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6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590篇
化学   884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8篇
综合类   20篇
数学   3篇
物理学   38篇
综合类   49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1.
聚丙烯共混物反应挤出过程中的降解抑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聚丙烯/(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在过氧化二异丙苯存在下反应共混挤出时,加入亚油酸三甘酯可以有效地抑制过程的降解,从挤出物中分离出聚丙烯组分测试熔体流动速率表明,加入亚油酸三甘酯后,其熔体流动速率有很大下降,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观察表明,调节过氧化二异丙苯和亚油酸三甘酯的加入量,可有效控制降解并生成较多的接枝物相容性,显著改善相形态。  相似文献   
12.
酞侧基聚芳醚砜和聚芳醚酮共混物的高温流变行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锥板粘度计测试了酞侧基聚芳醚砜(PES-C)和酞侧基聚芳醚酮(PEK-C)及其共混物的熔体流变行为.试样的流动活化能分别为145、133和112KJ/mol.共混物的熔体粘度显著低于PES-C和PEK-C粘度的对数加和值.并证明试样的熔体流动性和加工稳定性都已达到注射成型工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利用链段浓度和链头浓度的概念,根据热力学涨落理论,给出了聚合物二元共混体系deGennes散射函数的一个普遍的热力学证明,指出了这个函数和Flory-Huggins共混自由能公式一样,也依赖于忽略构象涨落的假设.  相似文献   
14.
弹性体共混改性聚丙烯的增韧机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阐述了以聚丙烯(PP)/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复合基体,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为增韧剂经三元共混所得的性能优异的一类新材料.从三个层次(形貌结构转变、宏观力学响应和裂尖过程区演化)系统地探讨了其增韧机理.结果表明由形貌结构控制和对早期体膨胀变形抑制可造成裂尖平面应变区的超钝化从而达到增韧.  相似文献   
15.
聚氯乙烯—丁腈橡胶—氯丁橡胶三元共混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聚氯乙烯(PVC)-丁脯橡胶(NBR-29)-氯丁橡胶(CR)三元共混物的冲击性能和应力-应变行为,用动态力分析、扫描电和透射电镜研究了共混物的相容性和形态结构。结果表明,NBR-29对PVC,CR有良好的增容作用,三元共混物是部分相容的二相体系,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16.
聚己内酯聚醚嵌段共聚物和共混物的表面性质对其药物释放行为的影响王卫华,贝建中,王智峰,王身国(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100080)关键词聚己内酯聚醚嵌段共聚物,共混物,电子能谱,表面性质,药物释放行为聚己内醋(PCL)具有优良的药物通透性和生物相容...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面接触角、表面ξ电位和血液相容性实验,研究了聚(醚-酯)多嵌段共聚物及其共混物的表面组成和性质与血液相容性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疏水性的PET-PTMO多嵌段共聚物的血液相容性很差,并且与表相中软段的富集量无关;当亲水性的PET-PEO多嵌段共聚物与疏水性的PET-PTMO多嵌段共聚物共混后,发现存在着一个最佳的共混比例,此时材料表面的血小板粘附量大大降低。对于共混物,表相△[C—O)/[C—O]和表面ξ电位可以较好地与血小板粘附量相关联。以上结果清楚地表明,材料表面的亲-疏水性平衡、软段深度层次分布及表面电位是影响血液相容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d,l—聚丙交酯、l—聚丙交酯与ε—聚已内酯之间的酯交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的两种共混方式即熔融振压共混与去溶剂共混,在添加与不添加催化剂Ti(OBu)·BF3·OLt2两种情况下于150℃都观察到两种均聚物的明显降解。共混d,l-聚丙交酯(d,l-PLA)/ε-聚已内酯(ε-PCL)时,d,l-PLA降解速率大于ε-PCL^13C-NMRDSC谱图证明它们间无明显的酯交换发生;在与上述相同条件下,共混l-PLA/ε-PCL时,^13C-NMR及DSC谱图都证实了发生明显酯交换,生成了共聚物。共聚物的摩尔组成由^1H-NMR加以测定,由精细^13C-NMR谱图计算出共聚物中l-LA与ε-CL平均链段长度。DSC表征了该共聚物的结晶情况。其结果与上述二者的分析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9.
采用Instron3211型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PEA/PET共混物的流变性能,据此探讨共混物熔体的可纺性,讨论了共混物配比与复合纤维力学性能的关系,并且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研究纤维的结构。结果表明,共混物的表观粘度低于PET的粘度,当PEA为10%,共混物的表观粘度达到最小值;且PEA含量低于10%时,共混物的可纺性即,表现出良好的原位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20.
PC/PBT共混体系的研究:Ⅰ.PC,PBT熔融共混时的酯交换反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测试手段,系统地研究了PC、PBT熔融共混时的酯交换反应,发现PBT中残余的Ti催化剂会对酯交换反应起催化作用。通过加入能和Ti催化剂络合添加剂,可以控制酯交换程度,这为控制PC/PBT合金的性能提供了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