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2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23篇
化学   14篇
力学   22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4篇
物理学   24篇
综合类   109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首次考虑摩擦弯矩和附加弯矩对辊系稳定性的影响,建立了四辊轧机辊系最佳偏移距模型。  相似文献   
82.
建立了附加弯矩模型.该模型提出,在确定辊系偏移距时,应考虑附加弯距的影响;减少万向接轴的倾角,可以提高辊系的稳定性,从而给确定辊系最佳偏移距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3.
提出了非等辊距矫直的概念,并应用新的矫直理论对九辊矫直机非等辊距矫直方案进行优化,通过计算机仿真来分析几种辊距排列方案的优劣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84.
提出了一种新型带肋钢筋冷轧工艺物理模型,在该模型基础上推导出满足其边值条件的数学函数关系式;利用FORTRAN程序对此进行了模拟计算,找出了偏心轧制运动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85.
推导出冷轧制品平整度与铸轧板坯凸度和轧制过程中冷轧制品板形凸度的关系,分析了冷轧过程中板形控制的实质,指出控制铸轧板坯凸度对提高冷轧制品平整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6.
首次建立了摩擦弯矩模型,该模型认为,在确定辊承偏移矩时,应考虑摩擦弯矩的影响;保持方向接轴铜滑块与工作辊扁头之间良好的润滑状态,可以提高辊系的稳淀性,这为确定辊系最佳偏移距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7.
本文对二辊周期式冷轧管机作了运动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高速、长行程的冷轧管机必须进行动平衡;本文还简述了垂直滑道式重锤平衡的原理。  相似文献   
88.
研究了不同冷轧压下率对铸轧法制备的 Cu/Al复合板材界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冷轧过程中压下率过大时界面层会发生断裂而破碎,进而影响复合材料性能。冷轧压下率从29%逐渐增加到57%时,界面层的破碎程度逐渐加重,复合板抗拉强度逐渐增大,延伸率则随之下降,同时剥离强度先迅速减弱后缓慢增强。当冷轧压下率达到57%时,界面扩散层被严重破坏,形成大量纯铜和纯铝直接接触、无明显扩散的结合界面,铜铝复合板主要靠机械咬合力结合。  相似文献   
89.
纸板供给是高速纸箱包装机的瓶颈之一,为了满足80箱/min纸箱包装机的供板需求,提出垂直与水平相结合的解决方案。垂直输送技术比较成熟,实际应用比较普遍,为了提高水平输送速度,提出采用纸板水平短距离移动机构和对辊输送机构相配合的设计方案,对各部件工作原理及结构原理进行分析,论述设计的合理性和实用性,实现快速输送。  相似文献   
90.
为得到多参数耦合下冷轧铝带工作辊分段冷却调节特性,建立了工作辊和轧件的一体化耦合传热模型。耦合传热建模过程包含工作辊和轧件导热微分方程的建立、轧件变形热和摩擦热的求解、换热边界条件的确立、工作辊热辊形的计算及采用二维交替差分对微分方程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同一轧制参数下工作辊分段冷却正负方向调节能力近似相等,但单向调节幅度受轧制参数影响较大,轧制长度、喷射梁工作压力和摩擦系数的增加对分段冷却调控能力具有促进作用,轧制速度的作用则相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