区域的划分,利用面板门槛模型探寻我国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作用的门槛特征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我国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并且不同产业类型的地区存在方向与阶段上的差异。具体而言,商贸型地区出现完整的倒U型特征,工业型地区出现先扩大后放缓的形似倒U型左半部分的特征,其他地区则呈现线性正相关的特征。随着地区现代产业部门密集程度的上升,金融发展拉大城乡收入差距的效应展现出逐渐缩小的负相关规律。因此,政府在制定农村金融发展政策时应注意与地区产业相配合,以产业发展带动金融业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以此减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996.
997.
对简单图G=〈V,E〉及自然数k,令V(Gk) =V(G) ,E(Gk) =E(G)∪{uv|d(u,v) =k},其中d(u,v)表示G中u,v的距离,称图Gk为G的k方图.本文讨论了路的k方图Pkn的均匀点染色、均匀边染色和均匀邻强边染色,利用图的色数的基本性质和构造染色函数的方法,得到相应的色数χev(Pkn) ,χ′ee(Pkn) ,χ′eas(Pkn) .并证明猜想“若图G有m -EASC,则一定有m +1 -EASC”对Pkn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998.
Let G(V, E) be a graph. A k-adjacent vertex-distinguishing equatable edge coloring of G, k-AVEEC for short, is a proper edge coloring f if (1) C(u)≠C(v) for uv ∈ E(G), where C(u) = {f(uv)|uv ∈ E}, and (2) for any i, j = 1, 2,… k, we have ||Ei| |Ej|| ≤ 1, where Ei = {e|e ∈ E(G) and f(e) = i}. χáve (G) = min{k| there exists a k-AVEEC of G} is called the adjacent vertex-distinguishing equitable edge chromatic number of G. In this paper, we obtain the χáve (G) of some special graphs and present a conjecture. 相似文献
999.
Abstract A k-edge-coloring f of a connected graph G is a (A1, A2, , A)-defected k-edge-coloring if there is a smallest integer/ with 1 _ /3 _〈 k - i such that the multiplicity of each color j E {1,2,... ,/3} appearing at a vertex is equal to Aj _〉 2, and each color of {/3 -}- 1,/3 - 2, - , k} appears at some vertices at most one time. The (A1, A2,, A/)-defected chromatic index of G, denoted as X (A1, A2,, A/; G), is the smallest number such that every (A1,A2,-.., A/)-defected t-edge-coloring of G holds t _〉 X(A1, A2 A;; G). We obtain A(G) X(A1, )2, , A/; G) + -- (Ai - 1) _〈 /k(G) 1, and introduce two new chromatic indices of G i=1 as: the vertex pan-biuniform chromatic index X pb (G), and the neighbour vertex pan-biuniform chromatic index Xnpb(G), and furthermore find the structure of a tree T having X pb (T) =1. 相似文献
1000.
An edge coloring totalk-labeling is a labeling of the vertices and the edges of a graph G with labels{1,2,...,k}such that the weights of the edges defne a proper edge coloring of G.Here the weight of an edge is the sum of its label and the labels of its two end vertices.This concept was introduce by Brandt et al.They defnedχt(G)to be the smallest integer k for which G has an edge coloring total k-labeling and proposed a question:Is there a constant K withχt(G)≤Δ(G)+12+K for all graphs G of maximum degreeΔ(G)?In this paper,we give a positive answer for outerplanar graphs by showing thatχt(G)≤Δ(G)+12+1 for each outerplanar graph G with maximum degreeΔ(G).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