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05篇
  免费   4850篇
  国内免费   7963篇
化学   10042篇
晶体学   239篇
力学   2369篇
综合类   342篇
数学   1181篇
物理学   11067篇
综合类   26578篇
  2024年   395篇
  2023年   1177篇
  2022年   1383篇
  2021年   1537篇
  2020年   1192篇
  2019年   1145篇
  2018年   733篇
  2017年   1012篇
  2016年   1169篇
  2015年   1446篇
  2014年   2605篇
  2013年   2198篇
  2012年   2458篇
  2011年   2667篇
  2010年   2372篇
  2009年   2691篇
  2008年   2972篇
  2007年   2436篇
  2006年   2236篇
  2005年   1970篇
  2004年   1967篇
  2003年   1898篇
  2002年   1624篇
  2001年   1560篇
  2000年   1343篇
  1999年   1134篇
  1998年   950篇
  1997年   843篇
  1996年   798篇
  1995年   646篇
  1994年   696篇
  1993年   526篇
  1992年   513篇
  1991年   425篇
  1990年   357篇
  1989年   326篇
  1988年   166篇
  1987年   102篇
  1986年   70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4篇
  1947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以一维有缺陷混凝土板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Leverberg-Marcluardt和径向基神经网络算法,对缺陷的深度与厚度进行识别,从而实现对混凝土板内部缺陷的三维重构,称为红外CT模拟.两类神经网络算法的识别结果表明:Leverberg-Marcluardt神经网络较径向基神经网络具有更好的收敛精度与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72.
用Quantum Sutton-Chen多体势对Ag6Cu4和CuNi液态金属凝固过程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在冷却速率2×1012到2×1014K/s范围内,CuNi总是形成fcc晶体结构,而Ag6Cu4总是形成非晶态结构.考虑到CuNi及AgCu中原子半径之比分别为1.025和1.13,那么模拟结果证实了原子的尺寸差别是非晶态合金形成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此外采用键对及原子多面体类型指数法对凝固过程中微观结构组态变化的分析,不但能说明二十面体结构在非晶态合金形成和稳定性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又有助于对液态金属的凝固过程、非晶态结构特征的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73.
HLS直线加速器调制器系统设计与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雷  罗雪芳  王炜  洪钧  陆业明  张毅  赵枫 《中国物理 C》2003,27(12):1133-1137
介绍了合肥同步辐射光源速调管调制器改造项目.在新的设计中采用了开关型恒流PFN充电电源,计算了充电参数,建立了主放电回路的仿真模型,重点分析了电路中反向电压问题,依据仿真结果及分析设计了反向保护电路.给出了运行中的主要波形.最后介绍了新的调制器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74.
聚烯醇可生物分解且无毒性,可做为土壤改良剂。其在土壤中受温度、紫外线影响而老化的问题为本研究的一部份。以加热及UV处理PVA膜与PVA与SiO2混合物。样品以FT-IR光谱了解其劣化情况。PVA膜与土壤之作用力则以原子力显微镜量测其力曲线与观察表面变化。此外PVA与SiO2混合物则以SEM观察其受热与受UV处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75.
利用激光溅射 分子束的技术 ,结合反射飞行时间质谱计 ,研究了Cu+、Ag+、Au+与乙硫醇的气相化学反应。结果显示这三种金属离子与 (CH3 CH2 SH) n 反应形成一系列团簇离子M+(CH3 CH2 SH) n,且团簇离子尺寸不一样。Ag+、Au+与乙硫醇的反应还生成了 (CH3 CH2 SH) +n ,由此推测Cu+、Ag+、Au+与乙硫醇团簇的反应存在两种通道 ,一种通道是生成M+(CH3 CH2 SH) n,另一种是生成 (CH3 CH2 SH) +n 。Cu+、Au+与乙硫醇的反应还生成了M+(H2 S) (M =Cu、Au) ,但是实验中没有观察到Ag+(H2 S) ,理论计算表明Ag+(H2 S)很不稳定。另外 ,分析产物离子M+(CH3 CH2 SH) n 的强度发现 ,n =1~ 2之间存在明显的强度突变现象  相似文献   
76.
信息快递     
中国科学家实现DNA分子手术一“笔”挥就;我国每年实际直接利用地热资源居世界第一位;我国科教投入大幅增长 科技人员数量居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77.
建立了一套用于产生瞬变物种的脉冲高压放电分子束装置,以N2气为例,对高压脉冲放电过程和整个荧光采集系统的工作效率进行了研究,从N2气的振动光谱中得到其激发态的振动温度为2257K。  相似文献   
78.
机载海洋激光测深系统参量设计与最大探测深度能力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详细讨论了机载海洋激光测深系统最大测量深度与相关因子之间的关系,并利用最小可探测信噪比为判据,对机载海洋激光测深系统在白天和晚上工作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比较最大测量深度与激光脉冲峰值功率、接收视场角、接收口径和光谱接收带宽等关系,确定了系统的主要参量。以确定的参量建立的系统具有白天49m和晚上65m的最大测深能力,可完全满足在沿岸带以及岛礁的测量要求。  相似文献   
79.
研究了配合物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过渡态配合物结构 ,电子迁移轨道及反应速率。  相似文献   
80.
应用已建立的关于金属表面吸附层中表面应力的统计热力学理论 ,计算了Au(111)上烷烃硫醇SAMs的表面应力及其与烷烃硫醇链长、吸附覆盖度的定量关系 .计算结果与实验相符 ,较好地解释了Berger等人的实验结果 ,特别是解决了在表面应力符号性质上理论与实验的矛盾 .在表面吸附层应力的多种物理起源中 ,通过底物的分子间作用力有着决定性的贡献 ,揭示了分子的吸附能间接地起着重要作用 .这与阴离子化学吸附体系Cl-/Au(111)的有关研究结果相同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