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51篇
  免费   3362篇
  国内免费   5743篇
化学   7099篇
晶体学   825篇
力学   2465篇
综合类   429篇
数学   1320篇
物理学   5140篇
综合类   31178篇
  2024年   411篇
  2023年   1235篇
  2022年   1334篇
  2021年   1492篇
  2020年   1165篇
  2019年   1208篇
  2018年   774篇
  2017年   1080篇
  2016年   1129篇
  2015年   1447篇
  2014年   2514篇
  2013年   2239篇
  2012年   2324篇
  2011年   2409篇
  2010年   2394篇
  2009年   2514篇
  2008年   2807篇
  2007年   2283篇
  2006年   1971篇
  2005年   1837篇
  2004年   1662篇
  2003年   1896篇
  2002年   1776篇
  2001年   1515篇
  2000年   1158篇
  1999年   912篇
  1998年   716篇
  1997年   648篇
  1996年   657篇
  1995年   548篇
  1994年   452篇
  1993年   304篇
  1992年   324篇
  1991年   307篇
  1990年   297篇
  1989年   265篇
  1988年   163篇
  1987年   126篇
  1986年   86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3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102.
李春文 《河南科学》1995,13(3):189-193
提出一种由负定导函数判定动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法,给出在已知导函数为负定的情况下系统稳定或者不稳定的充要条件,以及一组使用该方法的例子。  相似文献   
103.
104.
研究了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作为汽油清净分散剂的合成工艺条件,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配料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聚异丁烯与马来酸酐热加合反应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排列为: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配料比。最佳反应条件如下:反应温度为230~240℃、反应时间为14h,聚异丁烯与马来酸酐配料比为1:2。对合成的单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TETA)、双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TETA)、单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TEPA)、双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TEPA)4种产物做了滤纸分散和金属表面氧化结焦实验,对其性能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单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具有较好的清净分散效果,其中单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TETA)的增溶率达到9.2%;4种产物在铜板上的氧化结焦率都比较小,在钢板上的氧化结焦率都比较大。此外,还考察了不同浓度的单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TETA)和单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TEPA)对增溶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浓度为3mg/g时增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5.
106.
107.
对复合变性玉米淀粉印花糊料的增稠性,稳定性,印花特性及流变性等方面作了系统研究,并认为此糊料可以全部或部分代替海藻酸钠。  相似文献   
108.
本文对高速摄象系统(包括电视摄象系统和光机式摄象系统)的象质评价方法予以讨论,并用实验方法对目前广泛使用的Kodak SP-2000、NAC HSV-200等高速电视摄象系统及我们自己开发的一维扫描电视摄象系统的象质,在新的定义下给出了评价,对它们的动态精度作了对比性测试,同时和光机式高速摄象系统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9.
海上生产储油船运动性能研究及尺度分析季春群,胡侃,陈宇罡(船舶及海洋工程系)海上生产储油船作为海上的生产、储油及中转的基地。是海上浮式生产系统的中心环节,是一项投资大、使用年限长的复杂工程项目.它投产后的各种性能及经济效益在着手设计时,必须进行多方面...  相似文献   
110.
纳米级氧化铁的合成及其对六价铬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纳米氧化铁,研究了合成条件,并采用TEM对产品进行了表征,测得产品的平均粒径为20-30nm.研究了纳米级氧化铁对Cr(Ⅵ)的吸附.在pH=3.0,吸附比为3.5×10-6:1×10-2(g/g)时,平均吸附效率为95.98%,最大吸附量为398.3μg Cr(Ⅵ)/g.采用2mol/LNaOH可完全洗脱纳米氧化铁所吸附的Cr(Ⅵ),测定了回收后的纳米氧化铁对Cr(Ⅵ)的吸附效率,结果表明纳米级氧化铁可循环使用,这将为环境污水中Cr(Ⅵ)的治理及研究纳米材料的吸附行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