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篇
物理学   1篇
综合类   7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今本<古文孝经>孔传流传过程曲折复杂,非日本人伪造,应是魏晋时期所流传的注本,即<家语后序>中所说的"孔安国传"本.从对史籍的记载著录、文本的体例风格等方面分析,此书非孔安国个人所著.考诸孔安国后人对<孝经>的传习,关于<古文孝经>训说的史载及其和<孔子家语>、<古文尚书>两书序言的联系,该书最可能成于孔家学者众人之手,当与汉代孔氏家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古文真宝》在元明时代曾经风行一时,明末以后逐渐在中国消失,至近代竟全无踪影.不过此书早已流传到韩日两国,至今还在广泛流行,影响两国的汉学和读书界,而且韩国版《真宝》又颇有异于他本的特征,值得一顾.  相似文献   
13.
在章学诚研究的学术史中,对其文学观的研究相较于史学观研究,一直处于次要地位。本文一方面整理近百年来章氏文学观研究的学术史,另一方面希望提示未被前贤足够关注的章氏古文理论与实践这一面向。并提出“古文世界”的概念,以期作为新的研究再出发的起点。  相似文献   
14.
1894-1895年的甲午海战,再次将中华民族推到了危亡的关头。此时,严复翻译了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Evolution and Ethics,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并于1897年12月在天津出版的《国闻汇编》刊出,次年4月正式出版,题名为《天演论》。比照《天演论》和原著Evolution and Ethics,我们发现严复在翻译过程中对原著的内容进行了大量的取舍和改造,形式  相似文献   
15.
王丹 《菏泽学院学报》2009,31(6):112-115
对<汗简>和<古文四声韵>的研究在中国传统文字学的发展长河中经历了一个由否定到肯定的过程.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地下新材料的不断发现,引起了众多学者对战国文字与传抄古文字关系的理性思考,从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探究古籍版本源流及辨伪的角度对二书的研究与综述性的文章均取得了重要成就.今天应该从不同的视角以审慎的态度来研究和利用这些宝贵资料,从而更好地实现它们在考释文字、审定音韵、古籍版本探源、辨伪等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北宋中期江西文人群在提倡古文这一点上一致认同,但由于各自文学观念的差异,古文理论呈现三大不同趋向。这三大趋向也代表着北宋中期古文理论的发展趋向:其一,提倡平易通畅的古文,以欧阳修为代表,曾巩及曾氏家族大抵遵循这一道路;其二,追求以道为本、要求文以贯道,以刘敞兄弟为代表,李觏也与之相关;其三,倡导文以致用、为文有补于世,甚至将文等同于治教政令,以王安石为代表。  相似文献   
17.
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极为当时及后世文人所推崇。而在古文运动自唐而宋的过渡、承接中作用最大,又最推崇效仿韩愈的,当首推欧阳修。欧文拟韩与欧诗仿韩,韩欧文体,宋盗唐与欧盗韩,法欧与宗韩,为前从对欧阳修在继承传扬韩愈及古文运动方面的评说,从而探索出韩欧之间的一线文缘。  相似文献   
18.
古文反映的是当时的社会现实和当时人民的愿望,有些思想、观点已跟不上时代的要求。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重新审视作品,并以此为凭借,运用发散思维,多角度构思立意,推陈出新。这种新型的作文形式,有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刘师培论汉代今古文之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师培是晚清很有影响的经学大家,在经学研究领域成绩斐然.他对汉代经学的出现及其内部的分野有独到的认识.刘认为古今文之争实为利益之争,并不存冰炭不相融,从汉初今文家不废古文、今古文同出一源、今古文学兴衰的内在理路三个层面分析汉代经学的演变.  相似文献   
20.
如果模仿古人的格式,用凝炼的诗句对古代及现、当代文学的研究态势予以概括,现、当代文学可借用岑参的两句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古代文学可参照白居易的两句诗:“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不可否认,近几年来古代文学研究较之以往有了长足的进步;同样不可否认,在当代文学评论、文学理论中新观念、新思潮、新方法层出不穷、如浪推涌的横向比较下,古代文学几乎成了被社会遗弃的丑小鸭。我敢肯定地说,这种感受绝非笔者一人所独有,它在大多数从事古代文学研究、关心古代文学研究的同志的大脑中都或隐或显,或淡或浓地存在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